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之路》The Way
《朝聖之路》是一部感動了我很久的電影,故事講述的是關於西班牙的聖地亞哥之路,它與絲綢之路、印加之路齊名,以朝覲之名出發,最後的目的地無外乎是更接近自己的內心。我們提倡去探險,不是漫無目的的自虐和裝X,而是在想讓大家能力得到提升和保證物質基礎且不給他人增加負擔的前提下勇於、樂於接受和挑戰陌生事物。
快40歲的兒子丹尼爾放棄學業和大好前程走上了環球旅遊的道路,在快70歲的眼科醫師父親眼中簡直是愚不可耐。一邊是精神境界高於物質基礎的年輕人,一邊是事業有成隨時準備傾倒負能量雞湯的中老年人,代溝要遠超過世界上任何挑戰極限的超級大峽谷。父親與兒子的惡劣關係同樣體現到片中的一對吉普賽父子身上,父親試圖用良好的教育改變兒子偷盜的毛病和世人對吉普賽人偏見的看法,而兒子卻不予悔改。
影片攝影完全交給了大自然的光線,折讓或是富有生活氣息或是迷醉山路的風景里充滿了親切和原朴感。鏡頭下的人們不斷的行走著,觀賞著,迷茫著,陶醉著,每天都要給自己支撐下去的勇氣,因為再富情調的旅行,每天早上起床的那一刻也會有痛苦感,前一天的疲憊和床鋪的不適還在撕扯著筋骨,接下來又要迎來一天的疲憊,而這一切都要靠豐富的旅途見聞所彌補:沿途生意人的微笑,路上一朵沾染露水的小花,隔壁家庭旅行里孩子的哭聲,孤身站在絕美景色前的愜意,一段聞所未聞的歷史,一條見證過幾朝變更的小河,這些都是自然的包容與饋贈之美。
有時候我們會分不清現實和夢想的區別並為此而苦惱,然後自己本來就不穩定的三觀在脆弱的精神信仰下瞬間崩塌,懷疑出現往往伴隨著痛苦,所以公路片里的主角身邊總會出現那麼幾個不算志同道合但可予真心結交的好友,畢竟很少有人能像《INTO THE WILD》里的男主一般有著如此強大的靈魂。《朝聖之路》里便有這麼三個伴兒:尋找寫作靈感的作家,試圖減肥的隨性胖子和渴望遠離前夫陰影的女人,再加上剛剛喪子的托馬斯,惡劣的組合之後總會迎來戲劇化的轉折——因了解而相伴,因堅強而相惜,因獨立而尊重。
影片大致情節不難猜,例如父親會將兒子骨灰沿途撒播,且骨灰被竊,後父親找到全新生活觀等,只等待細節的填充來讓故事更有血肉。很喜歡馬丁·辛的表演,他為一個傷心的想要替兒完成心愿的父親轉變到認同這種「奢侈」人生觀的種種細節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例如生活優渥的他突然住進了集體宿舍時的疑惑、被迫和階級完全不同的人同行時的傲慢、過分勞累的旅途而產生的迷茫等等都令人印象深刻。在終點站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簽到時他開始用了自己的名字,後來改了兒子的名字,可以理解為是他重生的開始,這次旅程的確是為了紀念兒子和完成遺願,是屬於兒子年輕、不屈的靈魂,而他要繼承親子的昂揚鬥志,帶著一顆願意去學習和交流的心靈繼續擁抱世界。完成朝聖之路的是丹尼爾,而托馬斯的朝聖之路才剛剛開始。
「YOU DIDN』T CHANGE YOU LIFE, YOU LIVED ONE。」丹尼爾出發前對托馬斯所說。選擇既是割捨,而割捨是會痛的,只有覺察過痛的人才可以說是自己做出了選擇吧。托馬斯在出發時常常見到兒子的身影,時而嘲弄時而享受,最後死亡的陰影徹底消失,這便是托馬斯的選擇,像是野性而自由的吉普賽人,遺世而孤傲的感受活著的喜悅。
這個暑假和我們一起出發踏上朝聖之路
TAG:生存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