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情緒得不到釋放,會傷身

情緒得不到釋放,會傷身

「不良情緒得不到釋放,就會以軀體癥狀取得平衡」,4月27日下午,在心理健康大講堂上,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米國琳為大家詳細講解了生活中常見卻不容易被發現的心身疾病,她表示,對待心身疾病應採取心身同治原則,藥物治療的同時輔以心理和物理治療。

反覆就醫,卻查不出病因

患者到醫院就診,醫生稱「沒病」,在我們身邊經常遇到這樣的場景。很多人因為身體不適而反覆就醫,給予常規治療效果往往不太理想,於是他們不斷地挂號,不斷地排隊,不停地詢問,不停地檢查。當出現這些情況的時候,他們也許是患上了心身疾病。

25歲的王林(化名)三個月前開始反覆出現發作性心慌、氣短,伴有瀕死感,感覺自己心臟出現了問題,反覆就診,曾一周到醫院急診三次,做了各項檢查,但結果均正常。王林仍是擔心害怕,為此還迴避了很多社交和工作上的事務,嚴重影響了生活。

「其實他是驚恐發作,屬於焦慮障礙」,米國琳說,後來這個小夥子來到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經過正確診斷後,醫生給予抗焦慮藥物治療合併心理治療,1個月後,王林的癥狀就基本緩解了。

「心身疾病不僅給患者和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它的致死率也非常高」,米國琳表示,現在心身疾病已經成為常見病和多發病,給社會和家庭造成巨大危害。

國內的住院和門診調查顯示,約1/3為心身疾病。在內分泌科佔比最高,達75%;其次是心血管科,佔60%。而且該病發病率逐年增高,比如冠心病,是解放初期的3倍,預計10年內患病率還會增加17%,60%的成年人死於慢性心身疾病。

「它區別於精神病和一般軀體疾病」,米國琳說,心身疾病範圍很廣,包括與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器質性軀體疾病,以及表現為不能解釋的軀體癥狀的精神心理障礙,如抑鬱障礙、焦慮障礙、軀體形式障礙等。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康復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心身疾病在各個科室都能見到

「比如愛情受到挫折時,往往伴有胃的過度活動,一些胃腸比較脆弱的人這時就容易患上消化性潰瘍」,為何會傷身?米國琳介紹,被壓抑的情緒或未解決的潛意識的矛盾衝突與特定的軀體疾病之間有一定的因果聯繫,當個體不用主動的自我意識調節,而是通過無意識轉換為軀體疾病來求得「平衡」,就會引起疾病。

心理緊張刺激也可以明顯影響各系統器官的功能:情緒愉快或者焦慮憤怒都可以引起胃黏膜血管充盈、胃液分泌增加;而悲痛抑鬱恐懼時,胃黏膜變得蒼白,胃液分泌減少。

一般認為兩種緊張刺激引起的情緒反應是可以致病的,一種是突然性的強烈刺激,比如突然發生的天災人禍、驟然的驚嚇等;另一種是持久性的刺激,長期不良情緒或刺激接踵而來,自我調節功能無法應付。

心身疾病是一種跨學科的疾病,在內科、外科、婦兒科、精神科等各個科室都能見得到。由於它的複雜性和隱蔽性,使得臨床不太容易被發現。因此,在臨床診斷時,除了常規的軀體檢查外,更多的是關注心理方面,注意與心身疾病相關聯的癥狀。

米國琳表示,對於心身疾病的治療原則是心身同治,除了進行藥物治療,還會採用物理治療和有針對性的心理治療,以消除心理社會刺激因素。「當然,更重要的是在疾病剛剛發生或是將要發生的時候,進行預防或及早治療。預防,就是除了充足睡眠、合理飲食和規律運動外,我們還要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長期處於壓力或負性情緒時,要及時調整。」(記者焦守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港劇熱」重來:經典IP如何華麗變身「超級網劇」
比較適合外地的火鍋,這家你知道嗎?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