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修道是大孝
贊僧歌
奕睆;蔡志展
00:00/00:00
金刀剃去娘生髮,除卻塵勞不凈身,
圓領方袍僧相顯,法王座下又添孫。
——虛雲老和尚
有的人總覺得出家人好像是不孝,認為連父母都不管,怎麼算是孝呢?實際上出家修道正是體現大孝。
唐代有一位比丘,在禪宗很有名的,叫師備禪師。他的父親是漁民,有一天在捕魚的時候,從船上掉到水裡,淹死了。
師備禪師那時還沒有出家,但是已經學佛了,知道父親由於殺生的惡因一定會到三惡道去,所以為了報答父親的恩德,他就出家了,想通過出家修道,來為父親懺悔、來拯救父親。
師備禪師出家後真的是勤苦修行啊,非常精進勇猛,最終開悟了。
就在開悟的那天晚上,他在夢中見到父親來了,對他表示感謝,說:由於你出家修道並悟道,我蒙你的道業澤被,就要升天了。
所以,生理上的贍養父母為小孝;在精神上光宗耀祖是中孝;能夠修行道業迴向雙親是大孝;而能夠讓父母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則是大孝中的大孝。
孝道文化一直被認為是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佛法也是如此,自佛陀時代起就很重視孝親人倫的道德。
出家修道往往被世人誤會不順孝道,世俗人時常誤解出家就是放棄家庭不顧長輩、父母。其實,烏鴉尚且孝親反哺、羔羊還會感恩跪乳,這些誤會實在讓出家人蒙冤。所以,有遠公在被責問「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之後回答:「立身行道」。事實上,佛教是一個非常重視孝道的宗教。各種經典以及清規戒律都在明確規定要守孝道。
《梵網經》: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末羅王經》:人問世尊。何等為父母力。佛言。謂受父母身體。乳哺育養之恩。或從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養父母。是為父母力。
《增一阿含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法與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報。一供養父母。二供養一生補處菩薩。施此二人獲大功德受大果報。若復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飯食床榻卧具病瘦醫藥。即於肩上放屎尿。猶不能得報恩。當知父母恩重。施育之時將護不失時節。供養孝順。
《四十二章經》:佛言。飯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持五戒者一人。飯持五戒者萬人。不如飯一須陀洹。飯須陀洹百萬人。不如飯一斯陀含。飯斯陀含千萬人。不如飯一阿那含。飯阿那含一億人。不如飯一阿羅漢。飯阿羅漢十億人。不如飯辟支佛一人。飯辟支佛百億人。不如以三尊之教度其一世二親。教親千億人。不如飯一佛舉願求佛。舉願求佛欲濟眾生也。飯善人福最大深重。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矣。二親最神也。
《五分律》:時畢陵伽婆蹉父母貧窮,欲以衣供養,而不敢,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
《賢愚經》:一時,佛在羅閱只竹園精舍。爾時,世尊而與阿難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時有老翁老母,兩目既盲,貧窮孤苦,無止住處,止宿門下。唯有一子,年始七歲,常行乞食,以養父母。得好果菜,其美好者,供養父母;余殘酸澀,臭穢惡者,便自食之。爾時,阿難見此小兒雖為年小,恭敬孝順,心懷愛念。佛乞食已,還到精舍。爾時,世尊為諸大眾演說經法。阿難於時長跪叉手,前白佛言:『向與世尊入城分衛,見一小兒慈心孝順,共盲父母住城門下,東西乞食。所得之物,飲食菜果,其美好者,先以供養其老父母;破敗臭穢,極不好者,便自食之。日日如是,其可愛敬。』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本事經》: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擔母,盡其壽量,曾無暫舍,供給衣食,病緣醫藥,種種所須,猶未能報父母深恩。所以者何?父母於子,恩極深重:所謂產生,慈心乳哺,洗拭將養,令其長大,供給種種資身眾具,教示世間所有儀式,心常欲令離苦得樂,曾無暫舍,如影隨形。父母於子既有如是所說深恩,當云何報?若彼父母於佛法僧無清凈信,其子方便示現、勸導、贊勵、慶慰,令生凈信。若彼父母無清凈戒,其子方便示現、勸導、贊勵、慶慰,令其受持清凈禁戒。若彼父母無有多聞,其子方便示現、勸導、贊勵、慶慰,令其聽聞諸佛正法。若彼父母為性慳貪,不樂布施,其子方便示現、勸導、贊勵、慶慰,令修勝慧。其子如是,乃名真實報父母恩。
