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一物,病痛去無蹤!這些放一起,功效了不起!
1. 枸杞+菊花:眼睛亮了
取5克枸杞、10克菊花沖泡代茶飲,可以明目。枸杞是一味常用的補肝益腎的中藥,《本草匯言》中曾記載「枸杞善治目,非治目也,能壯精益神,神滿精足,故治目有效」。菊花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的功效,能清熱、明目、解毒,與枸杞配合食用,對頭昏眼花療效不錯,還能緩解黑眼圈。
2. 三七+山楂:血壓降了
三七,又稱田七,有「金不換」的名頭。最早只用於止血、凝血,有「止血神葯」的美稱,後來又發現其同樣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在增強抵抗力,防治動脈硬化等方面的功效逐漸被發現。山楂除了消食還能軟化血管,輔助調節血壓、血糖、血脂。」
3. 荷葉+決明:大便通了
取荷葉30克,決明子5克,洗凈後同入茶壺中,加入沸水沖泡5分鐘後即可飲用,有清腸通便的功效。
用荷葉泡茶、煮粥,不僅清香爽口,還有助於控制食慾,起到減肥降脂的作用;決明子具有清肝火、祛風濕、益腎明目、潤腸通便等多種功效,最常用的食用方法就是當茶飲。
4.芡實+粳米:脾消化了
芡實食用時,因有干芡實、鮮芡實和芡實粉不同形態,吃法也有差別。其中用干芡實煮粥食用較為多見。取干芡實、粳米適量(可按1:2比例),加水煮熟即可,食用時依據口味加入適量紅糖、或者白糖。
芡實作為藥物首載於《神農本草經》並列為上品。中醫認為,有補脾止瀉、固腎澀精之功,有「水中人蔘」之美譽;粳米能益脾胃、除煩渴,用於嘔吐、瀉痢或溫熱病所致的脾胃陰傷、胃氣不足,口乾渴等。
5. 黃芪+當歸:氣血順了
黃芪和當歸構成了中醫補氣血的經典方劑——當歸補血湯。黃芪和當歸的組成比例是5:1,可以泡茶喝。
黃芪是補氣良藥,它還有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當歸也是葯膳中常用的中藥,既能補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經,又能活絡。
6. 茯苓+薏米:濕氣祛了
茯苓、薏米製作的米粥,可以溫胃祛濕,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點乾薑等。
因為茯苓和薏仁具有健脾利濕、溫胃功效,而薑片則可以散寒。此外,將薏米、山藥、白扁豆和少量茯苓研成粉,每天兩到三勺,對脾胃虛弱患者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7. 蓮芯+麥冬:心火清了
舌尖發紅、煩躁失眠,建議喝點蓮芯麥冬茶。如果買不到鮮蓮蓬,可以直接去藥店買點乾的蓮子芯,泡茶前稍微清洗一下,泡的時候也別多放,幾顆就行。
別小看蓮子芯這個綠色的小芽,它性涼味苦,是強而有效的降心火食材;麥冬又稱麥門冬,質柔多汁,能養陰益胃、清熱潤燥,還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8. 酸棗仁+龍眼肉:睡眠好了
可以將搗碎的酸棗仁、幾顆龍眼肉和小米一起熬成粥喝,幫助睡眠。
酸棗仁有寧心安神、養肝的作用,專治心脾兩虛、肝火旺盛、陰血不足導致的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等症,被稱為「安神助眠果」;龍眼肉可以養心血、補脾血,兩者搭配,功效翻倍。
覺得不錯,請分享和點贊喲
參考文獻:
2014-03-10健康時報《熊貓眼泡杯菊花枸杞茶》(天津中醫藥大學李春深)
2016-11-08健康時報《芡實補脾老少皆宜》(石家莊市中醫院製劑室主任中藥師吳文博)
2015-12-31健康時報《茯苓薏仁入粥散胃寒》
2015-10-08健康時報《酸棗仁是安眠良藥》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王真
※最傷子宮行為排行榜,第一竟是它!避開這些壞習慣,婦科病不找你
※女生在例假期間,這幾種食物再饞也要忍住不吃!
TAG:健康與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