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即便關羽失荊州,若修正「隆中策」蜀漢仍可雄霸中原

即便關羽失荊州,若修正「隆中策」蜀漢仍可雄霸中原

原標題:即便關羽失荊州,若修正「隆中策」蜀漢仍可雄霸中原



一、關羽失荊州後,劉備遭遇的困境與兩百年前光武劉秀時期的蜀地皇帝公孫述完全相似,諸葛亮的悲哀在於蜀漢完全複製了公孫述的失敗。


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諸葛亮「隆中策」戰略完全陷入了「北不出陳倉,東不越夷陵」之困境。


「北不出陳倉」即蜀軍想出兵秦川,北取關中,一統中原,然而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成果和進展,蜀軍要麼在陳倉兵敗,要麼還沒打到陳倉,就已經兵敗。(詳見本文上篇:《隆中策》在戰略上存在哪些缺陷?如何更新升級《隆中策》,可助劉備得天下?》關於隆中策的第一個戰略缺陷)

「東不越夷陵」指蜀軍欲東復荊州,在夷陵之戰中,吳軍堅守宜昌要塞,數萬蜀軍被吳軍堵在狹長的長江三峽裡面,兵力無法展開,無法出入中原,直至慘敗。


在中國歷史上,既經歷過北出秦川失利、又經歷過東進夷陵慘敗,陷入「北不出陳倉,東不越夷陵」之困境的蜀地皇帝,劉備不能算是第一個,只能算是第二個。第一個應該是在此之前的兩百年,東漢初年,即漢光武帝劉秀時期的蜀地皇帝公孫述。建武元年(公元25年)漢光武帝劉秀在河北建立東漢。同年,蜀王公孫述以「成家」為國號,稱帝於成都,與東漢劉秀分庭抗禮。


第一代蜀帝公孫述與兩百年後的第二代蜀帝劉備一樣,都是仁德之君,在蜀地很得人心,也很有本事。兩人的區別在於公孫述的命不好,他的對手是道德上無任何瑕疵,並且是更有本事,有漢室宗親的背景,高舉「匡複漢室」大旗的漢光武帝劉秀;劉備不同,他的對手是「漢賊」曹操,有了曹操這枚超級大反派當「綠葉」反襯,再加上劉備有漢室宗親的背景和「匡複漢室」的大旗,人們更願意奉劉備的蜀漢政權為正統。


建武三年(公元27年),蜀帝公孫述命大將軍李育、程烏率領十多萬蜀軍前出陳倉,欲奪關中。漢光武帝劉秀聞聽消息,詔命征西大將軍馮異率十萬漢軍於陳倉阻擊蜀軍,蜀軍大敗,損兵折將,敗退漢中,此為蜀軍「北不出陳倉」之前傳。


此時的荊州既不屬於劉秀的東漢帝國,也不屬於公孫述的「成家帝國」,荊州分別由南郡人秦豐、南陽人延岑、汝南人田戎三家掌控。因為秦豐軍隊實力最強,再加上秦豐無子,僅有的兩個女兒貌美如花,延岑和田戎倆人都樂意當上門女婿,於是三家人就變成了一家人,岳丈秦豐成了荊州之主,據有全部荊州。建武五年(公元29年),劉秀派征南大將軍岑彭率十萬漢軍攻打荊州,秦豐兵敗被殺,兩個女婿延岑、田戎率殘軍逃亡入蜀,歸順蜀帝公孫述。


建武六年(公元30年),趁劉秀漢軍主力遠征西北隴右(朔寧王隗囂領地)之際,公孫述派遣田戎與蜀將任滿率十萬蜀軍出江關(今夔門南岸),下夷陵,招其故眾,欲收復荊州諸郡,結果在夷陵慘敗而歸,元氣大傷,此為蜀軍「東不越夷陵」之前傳。


