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不把孩子當孩子,不把孩子當傻子說起

從不把孩子當孩子,不把孩子當傻子說起

前言:

這段時間蜂窩一直在招聘兼職老師,很慶幸我們收到了很多簡歷。全職家長、有在職博士,有在世界五百強工作,小學老師,教育創新機構工作的工作人員……都在成為我們兼職艦長或成為的過程。

十分榮幸。

這也是蜂窩招生模式很重要假設,那問題來了。

艦長的畫像需要有什麼樣子,才能勝任蜂窩的工作呢?

如果孩子問出這樣的問題你怎麼理解?

為此,我在兼職艦長應聘過程設置了3次挑戰。這裡先說前兩次挑戰吧,想知道第3次挑戰的,請來提交你的兼職申請。

挑戰一:確認價值觀

在收到申請之後,我會發一個郵件過去會和艦長確認基礎價值觀。當中最為重要的是確認艦長與我們想的一樣。

不能把孩子當孩子。

不能把孩子當傻子。

對此我的解釋如下:

孩子與艦長是平等的,不存在誰的經驗多,經驗少。我們僅是一起作戰的同僚。

孩子不是智商底下的物種,語言敘述的過程中不能把孩子當成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了解的人來對待。

看起來道理都很認同,因為我在這裡試圖說,如果不認同,就可以關閉頁面。我們將不接受這樣的教育者參與到工作中來。

挑戰二:了解孩子程度

給兼職老師了一個題目,剖析孩子問題。想來驗證是真的如挑戰一中確認的一樣。

剖析孩子問題:我們為什麼要上學?

背景資料:

任務1:通過分析背景資料,你覺得為什麼孩子會問出這個問題?同時請定義清楚這個問題孩子到底是想問什麼?

在挑戰二中,其實我還提供的了任務2,基於孩子問題——「我們為什麼要上學?」這個問題設計的課程。其實可以從課程設計的角度,也能反向去思考,孩子為什麼問出這個問題。

很多不同視角的回答,我就不展示了,因為他們都成為我們的兼職艦長啦!

那我這裡來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憤怒的成年人」視角。

很多孩子根本不會問為什麼上學,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雖然大多數孩子並不喜歡上學,最起碼不喜歡中國現在的學校,

我其實已經給了孩子表達的語言,也表示了這個是真實的孩子反饋,而且這個孩子還使用了豐富的表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而在大多數的成年人眼裡,這些信息幾乎不存在,因為這些信息是孩子說出來的,作為成年人,我們會更了解世界。

那正確的答案是什麼呢?

沒有正確答案,只有參考答案。

孩子一定會思考自己為什麼要上學,因為這相當於他的工作,甚至比一般的工作還要辛苦,因為這個工作量是超過8小時的。

如果一個孩子超過八小時都不會思考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那是不可能的。

同時我提出來的圖片裡面,孩子表達為什麼要上學的理由都是父母說的,而在父母說的後面提供了豐富的表情,表達了自己可能和父母的觀點有很多衝突。

作為父母,不要擔心,孩子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孩子思考這些問題的底層邏輯完全都是根據你的經驗與想法,如果孩子在有激烈情緒問出這樣問題的時候,一定有與上學有關事情對他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這個孩子應該糾結的是,自己和父母對上學的理解不同,造成了困擾。

我們都曾經年少,現在卻早已忘記曾經的自己

咦,大嘴。你都把答案說了,之後的人參與兼職艦長怎麼辦?

沒關係…我其實正在準備換題目。

題目是在孩子問出:「我為什麼害怕發錯?」的時候,孩子在問什麼?

幾天前,在和我當艦長的蜂窩011號初代機的家長聊天的時候,她問了我一個問題。

「大嘴,方便問你幾歲了嗎?有孩子嗎?」

「28歲,沒有孩子」

「你為什麼這麼懂孩子呢?」

「嗯…因為我曾經有18年就是孩子呀。」

聊天被我聊死了,但是這個問題其實是很有趣的一個現象。每一個家長在成為家長前都曾經是孩子,換了身份之後,就忘記了曾經的自己。

這裡就有一個蜂窩的媽媽實習生的朋友圈(獲得授權)

嗯,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這張圖的信息。

孩子自己煮湯圓。

湯圓太多孩子吃不完。

孩子勉強吃完的湯圓。

如果我們是一個孩子,我們會是什麼感受?

3……2……1……進入角色

我好棒,我自己煮了湯圓。

嗝…吃飽了!

啊…吃撐了…

可是我明明自己煮了湯圓,沒有得到表揚,卻又被批評了一頓。為什麼我媽不相信我吃飽了呢?

3……2……1……回來角色。

這裡的溝通前提是不信任孩子自己是不會判斷自己是否吃飽了的。

從教育視角來看,孩子經常剩飯的原因是什麼?

是因為一次性打太多麼?那就少打一點飯,少做一點。他餓了之後也會吃。

孩子無法自己判斷自己吃多少?那就每次和他討論,先少拿一點,不夠再加。

……

總之,你、我曾經都是那個不被信任的孩子。

作為結束吧

「成年人的經驗,對自己的童年記憶做出各種評判,然後故意忘記了那些成年後覺得不好的東西?」

「嗯嗯,而且成為了自己討厭的人的樣子。比如我們曾經討厭爸爸媽媽的權威,不停自己說話。但是長大之後,我們又變成了自己的爸爸媽媽。」

「但是童年那些有趣的東西,怎麼都記不清了呢?這或許是大腦內存有限吧」

「我猜不是,我其實是父母其實從未學習過做父母,這裡的沒有學習怎麼辦呢?只能從記憶從抽取唯一的經驗,那就是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

「這麼說倒確實~~我應該是從我父母那裡學到了不少育兒的智慧。然後不好的一些,特別是曾經以為好、等我成年後才發現其實不好的那些,會留意改,但還是有印記」

「嗯嗯,是的~很艱難,和孩子一起成長對父母來說,也是一個新的自我認知的開始」

「是的,重新過一遍童年」

「還得吐出自己受到的傷害」

加入蜂窩吧,讓我們和孩子、家長一起成長!

內容運營,和「蜂窩兒童大學」理念符合,對教育有深刻領悟,具備卓越文字能力的組稿和選題策劃編輯來進一步提升蜂窩公眾號的質量。

教育產品設計師,讓蜂窩產品成為更卓越的教育產品。你需要了解市場,家長,孩子以及三者的衝突,並且能有效的調節他們之間的衝突,形成產品。

上課的兼職艦長,每周定期與一群孩子一起作戰。你需要不把孩子當孩子,不把孩子當傻子。

有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領域,努力追求卓越,不斷精進自己,想要和蜂窩一起探索未來教育。

等你來!

曠野中的大嘴

起名字的時候,本叫大嘴談教育,不過發現談教育需要資格審批。被駁回之後,腦海中出現了一個畫面,一個曠野中的我,以及麥田中的我。所以,索性叫曠野中的大嘴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曠野中的大嘴 的精彩文章:

TAG:曠野中的大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