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家族精神病史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家族精神病史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Amy Molloy是英國鏡報心理健康專欄的撰稿者。對她來說,「抗抑鬱葯」這個詞在她十歲之前便成為了一個熟知的單詞。

「我家族裡有幾個人—包括我母親—都在長期服用這種葯。從我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Prozac(一種治療躁鬱症的藥物)是什麼,我的一個玩具就是摞在電話旁裝滿貫葉金絲桃(一種治療抑鬱症藥物)的藥片盒。」

Amy的家族有遺傳性精神疾病。「我們家所有女性很瘋狂。」Amy的父親一直都會拿這個開玩笑,甚至在Molly把自己的男朋友帶回家時也會「認真地」告訴他們。「如果知道你的家族中很多人患有精神疾病——尤其是女性—情況將會變得『很獨特』。因為當你每一次失落的時候、每一次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所想的會和他人不一樣—你會不由自主地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你繼承了家裡的心理疾病。」Amy常常這樣描述精神疾病家族史對自己帶來的困擾。

研究表明造成精神健康問題(如抑鬱症)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生化因素、疾病、人格、長期的壓力狀態(如工作壓力)以及壓力性或創傷性事件之外,遺傳也是心理健康問題的部分原因之一:雙相障礙似乎具有家族聚集性;特定的基因型可能導致個體遺傳性厭食症。無論是通過自然還是通過遺傳,人們普遍會認為,焦慮的父母更可能生下一個焦慮的寶寶,而這個孩子長大將成為一個焦慮的孩子。

對於像這樣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我們這樣的人腦海中都藏著一隻『黑狗』(*見文末注)。我很肯定這就是為什麼作為一名作家,更傾向於撰寫關於心理健康這個話題的內容。」Amy希望能從這份工作中中探尋揭示可以導致積極心態的『神奇』公式的方法,能夠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看到光明的一面,而其他人卻在陰影中度過他們的一生。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儘管烏雲時常籠罩在家庭上方,Amy仍舊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快樂的人,來自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就像一個有遺傳性身體疾病的人一樣,我一直都在認真地對待我的心理健康疾病——到現在,作為一個成年人,我開始享受由此而來的好處。

從學生時代,Amy就開始有意識地研究自己應對心理困難的方法。「我有一個秘密的方法—『記憶清洗』,我會在每次發生不良心理事件時進行練習。如果有孩子嘲笑我,或者我在食堂摔了一跤並感到尷尬時,我就故意多眨眼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眨眼睛上。只需要一會兒,剛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就都從我的腦海中消失了。」

「這不是我用於自我撫慰的唯一秘技。知道我十幾歲時,我都會在睡覺時裹一條舒適的毯子,這種辦法為我建立了一個簡易的『舒適區』。當我還小的時候,我會沉迷於煮茶——煮茶時耐心的等待,是我進行正念或者冥想的一種方式。」

但是這些主動嘗試並沒有讓Amy從精神不安中完全脫離。在Amy八九歲的時候,她開始出現一些強迫重複性行為——花幾個小時在沙發上反覆擺放墊子,使他們完美地排成一行;下咽前強迫自己一定咀嚼食物15次;有時還會有「檢查」自己能否把下巴放在胸前這種奇怪的衝動。

「這些強迫症傾向起源於我17歲生日開始的飲食失調症。」在情況最糟糕的時候,Amy每周只吃一片吐司(周日是我的「吃東西」日),僅僅靠補充少量葡萄乾和能量飲料來維持生存。然而,Amy覺得自己在這個時候已經足夠應對這種情況了。

「某種程度上,我知道情緒上的挑戰即將到來,我會開始努力尋求幫助,並尋找醫治自己的方法。」同時,在困境來臨時,Amy會默念「我很安全,我很好」給予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我一直都知道,如果我還希望過著令自己滿足的日子,我必須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今年,Amy已經30歲了,儘管她的飲食失調已經得到了完全緩解,婚姻美滿幸福、還有一個美麗的寶貝女兒,但她仍然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以維持自己的精神健康中。

Amy的「情感支援」包括心理治療師、生活教練和催眠治療師,甚至還有過一位「分手教練」和一位離婚導師——他們幫助Amy前一段婚姻結束時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

「在我的家族中,由於我們的家族史,從來沒有人認為向專家尋求幫助是可恥的。」

有很多30多歲的人還只剛剛遇到他們人生第一次真正的「情緒挑戰」(比如購買住房的壓力、婚姻破裂或父母的死亡),Amy認為自己已經領先他們很多步。「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來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策略和應對機制,這些方法使我成功的克服成年期的挑戰。」

直到今天,Amy仍然不會稱自己是一個天生快樂的人。但她認為自己是一個「戰略上快樂的人」——她有能力從任何負面情況中看到積極的一面。「我很欣慰自己能在長大的同時就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脆弱性,因為這讓我更加堅定地想方設法來獲得希望、和平和樂觀。如果我的心理健康狀況開始下滑,我也會知道這些警告信號並且儘早採取行動,可能會選擇放鬆心情,花更多的時間去親近大自然,又或是預約一位治療師。」

「我可能永遠不會忽視家族帶給我的心理健康問題,但對我而言,這不是一個糟糕的繼承品。由於我的家族史,每一個美好的日子都會讓我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共情能力,滿足我的好奇心,讓我對這樣的生活懷著深深的感激

如何打破精神疾病的「循環」:

不要將自己帶入別人的故事。如果你的父母、伴侶或後代處於心理混亂的困境之中,請不要讓這種困境也折磨到你,表示同情和支持就足夠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請重複一句話:「這不是我的經歷」。過於感同身受只會同時拖累你們兩個。

糟糕的一天並不代表糟糕的生活。如果你的家族中有精神疾病的遺傳,你每次醒來時都很容易恐慌。但每個人都會有自然的起伏。你有感到糟糕的理由嗎?你的感受是因環境而起的嗎?有時,只要找出消極情緒的原因,就可以減輕它們。

不要等到需要適應才去適應。在你需要適應之前找到你的修復情感的方法。找到適合你的冥想類型,試著寫日記,建立你的「求助仁濟網路」。當你生活輕鬆、有能力、有時間時,也是去探索自我看護方法的最佳時機。

自我舒緩。發現適合你自己的心理問題應對機制—思考並找出使你平靜的景象、聲音和愛好。

讓尋求幫助變得觸手可及。對於那些能夠幫助你的人,始終保持聯繫。如果朋友向你推薦一個支持小組,無論你有多忙,也請對他說yes。你永遠不知道它會帶給你什麼樣的驚喜。

*黑狗(Black dog) 出自丘吉爾有一句名言:「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丘吉爾之後,「黑狗」便成了英語世界中抑鬱症的代名詞。

【你可能還想看】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guardian.com/lifeandstyle/2018/apr/08/i-never-took-my-mental-health-for-granted-now-im-reaping-the-rewards

It Gets Brighter

關注精神健康

|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翻譯|郭英男

校對|葉耶耶

編輯|李貝咔嚓

圖片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GetsBrighter 的精彩文章:

他們說我不是生病了,我就是個壞人

TAG:ItGetsBrigh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