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通脹達標美聯儲維持加息路徑 6月加息為大概率事件

通脹達標美聯儲維持加息路徑 6月加息為大概率事件

隨著美國核心通脹指標觸及2%,美聯儲多年來的一大核心目標得以實現。在金融危機後最好的宏觀環境中,市場的焦點聚集到加息的路徑選擇。北京時間5月3日,美聯儲宣布維持利率目標不變,並強調通脹水平向好,無意偏離此前的逐步緊縮的加息路線圖。

在當日公布的5月利率決議中,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以8:0的投票結果決定維持聯邦基金率目標範圍在1.5%至1.75%之間。 FOMC在政策會議後發布的一份聲明中預計,基於12個月的通脹率將在中期接近FOMC的對稱2%目標,經濟形勢的變化將支持聯邦基金利率繼續逐步上調。

4月30日,美國公布的3月PCE物價指數升至2%,是一年來美聯儲首選的通脹指標首次觸及2%的目標。可以說,美國的宏觀經濟調整到一個近年來最好的狀態,通脹溫和,勞動力市場強勁、薪資水平上漲,市場判斷美聯儲的本次議息可能會透露加息路徑的重大改變。

但3日的聲明顯示,決策者們並不准備急劇陡化原先緩慢加息的路徑。此前,美聯儲官員們在3月指出,預計今年將總共加息三至四次。

儘管未透露出更多鷹派信號,芝加哥商交所利率期貨數據顯示,議息聲明公布後,6月會議上加息的概率為100%,而交易員目前預計美聯儲在今年還將加息三次的概率升至50%。

在緊縮預期下,當日美股跌,國債上漲 。截至收盤,標普500指數收跌 0.72%,報2635.66點;道指收跌 0.72%,報23924.84點;納指收跌0.42%,報7100.90點。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3日收報2.964%,前日報2.976%。

通脹兩難

通脹無疑是此次議息最大的焦點。自2012年4月以來,PCE物價指數幾乎每個月都低於目標水平,而3月首次到達2%。剔除波動性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後的核心價格指數3月上升1.9%,高於2月的1.6%。

美聯儲一直認為,2%的通脹水平符合一個對商品和服務擁有健康需求的經濟體。維持通脹和就業的穩定是央行的重要目標,但隨著美國通脹目標的接近,美聯儲遇到的難題在於,如何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抑制經濟過熱。

在3月會議上的預測顯示,全部15名與會者都預計,到2020年美國年核心通脹水平將達到至少2%;超過一半的人認為,明年將漲至至少2.1%,並維持在這一水平直到2020年。

針對如何控制通脹,本次美聯儲給出的答案是目前的預期「基本平衡」。「預計未來12個月的通脹率將保持在接近委員會設定的2%這一對稱中期目標的水平。」並補充稱,通脹前景的風險「大致平衡」。

與此同時,美聯儲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的措施,表明一旦通脹超過某一個數值則開啟更快的加息。因此市場認為,本次的紀要打消了美聯儲官員加速升息步伐以應對近期通脹上漲的可能。

CIBC Capital Markets董事和資深分析師Royce Mendes認為,雖然PCE價格指數在2018年可能會超過2%,但美聯儲官員們試圖壓制這需要顯著加快升息步伐的預期。

緩慢加息

在通脹向好之外,美聯儲最為關注的是宏觀經濟增長的速度放緩。而這也成為了其他所有指標向好時,美聯儲維持緩慢加息的重要因素。

聲明顯示,FOMC注意到,美國經濟第一季度增長疲軟。聲明刪除了3月聲明中有關經濟前景「近幾個月來有所增強」的措辭,並通過指出企業投資增長強勁來平衡這一點。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年率降至2.3%,而前三個季度的平均增速超過3%。

與此同時,美聯儲官員承認近期美國的經濟發展,指出今年一季度美國家庭支出略有放緩,但同時也提到了近期令人印象深刻的商業投資速度以及仍然強勁的勞動力市場。

市場預計加息概率高達100%的6月政策會議將是本年度的第二次加息。2017年,美聯儲三次上調基準利率,並開始緩慢縮減其資產負債表。美聯儲官員今年3月暗示,他們預計2018年將總共加息三次或四次。

法國興業銀行美國利率策略主管Subadra Rajappa表示,FOMC對商業投資和通貨膨脹目標對稱性的說法做出了預期中的改變,但他們也表示,基於市場的通脹預期依然在低位。

「我們的部分預期是,如果美聯儲要引導市場預期今年總共會有四次加息,那麼我們可能會在5月份的聲明中就得到暗示。6月已成定論,但問題仍然是下半年會不會再加息兩次。」

凱投宏觀美國經濟學家Andrew Hunter則認為,FOMC仍在6月加息軌道之上,之後在下半年會再加息兩次。2019年下半年可能發生經濟放緩,這將促使美聯儲脫離進一步收緊政策的立場,並最終逆轉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已發項目遭質疑 天地數碼上市窗口待定
9張圖「速」讀:哪些行業最賺錢?增長最快?這家公司賺錢超過一個行業!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