建武十一年、十二年(公元35年、36年),東漢帝國兩次伐蜀,蜀帝公孫述的「成家帝國」被劉秀的東漢帝國所滅。



一百八十多年後,到了東漢末年,第二代蜀帝劉備和蜀相諸葛亮受《隆中策》戰略缺陷的影響,再次將蜀地政權和軍隊推入「北不出陳倉,東不越夷陵」之絕境中,幾乎是在重複當年第一代蜀帝公孫述的失敗,所以劉備和諸葛亮的失敗絕非偶然,實在是因為諸葛亮在關羽失荊州之後,不能順時應變,與時俱進,不能積極調整《隆中策》戰略所致,以致於《隆中策》只能做到「未出茅廬三分天下」的上半篇,卻不能實現「問鼎中原一統華夏」的下半篇。


「隆中策」儼然成了一局死棋,如何將這局死棋激活,讓蜀漢軍隊重拾統一天下的信心呢?

我們所熟悉的《三國演義》後半部分,幾乎就是諸葛亮六出祁山(實際上是五次北伐)、姜維九伐中原(實際上是十一次北伐)事迹選編。如果我們換一種思路,假如諸葛亮、姜維韜光養晦,等待時機,推遲北伐,魏、蜀、吳三國之間會發生什麼樣有趣的事情?這些事情會給蜀漢帶來哪些利好?


二、如果諸葛亮、姜維韜光養晦,推遲北伐,魏、蜀、吳三國之間是否可能出現魏吳「鷸蚌相爭」,蜀國「漁翁得利」?


諸葛亮六出祁山,無非是擔心自己死後,己方陣營沒有能戰之人,想趁著自己活著的時候,實現國家統一。


有一個人和諸葛亮想法一樣,甚至比諸葛亮還要心急,這個人就是魏文帝曹丕。


第一個問題:曹丕為什麼要急著實現國家統一?



曹丕擔心自己壽不長,對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實現統一沒有信心。曹丕有24個兄弟,多數壽不長,想想自己的兄弟,自然會聯想到自己,曹丕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曹丕在位6年,40歲便病逝了,確實壽不長,曹丕比諸葛亮年輕6歲,卻比諸葛亮早死8年。


曹丕對自己的後代能否實現統一,沒有信心。曹丕有十個兒子,但多數未成年就夭折。在活著的兒子當中,曹丕最喜歡皇七子曹禮,有意傳位於曹禮。然而曹禮年幼,才九歲,人格思想品性均沒有定型,能否承擔未來國家統一的重任,曹丕無法預知。


曹丕知道:在中國歷代君王中,多數情況下是一代不如一代,比如東漢皇帝中最有本事的是漢光武帝劉秀,後面的皇帝有哪一個能與劉秀相提並論。西漢皇帝中,高祖劉邦之後,也只有一個漢武帝劉徹雄才大略,其他的都顯文弱。秦朝皇帝中,秦始皇之後,秦二世就亡國了。再往前,夏、商、周三朝歷代天子也幾乎是如此。曹丕深知自己之才不及父親曹操,也有預感自己的後代可能連自己都不如。


因為以上三點原因,曹丕很想趁著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實現國家統一。

諸葛亮想統一天下,心中只有滅魏。然而魏文帝曹丕不一樣,他要在滅吳和滅蜀之間作出優先選擇和安排。是先滅吳對魏國更有利,還是先滅蜀對魏國更有利?實際上,曹丕選擇「先滅吳」作為自己軍事戰略重心。


第二個問題:曹丕想武力統一,為什麼要先滅吳?為什麼不是先滅蜀?


因為東吳境內多平原、丘陵,地形不是太複雜,適合大兵團作戰,並且水運方便,糧草補給容易,用同樣多的兵力,滅吳比滅蜀相對要容易很多。


西蜀是一個大型盆地,四周多為海拔1000-4000米高的山地所環抱,並且這些高山多懸崖峭壁,難以攀爬。西蜀境內多河流,100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近1400多條,均為灘多水急,不利於軍隊跨區機動作戰,尤其是外兵進入,因為地形複雜且人生地不熟,多有覆亡之風險。比如太平天國時期,翼王石達開率20萬軍隊進川,最終全軍覆沒。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紅軍曾入蜀作戰兩次,均遭受重大損失。比如長征時期飛奪瀘定橋,如果當時國民黨軍在瀘定橋東岸再增加一個團,或者索性把瀘定橋13根鐵索全部炸斷,我們共產黨很可能面臨亡黨亡軍的可能。後來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張國燾非要率9萬紅四方面軍(含部分被挾持的紅一方面軍)南下四川,結果損失軍隊超出一半以上,僅剩4萬,不得不撤出四川。


