諸葛亮明知國力無法抗衡曹魏,為何還執意北伐?
後人在提到諸葛亮的時候,總會評價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諸葛亮主政蜀漢期間,雖然國力是三國當中最為弱小的,依然屢次主動出擊,北伐最為強大的曹魏政權。然而直到諸葛亮逝世,蜀漢也未能取得有效進展。那麼,諸葛亮為何如此「一意孤行」,耗費國力去主動進行一場毫無勝算的戰爭呢?
(諸葛亮,181-234年)
蜀漢之敗,自失荊州開始
有人會對這個議題產生質疑。他們認為,諸葛亮的北伐並非是一點機會沒有,還是有希望成功的。但是,蜀漢北伐成功的希望,早在劉備在世時,就已經不存在了。
諸葛亮出山前,給劉備提出「隆中對」時,就曾設想讓劉備佔據荊、益兩周,分兩路進攻關中和中原,完成對全國的統一。當時他的設想是這樣的:
「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晉·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諸葛亮的計劃,是從荊、益兩州各自出兵北伐,拿下曹魏兩京。可惜荊州最終落入東吳之手)
從當時的情況看,這幾乎是劉備完成全國統一的唯一辦法。曹操已經佔據整個北方,與其正面交鋒毫無勝算。而孫權在江東根基深厚,短期內難以動搖。更為重要的是,因為劉、孫與曹操的實力相差懸殊,只能走向聯合才可以各自確保生存。這樣一來,留給劉備的發展空間,就只剩下了荊、益兩州。
問題就在於,荊州對孫、劉兩家之間,都具備巨大的戰略意義。如果孫權失去了整個荊州,那麼整個長江中上游就會被劉備完全控制。如果劉備要向東進軍,順流而下,孫權很難招架。面對北方曹魏時賴以生存的長江天險,在面對西來之敵時毫無優勢。因此,孫權必須拿下荊州,即使是冒著孫劉聯盟破裂的風險。
而隨著220年孫權擒殺關羽、奪取荊州後,劉備的勢力退回到了西南益州一隅之地。此後隨著夷陵之戰的失敗,劉備重奪荊州的努力也以失敗告終。這樣一來,也意味著諸葛亮「隆中對」北伐計劃的徹底破產。
「隆中對」計劃的核心,是同時攻擊曹魏的東西兩京,讓對方顧此失彼,相互不能呼應。而如果坐擁荊、益兩州,就可以給前線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而在失去荊州之後,蜀漢北伐只有一條路,就是從益州出漢中,越過秦嶺攻打關中。想通過這一條道路滅掉曹魏,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魏略》記載,魏延向諸葛亮建議走子午谷小路直取長安,諸葛亮因其計策太過冒險而不用)
自古以來蜀道難行,這給運送軍糧、保障後勤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雖然諸葛亮也採取了紮營屯田、木牛流馬、繞道陳倉等多種方法,但五次北伐依然無法染指關中。勞師襲遠,蜀軍利在速戰,而魏軍只需要採取拖字訣,就能讓蜀漢軍隊永遠無法取得真正的勝利。
所以,從丟失荊州的那一刻起,諸葛亮心裡一定明白,北伐已經是不可能成功的事了。
可是,他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不顧國力、強行伐魏呢?
「漢賊不兩立」
雖然在一些人的眼裡,《後出師表》是偽作,但從《後出師表》中,還是能讀到一些有價值的內容。如果這是諸葛亮的文筆,我們可以了解到他對於北伐的態度;如果是偽作,我們也能得知古人對於諸葛亮北伐的一些觀點。
《後出師表》在開頭就提出了一個觀點:漢賊不兩立。
在中國古代,王朝的更迭,「法統」是十分重要的。誰是正統,誰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其他稱天子的,就只能是「賊」。按照中國古代史學界的觀點,三國之中曹魏是正統,因為漢獻帝劉協把帝位禪讓給了曹丕。
不管這個「禪讓」是不是出於脅迫,不管這到底是禪讓還是篡位,首先,曹丕明面上合法地從漢獻帝手中接過了政權,等於曹魏繼承了漢朝的法統。
(曹丕即使是用篡奪的方式取得了帝位,程序上也是接受了漢獻帝的禪讓)
而此後,西晉用同樣的方式從曹魏手中奪得了政權,為了自己政權的合法性,自然也要承認曹魏政權的正統性。成書於晉朝的《三國志》,也自然以曹魏為正統。
而劉備的蜀漢政權,在合法性上不具備任何優勢。劉備的漢中王、蜀漢皇帝都是自封的,他號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作為遠支皇族,從未被當做漢朝帝位的合法接班人。雖然在曹丕代漢後,劉備在成都自建國號「漢」,但他的這個蜀漢政權,從來沒有被認為是正統漢朝的延續。
因此,諸葛亮的北伐,其實是對蜀漢政權合法性的一種聲張。如果諸葛亮不北伐,那麼蜀漢從規模上看,只是一個益州的地方政權,劉禪名為皇帝,實際上和益州牧沒有任何區別。既然劉禪是「漢朝」皇帝,那麼漢朝的首都應該是兩京(洛陽和長安),而不是成都。可是,兩京偏偏被曹魏佔據著。
如果蜀漢的國號不是「漢」,而接受自己作為一個地方割據政權的事實,就可以完全放棄對曹魏用兵,集中力量休養生息,強敵不來犯,自己就不主動出擊,儘可能地守住蜀中之地,儘可能地延長國祚。但蜀漢既然聲稱自己是繼承了漢朝的法統,那麼他就必須和曹魏在正統之爭中一較高下。
因此,諸葛亮的北伐,政治目的是相當重要的。當然,中國古代有風骨的文臣,都懂得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諸葛亮受託孤之重,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也是持一種盡心儘力、不留遺憾的心態在做事。
「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
從後來的情況看,即使是諸葛亮死後,這種出於政治目的而不斷北伐的路線,被姜維繼承了下來。因此我們可以驚訝地發現:雖然魏蜀兩國實力對比懸殊,但幾乎大部分時間都是蜀漢在主動進攻曹魏。但無論從後勤還是從人口上看,蜀漢都毫無勝算。即使能在一兩場戰鬥中取得階段性勝利,也絕不可能打贏任何一場決定性的戰役,遑論進佔關中、東取洛陽。
(姜維繼承了諸葛亮的北伐路線)
諸葛亮在世時,蜀地經過他的長期治理,其國力有所保障,打下的基礎能夠支撐起大規模的北伐戰爭。因此,諸葛亮也明白,如果能夠在北伐當中取得一些成績,也就是自己在世的這段時間。如果不抓住時機,等自己死後,蜀漢政權只會剩下坐以待斃一條路。
這一點,《三國志》作者陳壽也看得很清楚:「當此之時,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諸葛亮的主動進攻,一定程度上也損耗了曹魏的國力,使得隴右、關中地區長期處在一個緊張的狀態下,大多數戰鬥都是在曹魏境內完成。從另一個層面上,北伐也保護了蜀漢本身的安全。
遺憾的是,諸葛亮直到逝世,也未能對曹魏造成決定性的打擊。相信他在離開人世之前,已經預想到了蜀漢政權的結局。
雖然諸葛亮的北伐未能直接毀滅曹魏,但在幾次戰爭中,抵擋蜀軍有功的司馬懿逐漸掌握了魏國的軍政大權,而司馬家族最終也取代了曹氏,建立了晉朝。諸葛亮的北伐,以一種另闢蹊徑的方式間接滅亡了曹魏。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