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印光大師在文鈔中述:
惟我釋子,以成道利生為最上報恩之事。且不僅報答多生之父母,併當報答無量劫來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僅於父母生前而當孝敬,且當度脫父母之靈識,使其永出苦輪,常住正覺。故曰釋氏之孝,晦而難明者也。雖然,儒之孝,以奉養父母為先者也。若釋氏辭親出家,豈竟不顧父母之養乎。夫佛制,出家必稟父母。若有兄弟子侄可托,乃得稟請於親,親允方可出家,否則不許剃落。其有出家之後,兄弟或故,親無倚托,亦得減其衣缽之資,以奉二親。所以長蘆有養母之芳蹤,宋長蘆宗頤禪師,襄陽人,少孤,母陳氏鞠養於舅家,及長,博通世典,二十九歲出家,深明宗要,後住長蘆寺,迎母於方丈東室,勸令念佛求生凈土,歷七年,其母念佛而逝。事見凈土聖賢錄。道丕有葬父之異跡。道丕。唐宗室,長安人,生始周歲,父歿王事,七歲出家,年十九世亂谷貴,負母入華山,自辟穀,乞食奉母,次年往霍山戰場,收聚白骨,虔誦經咒,祈得父骨,數日父骨從骨聚中躍出,直詣丕前,乃掩余骨,負其父骨而歸葬焉,事見宋高僧傳。故經云: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親在,則善巧勸諭,令其持齋念佛求生西方。親歿,則以己讀誦修持功德,常時至誠為親迴向。令其永出五濁,長辭六趣。忍證無生,地登不退。盡來際以度脫眾生,命自他以共成覺道。如是,乃為不與世共之大孝也。
以上所列舉的經典,還只是佛經中講孝道很少的一部分,從中能看出,佛教的孝道絕不是一般的孝道。
實際上,佛教把孝分為三種不同的層次:第一種是一般的物資奉養父母,使父母免於饑寒,這是小孝。出家人得果成道、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悅,還只是中孝。出家人引導父母產生正信,遠離煩惱惡道、了生脫死,使宗親得度,永斷三途展轉之苦,這才是上上大孝。
這三種孝,自古以來出家人都做得非常出色。只是第二種孝,出家人因為淡薄名利,往往對於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不會去大力宣傳,但是並不等於沒有讓父母光彩愉悅。打開燈錄看看就知道,上面所記載的最前面就是某地某人子之說。只是因為成道的出家人,不願意被名聲而累,在他們在世的時候都比較隱蔽而已。只有謝世之後,才被人們挖掘出來宣傳。
《盂蘭盆經》: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孝慈者,皆應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飲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得生天人中,福樂無極。佛告諸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當以孝慈憶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所以,出家人有度脫七世父母之說。從這些來看,佛教的孝道才是真正的孝道,不是一般人以為只要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事實上,奉養父母只是孝順最基本的一環,除了對父母盡孝之外,更要擴而充之,對宗族盡孝;功成名就,才能光宗耀祖,門庭增輝,使先輩不致蒙羞。
進一步來說,要度脫自己的所有父母(《梵網經》: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也就是要度盡一切宗親,要利益一切眾生,才能說自己盡了大孝。這就擴大了孝道的範圍,對法界一切眾生盡孝,離苦得樂。這才是佛教的至真大孝!
持
續
關注佛教微課堂(xuefofa)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朋友圈
※【清涼法語】一笑一塵埃
※修行,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坦然地接受残缺
TAG:妙法梵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