有一句老話:「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其實後一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天下已經統一,但是蜀地尚未統一,所以蜀地成為最後一塊被統一的地區。如果翻開我們中國的歷史書,你就會發現中國歷史上的統一戰爭幾乎都是先統一中原地區和江南地區,最後才統一西蜀。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差不多都是如此統一中國。


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打敗國民黨也是如此,比如我們十二軍,在劉鄧二野編成內,先渡長江,進入南京,後攻取安徽浙江等東南省份,最後才轉戰西南蜀地。


所以曹丕確立先滅吳,後滅蜀的戰略指導方針,以實現統一,確實有他的道理。即便把諸葛亮放在曹丕的位置上,相信諸葛亮也會選擇先滅吳、後滅蜀。


魏國既與吳屬江東(即揚州大部)接壤,也與吳屬荊州接壤,既然曹丕以滅吳作為最優先選擇,那麼是先攻荊州對魏軍更有利,還是先取江東對魏軍更為有利?實際上,曹丕選擇以攻打荊州作為自己滅吳的突破口。


第三個問題:曹丕要滅東吳孫權,為什麼要先奪吳屬荊州,而不是吳屬江東?


對於曹丕來說,先奪荊州,後取江東,可以揚長避短。

所謂「江東」,其實就是今天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的江南地區。古人因長江自九江至南京一段向東北方向斜流,此段長江加上九江西南的長江支流贛水,就象一條長長的斜線一樣在地圖上把我國華東地區分為東西兩部分,其東部地區稱「江東」。魏軍欲奪江東,就要強渡長江天塹,這會遭遇孫權的東吳水師阻擊,在魏、蜀、吳三國中,東吳水師規模最大,力量最強,經營水師恰恰是魏軍的弱點和短板,先取江東六郡,等於是魏軍以己之短擊吳軍之所長,不划算。



與長江南岸的江東六郡不一樣,荊州一半在江北,一半在江南,江北荊州之民也是多習水性,並且江北荊州有很多湖泊,魏軍先以優勢的騎兵和步兵奪取江北荊州,就可以徵召當地青壯年,利用當地湖泊編練魏軍水師。荊州地段的長江不象江東那邊的長江面寬浪大,便於強渡,先奪取江北荊州,再奪去南岸荊州,以後再水陸並進,順江而下,奪取江東六郡,消滅東吳,就很容易了。


第四個問題:曹丕進攻吳屬荊州,對於諸葛亮有何利好?


無論從地形地勢來說,還是從步騎兵實力來說,或者從糧草運輸保障來說,魏軍攻打荊州,遠比蜀軍攻打荊州更有優勢,這是毋庸置疑。在夷陵之戰中,東吳都督陸遜可以依託宜昌有利地形,把劉備蜀軍堵在狹長的長江三峽裡面,使其不能出,讓蜀軍無法展開兵力,直至蜀軍慘敗,吳軍以此套路對付西面而來的蜀軍,很有效果,但是對北面而來的魏軍,吳軍沒有這樣的地勢便利。如果諸葛亮想削弱吳軍實力,進而收復荊州,必須要借魏軍之力來打擊吳國和削弱吳國。


當然東吳孫權也不是吃素的,在魏吳戰爭中,吳軍也會大量折損魏軍實力和消耗魏國國力,這對於未來光復荊州之後再雄踞中原的諸葛亮來說,顯然是另外的利好。


如果諸葛亮韜光養晦,推遲北伐,等待時機,坐山觀虎鬥,等曹丕進攻吳國,並奪取荊州,魏軍會在東吳和西蜀之間形成一個巨大的「U」型突出部,此時蜀軍出擊,和東吳聯手,魏軍在荊州會陷入東西兩面作戰的困境,魏軍既要應付東面的吳軍,又要應對西面的蜀軍,首尾難顧,兵力會分散,無法集中,像這樣極其有利的戰場態勢,是夷陵之戰中的劉備根本不敢想的。



