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之-後來的我們
劉若英執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4.28上映,特意去觀影。不只是因為劉若英本身的故事,而且電影與她的歌《後來》名字上相像。2個小時里,淚點變得特別低,2個小時下來,眼睛已經哭得紅腫。
每個人心裡都有個北京之夢
不論是到北京打拚的方小曉(周冬雨飾),還是在畢業後渴望留在北京的林見清(井柏然飾),心裡都有個夢想,就是留在北京,在這裡紮根。
方小曉不斷的交男朋友,必須是北京人,有房子,有工作。以為這樣自己就能實現夢想。但單純的她遇到的一個個都是爛桃花,不是沒有勇氣對抗家長的博士男,就是隱瞞已婚身份只是圖刺激的違心男。
林見清痴迷於編程電子遊戲,夢想有一天遊戲愛好者們都在玩自己創作的遊戲。畢業後和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在努力,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在北京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心底的北京夢讓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不服輸的幸福感,但沒有背景、沒有人脈而又背井離鄉的人們靠什麼立足?現實的殘酷壓的人喘不過氣,希望夢想的光芒能穿過層層疊疊的雲霧和山巒,照進人的心裡。
夢想每個人都有,堅持下來才有可能實現
實現夢想的途中,有荊棘叢生,有烏雲密布。
林見清的同伴們在泥濘中,一個個選擇了「父母安排的公務員工作」、「先吃飽飯比實現夢想更重要」,而只有他,咬著牙,硬著頭皮在這本不屬於自己的城市裡堅持著。
同伴們走了,電腦市場里的攤位做不下去了,就一個人擺地攤,並因此進過拘留所。陰暗的地下室遮擋不住自己夢想的光芒和熱量。後來小曉走了,絕望之中,並沒有自暴自棄,遊戲里伊恩和凱利的故事就是他和小曉故事的延續。
做快遞兼職的時候,他看到伊恩和凱利的故事在無數個電腦屏幕上上演,那一刻,他知道,夢想的小芽已經在長大長高。他終於賺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成為堅持夢想的踐行者。
每個人都有夢想,也有不少人去為之而奮鬥,但最終有幾個人堅持到了最後?或者那份堅持,是真正為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我們不是不愛,只是愛深藏在心裡
從那次從火車上遇見之後,小曉和見清就萌生了愛意。後來兩人都在北京打拚,小曉每次交男朋友,見清都覺得那人對小曉不好,會問小曉那人能為小曉嗎?其實他是想說,能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人就是他自己。
後來他們終於走在一起後,卻用錯誤的方式愛著。見清以為小曉的夢想就是在北京有個大房子,而小曉就是想和見清一起實現他的遊戲夢,至於有沒有大房子已經無所謂了,因為有愛的地方就是家。他們就這樣誤解著。
隨著地鐵門關閉,地鐵啟動,這份愛就這樣呼之欲出而又無奈擱淺。
他們分手了,不是不愛,而是愛深藏在心裡,沒能讓對方看清楚。
見清以為買了大房子接小曉去住就是愛,而事實是:小曉認為這是對愛的一種貶低;以為年輕的時候一切都可以補救,可以迂迴,而事實是:一旦錯過便是一輩子。
如果當時……,可惜沒有如果
「如果你當時沒有走,我們現在是不是還會在一起。」
「如果你當時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
可惜,現實中沒有如果。我們都以為自己懂愛,卻不知道愛其實有時候很脆弱。當你在往前伸頭試探時,就像是蝸牛的觸角般敏感,一旦觸碰到一絲冰冷,便立即收回。
所以,現在的你,想做什麼,想說什麼,趁現在,just do it!因為沒有如果。
那是你的好日子,不是我的好日子
見清自從畢業之後,每年只過年回家一次,他一直夢想著自己有一天能在北京有個家,然後把父親接過去,以為這樣就是給父親好日子。
可是,父親卻說,「那是你的好日子,不是我的好日子」。
父親不圖他飛黃騰達,光宗耀祖,他是在想,兒子在外面過得好不好,好好吃飯了沒有?知道兒子最愛吃粘豆包,每年過年都會蒸一屜。
父親要的不是大房子,不是新電視,希望在接下來的餘生里在熟悉的地方,遇到熟悉的人,做熟悉的事;要的是兒子能多抽空回來看看,能坐下來好好說說話,如此而已。
我們漸漸長大了,父母卻變老了,曾經他們是我們的天和地,今天,我們卻是他們的天和地。
我們以為,只有我們功成名就了,他們就笑了;卻不知,他們希望看到的是:無論做什麼,只要我們能快樂,他們就笑了;無論做什麼,只要我們身體健康,他們就笑了;無論做什麼,只要我們能多回去看看,他們就笑了。
TAG:遇上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