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牛的兩個和尚都出自明朝,第一個毫無懸念,第二爭議很大
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明成祖朱棣不是第一個通過造反奪取皇位的皇帝,但卻是最後個造反成功的王爺。回顧整個「靖難之役」,朱棣成功的迅速讓人有些難以理解。
一方是名正言順、實力雄厚的好皇帝,而另一方是處心積慮、兵少將寡的叛逆之師,以一省之力對抗整個帝國。然而,短短三年時間,天翻地覆,擁有正義名分、強大實力的好皇帝建文卻偏偏敗給了自己的壞叔叔朱棣,這真讓人大惑不解。
其實,我們對比一下朱棣和建文帝身邊的智囊團,就會知道朱棣能坐擁天下是理之必然。
朱元璋在他去世之前,為皇太孫朱允炆親自挑選了一個由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組成的三人謀士集團。但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三人雖然飽讀詩書,卻多端寡要,多謀寡斷,在政治鬥爭上缺乏謀略和智慧。再加上建文帝的優柔寡斷和操之過急,以致於幾次失去除掉燕王的最佳機遇。
和建文帝的光明磊落不同,燕王朱棣卻招攬了一批奇人異士在自己身邊,特別是重用姚廣孝和太監,這些人更多的是擅長陰謀詭計。
提起朱棣的造反成功,就不能不提及大明第一奇人姚廣孝。此人出身醫學世家,卻偏愛出謀劃策;他生活無憂,卻自幼出家為僧;他既遁入空門,卻又醉心權勢;他未受十年寒窗之苦,卻無書不精,無事不曉,算無遺策。
洪武十五年(1382)馬皇后去世,一直過著游僧生活的姚文孝被招入宮中誦經祈福,並第一次見到了燕王朱棣。他看朱棣器宇軒昂,生就一副帝王之相,於是暗中下定了追隨燕王的決心。
當四周無人時,姚廣孝偷偷對朱棣說:「如果你能讓我追隨你,我一定奉送一大白帽給大王戴。」話雖隱晦,但朱棣一聽便明,「王」字上面加個「白」字,不就是皇帝的「皇」嗎?於是兩人一拍即合走到了一起。姚廣孝成了朱棣的首席謀士,是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
雖然姚廣孝沒有親臨戰場與朱棣一起出生入死,但朱棣卻認為靖難之役的第一功臣非姚廣孝莫屬。所以,此時的姚廣孝要何封賞都不為過。但豪宅、高官、美女等諸多獎賞都被姚廣孝婉拒,他仍舊以一身僧衣示人,最後只接受了一個僧錄司左善世的從六品小官。
只要僧官,不做王官的姚廣孝,上朝時便穿上朝服,退朝後仍換回僧衣,對著青燈念佛詞。如果說起歷史上最牛的和尚,那絕對非朱元璋莫屬。但要問第二牛的是誰?很多人可能說不上來,也有人會說是那個讓武則天欲罷不能的薛懷義。而小編認為,姚廣孝——這位明朝276年歷史中的第一奇人,才是歷史上第二牛的和尚。
除了姚廣孝的方外之人,朱棣的成功還有一個功不可沒的特殊群體——太監。
在朱棣起兵之初,為了彌補實力上的不足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他大量收買了建文帝宮中的太監讓他們成為自己的耳目,彙報建文帝的動向。當燕王的大軍逼近南京之時,更多的太監逃往燕王軍中,把朝廷機密傾囊相告,因此,朱棣才得以果斷地直搗京師。
劍走偏鋒的朱棣,正是由於重用了這樣一批怪異的人、不健全的人,才能打破常規,無解地奪取了明朝的江山。
※70多歲的沈從文淡定平和,但一說起這件事,他卻老淚縱橫終生難忘
※建文帝本有三次機會除掉朱棣,只因重用此人,皇位被糊塗斷送
TAG:齊黃進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