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再版引起島內轟動 作者徐焰少將現場回應台媒臆測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司坤】2018年是金門炮戰結束60周年紀念,5月5日下午,由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與北京長江新世紀文化傳媒舉辦的《金門炮戰60周年回眸》報告會首發式在中關村軍民融合創新工場舉行,軍史專家、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徐焰就這一題目做了主題報告。報告前,舉行了徐焰所著《金門之戰》再版後的發布式,著名軍事專家喬良、孟祥青出席,三人對發生於1949年至1959年期間的金門登陸戰及金門炮戰結束的歷史進行了回顧,就當年我國對台鬥爭歷史經驗教訓的當下意義進行了探討。
記者了解到,徐焰少將1992年出版的《金門之戰》一書,是大陸公開出版的第一本闡述上世紀50年代東南沿海作戰的歷史專書,該書當年在台灣發行,並在島內引起轟動。該書2011年經徐焰修訂後,由遼寧人民出版社再版。
報告會還未舉辦,就已經引起了台灣島內媒體的高度關注。5月4日,台灣《中時電子報》發表題為《軍演繞島後 陸少將談金門炮戰》的文章,將徐焰少將即將發表的演講與前些日子大陸對台頻繁採取的動作,如解放軍在台灣海峽水域進行實彈射擊軍事演習、空軍多型戰機繞飛台灣聯繫到了一起,認為徐焰少將選擇在此時重談金門炮戰,「針對性濃厚」。
《中時電子報》聲稱,「已出版七年的書,並不算是『新書發表會』,選在解放軍對台動作頻頻之際,邀請多位重量級軍方人士重談這段歷史,並分析對當今台海形勢的意義,其意涵不言而喻。」
然而,針對台媒的這一揣測,徐焰在5日的發布會現場乾脆利落地進行了反駁。當天,徐焰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舉辦這場報告會並沒有釋放什麼特殊的信號,「就是回顧金門炮戰,不忘初心,實現祖國統一,這是我們一以貫之的目標。」在回應台媒將此次報告會與此前空軍繞飛台灣、舉行台海實彈演習進行關聯的猜想時,徐焰說,二者之間毫無關聯,「不要搞這種聯繫,毫無意義」。
那麼,在金門炮戰結束一甲子之際,重新回顧當年這段歷史,其中真正的意義何在呢?
在《金門之戰》發布式上,軍事專家喬良與孟祥青都從金門登陸戰失利所帶來的經驗教訓的角度進行了解讀,並對該歷史經驗教訓在當下的意義發表了看法。喬良援引徐焰書中觀點認為,金門戰役失利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對敵人不了解,沒有掌握戰爭的規律。「你不去掌握規律,而且輕視對手,歷史必然讓你付出代價!」喬良稱,一個輕敵,一個決策的失誤,就可能導致一支軍隊永遠無法忘卻的痛苦,這對於指導中國下一步的前進很有好處,中國今天要完成大國崛起,就不能犯輕敵、冒進的錯誤。
孟祥青認為,我們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其中一個重要經驗就是,我們認真總結了歷史上的教訓、挫折,從中我們得到了更多的給養和戰略智慧。這位少將援引徐焰的書中觀點稱,金門戰役雖然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但偶然背後有必然,這個必然就是我們當時過於輕敵。「知己知彼,不僅要了解敵情、我情,還要了解海情。失敗是成功之母,對這樣一場敗仗,對當時的教訓做出總結,是為了未來取得更大的勝利。」
孟祥青認為,中國正處在由大向強的崛起的關鍵階段,我們今天的崛起面臨著所有其他大國崛起所不曾面臨的前所未有的複雜環境,總結歷史是為了看清今天,面向未來。「《金門之戰》這本書在這樣的背景下再次印刷,有著特殊的含義。」
而《金門之戰》一書的作者徐焰則認為,在金門炮戰60周年這一時間節點回顧這段歷史,是為了讓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實現祖國統一的目標。「從1949年金門登陸戰,到1958年炮擊金門,到後來我們在台海採取的一切行動,都是為了祖國統一,」他認為,今天我們不忘當年的初心,就是為了實現祖國統一的偉大事業。「毛主席在延安講過,我們要建設的新中國是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統一的新中國,如今前四條都已經實現了,但統一到今天還沒實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印媒:AI發展,印度得向中國取經!
※俄羅斯:特朗普射彈會摧毀疑似化武襲擊的證據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