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能力不比劉邦差,為何劉邦出川不缺糧,諸葛亮卻總是缺糧?

諸葛亮能力不比劉邦差,為何劉邦出川不缺糧,諸葛亮卻總是缺糧?

自戰國起,有一地方,西有散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四關之中,名為關中,此地,肥土河流,無一不缺,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王朝建都,大多選在此地。

三國時期,諸葛亮多次北伐,也為佔下這一片土地。然而多次北伐,卻屢屢失敗,不僅僅是兵力不夠,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缺糧。

在運輸極其緩慢的古代,糧草的運輸一向是重中之重,國力的增長,國家經濟的發展,都是為了在擴大疆土面積的時候,有足夠的軍事力量,糧草,就是軍事力量的一部分,充足的糧草,能夠支撐連續的戰爭,能夠穩固軍隊的戰力,能再無法強攻的情況下,有足夠的資本支持軍隊打上持久戰。

諸葛亮北伐,走的是穩健的步步為營的計謀,而糧草拖了後腿,總是缺糧。同樣是出川,劉邦起義的時候,卻從來沒有缺少過糧草,這又是為什麼呢?

和諸葛亮一樣,劉邦本來根據地也是巴蜀,一塊沃土,和諸葛亮不同的有兩點,一是當時巴蜀到關中,有水路,兩地有水路直通,劉邦攻打的時候,後方可以通過水路將糧草直接運到前線,不需要繞一大圈的陸路,然而真是天意註定,劉邦之後,發生了一場地震,阻斷了這條水路,三國之時,運送糧草,必須翻山越嶺,道路崎嶇,在運送之時,就會消耗大量糧草,諸葛亮在作戰之時,糧草供應完全無法準時;

二是諸葛亮和劉邦的作戰方式不同,劉邦當時攻下關中,用的是韓信的計謀,韓信和張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敵方毫無防備之下,一舉攻下三方勢力,當然韓信軍事能力實在卓越,在打仗上面,上下五千年,都沒幾人能出其右,劉邦勝就勝在暗中布局,快速奇襲。

而諸葛亮正好相反,蜀國想要攻下魏國,本就是以弱勝強,難上加難。當初魏延建議諸葛亮奇襲魏國,但是諸葛亮並沒有同意,他認為風險太大,他選擇穩穩噹噹的進攻,說是進攻,其實更像是消耗戰,曹魏能抗下這種消耗,蜀漢卻抗不下,輸就輸在千山萬水的後方糧草運輸,耗時耗力,沒有成效,結局眾人知曉,自然是以失敗告終。

足夠的糧草,才能支撐足夠的戰爭,運輸的及時,才能支撐足夠的軍力。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起念 的精彩文章:

北宋著名外交家,一句話便化解了契丹舉兵危機,還拆散了遼夏同盟
1000多年前,一群猶太人定居中國,如今被發現卻說:我們是中國人

TAG:無風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