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軾,你為什麼沒有王陽明活得舒坦?

蘇軾,你為什麼沒有王陽明活得舒坦?

蘇軾和王陽明,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

比如年少成名。蘇軾21歲及第,百年第一人。王陽明儘管落榜兩次,但28歲還是如眾人所願,成功及第。也算一路順暢。

再比如中年危機。蘇軾遭遇烏台詩案是42歲,險些命喪囹圄,九死一生。王陽明觸怒劉瑾、被貶龍場是34歲,一路被追殺,偽裝跳河自殺才得以苟存。

再比如成功逆襲。蘇軾被貶黃州,從泥土裡長出花朵,寫出「大江東去,浪淘金」、「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等,從此文壇出了個蘇東坡。王陽明被貶貴州,在山洞裡龍場悟道,「知行合一」開創心學,終成一代聖人。

蘇軾和王陽明,也有很多不同之處。

比如他們的環境不同。蘇軾處在盛世,藝術氣息更濃,天才加全才,除了詩詞,散文、繪畫、書法、文藝理論都是大家。而王陽明生活在亂世,因此自幼愛軍事,經世致用,要報效祖國。

再比如他們鬥爭的對象和方式不同。蘇軾是與他人斗,路見不平一聲吼,斗完新黨斗舊黨,斗完舊黨再斗新黨,斗完新黨再斗舊黨(當然大部分是別人斗他)。而王陽明是與自己斗,與心斗,他高考兩次不中的那句「世人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就頗具代表性,而他鬥爭的方式就是靜坐、靜坐、靜坐。

再比如他們的人生感悟不同。蘇軾被貶黃州,悟出的是「人間有味是清歡」,王陽明龍場悟道,悟出的是「向心求理」「知行合一」

再比如,他們的生活方式不同,蘇軾是太能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聊天,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因此他留下了太多的段子和名言。而王陽明是不可說,不可說,高深莫測,讓別人去猜,所以他的話總是唯恍唯乎,模稜兩可,以至於他死後自己的心學竟會被徒弟們有不同的解讀進而形成派系,相互鬥爭,斗得你死我活。

還有,他們的人生境遇不同。蘇軾是起初高光,然後深度跳水,然後反彈再跳水再反彈再跳水,像中國股市。而王陽明是遭遇了被貶貴州的一次打擊,而後龍場悟道開始反彈,平定叛亂更是人生最高光(最亮宣傳點),然後一路上揚,弟子萬千,當聖人景仰。

比起病逝於羈旅的蘇東坡,王陽明的人生要平坦順當的多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蘇軾沒有王陽明活的順當?

我覺著答案就是王陽明所創心學之精髓—致良知。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

「致良知」是王陽明晚年說的最多的口號,以至於他自己都說「除了「致良知」以外,那就沒啥好說的了」。可見,致良知是心學的核心思想。

那麼什麼是「致良知」呢?就如四教詩所言,「知善知惡是良知「,即能明辨是非,知道厲害,要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該做的做,不該做的不做。

蘇軾的問題,就在於以他的智慧,肯定能「知善知惡」,但以他的耿直,他做不到「為善去惡」——他改不掉自己的毛病,做不到知行合一。

就如他所言,他過去生活的態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他不知道自己所說的話會得罪小人嗎?他知道的,但他還是要吐之方快,而他的影響力又是如此之大,所以他才會造小人嫉恨,一有機會就會被伺機報復。這就是只知不行的後果。

再比如烏台詩案,被關了100多天以後,剛剛被保釋出來,他即提筆寫起牢騷詩來:

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

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鬥少年雞。

寫完詩,蘇軾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再比如,蘇東坡退朝回家,飯後在庭院散步,突然指著自己的腹部問身邊的侍妾,「你們有誰知道我這裡面有些什麼?」一侍女答道:「您腹中都是文章。」蘇東坡不以為然。另一侍女說:「滿腹都是見識。」蘇東坡也搖搖頭。到了王朝雲,她微笑道:「大學士一肚皮的不合時宜。」蘇東坡聞言,捧腹大笑,贊道:「知我者,唯有朝雲也。」

所以活該蘇東坡一生波折。

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不合時宜」,卻不曾改變自己,只知不行,沒有知行合一,更別談「致良知 」了。所以,蘇軾是不是就吃虧在比王陽明早出生435年呢?如果他能懂得王陽明的致良知,他的人生,是不是就不一樣了呢?

還好,我們可以學習王陽明的智慧!

5月5日,我學長老譚導演的話劇《王陽明下山》將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演出。

這是一部由業餘導演和演員,用業餘的時間製作和排練出來的作品。

是由一群從大學開始就堅持戲劇夢想的人一路坎坷、共同創作的成果。

是一部講述了王陽明遭遇打擊,龍場悟道,闡明人生智慧的戲劇。

所以我覺著,值得去看看。

感謝平江路周加榮老師為老譚《王陽明下山》題的書法。

話劇還將在6月15日-7月15日分別在蘇州崑劇院和上海商演,歡迎朋友們關注!

祝老譚《王陽明下山》演出成功!

您也可以掃碼入群,與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文游蘇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是清歡 的精彩文章:

TAG:蘇是清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