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這首破陣子,壯懷激越,深情滿滿
南宋抗金英雄辛棄疾不僅詞作精彩,而且人品也是有口皆碑。他不僅憂國憂民,關心愛護屬下,還儘力資助一些素不相識的苦難群眾。今天介紹的這首詩大家都很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當時的寫作背景,其實裡面還隱藏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原文:破陣子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首詞回顧了辛棄疾當年在北方領導義軍抗擊金兵的情形,文中描繪了義軍雄壯的軍容,以及將士們英勇戰鬥的場面,也表現了作者不能如願收復中原的悲憤心情。另外這首詞的副標題是,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那麼這位陳同甫到底是誰?辛棄疾又是如何寫出這麼慷慨激越又流傳千古的好詞,下面就先介紹這位陳同甫,再談談詩詞。
原來這陳同甫也是南宋著名的愛國志士,同時也是思想家和文學家。他不僅反對空談講求實幹,文章也寫得言辭犀利,頗有開拓萬古之心胸,只是後來也遭到投降派的迫害。說起這位陳同甫,他倒是寫過一首婉約的詞,記敘了他在朋友那裡做客時的感慨。詞的全文如下:
虞美人 春愁 陳同甫
東風盪颺輕雲縷,時送瀟瀟雨。水邊台榭燕新歸,一點香泥,濕帶落花飛。
海棠糝徑鋪香綉,依舊成春瘦。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怎麼樣,這首詞乍看起來好像李煜或者李清照的,如果不說作者是誰,幾乎很難猜到是一位力主抗金的仁人志士所寫。本來這位陳同甫也非常擅長寫詞,只不過人家寫得比較多的是豪放詞,就像辛棄疾偶爾也會代人作賦,模仿閨怨的愁婦語氣,卻看不出來一點的矯揉造作。
陳同甫後來改名叫陳亮,他與辛棄疾本來素不相識,卻都是大名在外,互相欽佩。有一次陳亮來拜訪辛棄疾,快到目的地時一條小河擋住去路,座下馬匹估計是受了驚嚇,任憑主人如何鞭打都不敢過河。陳亮無奈就揮劍斬馬,自己赤腳就過了河。辛棄疾恰好看到這一幕,也非常驚訝,後來二人攜手入室,暢談國計民生,開懷暢飲,抵足而眠。
又過了幾年,陳亮被朝中小人詆毀而兩次坐牢,出來之後窮困潦倒。辛棄疾聽說後便邀請他來商談,陳亮也在酒足飯飽之後提了一些意見,但辛棄疾似乎心事重重,陳亮擔心有些不妥就不告而別,後來辛棄疾也沒說什麼,還寄了很多錢財資助他。
這之後,辛棄疾百感交集,回憶起自己戎馬一生,一心只想保家衛國,可是朝廷里奸臣當道,皇上昏庸無能,自己是報國無門,今後會不會和陳亮一個下場。他憂心忡忡,於是提筆寫下這首感情奔放的《破陣子》。
再回到原詞,在詞的上闋作者醉酒醒來已經是天黑了,點亮油燈看看從前佩戴的寶劍,好像又回到了以往的軍營。往事歷歷在目,耳邊似乎又想起了那衝鋒的號角,想當年自己沙場點秋兵,多麼氣宇軒昂。
詞的下半闕,詞人用了「的盧飛快,霹靂弦驚」,充分地表現了當初義軍英勇殺敵的豪情壯志,也表達了自己精忠報國的決心和能力。然後話題一轉,詞人似乎酒醒了,一股愁緒又湧上心頭,「可憐白髮生」,這是哀嘆自己老了,還是抱怨時光太匆匆,雖然只是想「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卻再也沒有機會了,怎麼能夠不感懷?
我們重讀這首詞,不僅了解了它的寫作背景,同時也為南宋朝廷的腐敗、昏庸和苟且偷安而難過,更對辛棄疾的壯志難酬感到同情。雖然詞人文中感懷自己的理想沒能實現,但是實際上在後人眼裡,他已經贏得生前身後名,不僅如此,他的事迹和精神一直都像一盞明燈,照耀著眾人前進的道路。
※鬼谷子講述處世之道,相益則親,相損則疏
※十二首描寫山的古詩詞,還是最後一首有氣勢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