對於東吳來說,一旦魏軍佔領荊州,沿江而下,東吳的生死存亡就出現危機,即便諸葛亮不主動出兵,東吳也會主動派出使臣,開出天價,請求西蜀出兵援救。此時西蜀出兵,既是光復荊州,也是救援東吳,地盤也得了,人情也賺了,以後西蜀兼有益州和荊州,東吳也沒話可說了。


若諸葛亮以荊州作為入主中原的跳板,行北伐之事就容易很多。諸葛亮擁有荊州,第一個好處就是蜀軍北伐不愁錢糧,無須遠隔千山萬水從蜀地征糧運米,荊州也是魚米之鄉,即今天的湖北、湖南兩省,因為盛產稻米,所以有「兩湖熟、天下足」的說法。第二個好處就是荊州地域廣大,人口眾多,也可以為諸葛亮提供雄厚的後備兵源。第三個好處就是蜀軍從荊州出兵,進攻魏都洛陽,魏軍無險要地形可作依託,作為進攻一方的蜀軍,作戰更容易順風順水。


所以,如果諸葛亮、姜維韜光養晦,徹底放棄由秦川出兵北伐的想法,在蜀地休養生息,發展農商,高築牆,廣積糧,緩北伐,放手讓魏吳兩家「鷸蚌相爭」,借力打力,等待時機,蜀國將有「漁翁得利」,巧復荊州,雄霸中原,問鼎天下的可能。因此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蜀國軍事戰略方針可以按照「韜光養晦,借力打力,魏吳相爭,蜀漢得利」十六字方針調整,那麼已經成死局的「隆中策」戰略或許可以重新啟動,重放光彩,發揮其實質性效力。


然而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包括《三國演義》中過度演繹的諸葛亮,不是這樣做的,在曹魏幾乎年年發動伐吳戰爭時,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迫使魏國軍事戰略重心由「滅吳」轉為「防蜀」,魏軍主力被迫由魏吳戰爭的前線調往西北隴右、關中方向,以應對蜀漢軍隊,等於是諸葛亮為東吳「擋槍」,蜀漢的國力不斷被消耗殆盡,為蜀國在三國之中最先滅亡埋下伏筆。老天爺送給蜀漢的一手好牌,硬是讓諸葛亮和姜維玩砸了。


在諸葛亮和姜維心中,或許「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是至高無上的「政治正確」,然而以此「政治正確」來替代「政策正確」確實不合算。基於蜀漢立場,曹魏固然是「賊」,然而諸葛亮和姜維忽視一個關鍵點:殺漢將(關羽),奪漢地(荊州),堵死漢軍(蜀軍)收復中原的東出口,並且向魏天子稱臣,成魏封吳王,後稱帝另立的孫權,也可以被蜀漢視為「賊」,與曹魏相比,孫吳是「小賊」,曹魏是「大賊」,曹魏、孫吳兩賊相爭,蜀漢從中漁翁得利,不僅是「政策正確」,也屬「政治正確」。


隆中草廬提出隆中策的時候,赤壁之戰聯兵抗曹的時候,諸葛亮把孫權視為漢臣,沒有錯。然而當孫權偷襲漢地荊州,殺漢將關羽,後向魏天子稱臣,成魏封吳王,進而又自己稱帝另立,此時的孫權早已經不再是「漢臣」,也是「漢賊」。既然不再是漢臣,西蜀又何必為東吳孫權「擋槍」呢?


諸葛亮政治上的最大失誤就是不能與時俱進地處理「漢賊」的定位,以至於兩賊相爭,我為小賊「擋槍」在事實上成為蜀漢的最高「政治正確」,從而使「漢賊不兩立」出現異化,走向反面,變成我蜀漢只能選擇與「小賊」兩合,才能確保我蜀漢對「大賊」的不兩立,進而在軍事上、心理上自我設限,不願意借力打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喵星人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仁以厚下,宏略大度,史上最寬厚仁慈的開國帝王,可惜晚節不保
林彪被友軍打了一槍,10年後,友軍還了他100萬發子彈

TAG:喵星人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