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有人寫龍諷刺您!皇帝:龍就是我啊?諸葛亮還卧龍呢,放了
昨天講到了章惇,因為打擊政敵過於猛狠,最終自食其果,這也是章惇為什麼在歷史上名聲奇差的原因。他雖然是專權,但哪個王朝沒有專權的人物呢,再說他的成績也很大,關鍵問題是他的打擊報復,令當時的士大夫非常痛恨。
當時人有記載說:「章惇....莫非忮忍殺伐之事以己之平日仇怨,或託謗訕宗廟,或稱謀危上躬,竄逐南方,投之死地。故貶人及骨肉死者不得歸葬,存者悉為囚徒。」
也就是說,章惇經常找些毀謗朝廷、威脅皇帝的理由來打擊政敵,把這些人流放到南方去,以至於很多人都死在那裡。大家都知道宋朝是極其尊崇文官的,對文官相當寬容,但章惇卻讓他們受盡了苦,能不恨他嗎?再說這些士大夫都是文人,手裡有筆杆子,寫個書編個史做個詞講個故事啥的非常拿手,所以章惇的惡名很快就傳揚開來了。
其實,人性是很複雜的,章惇也不例外,他也不是什麼事什麼人都痛下殺手。比如在對待蘇軾的問題上,就很講原則。
他與蘇軾在年輕時就相識,兩人都很有才學,曾經同做考官,一起縱馬出遊。後來,章惇成為變法派,蘇軾是個保守派,兩人在政治上的觀點不同。但章惇並沒有因此而痛下殺手。1079年,宋神宗年間,「烏台詩案」發生,蘇軾被捕下獄。這就是典型的文字獄,蘇軾寫的那些詩詞都被人斷章取義,胡亂聯繫,被說成有謀反之心,想要致其餘死地。副宰相王珪檢舉蘇軾的一首詠檜樹的詩,詩里有一句描寫說:「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蟄龍知。」王珪說:「陛下飛龍在天,蘇軾卻求之地下之蟄龍,這說明他有不臣之心。」
蘇東坡劇照
章惇一看事情不妙,趕緊為蘇軾辯護:「龍並非專指人君,大臣也可以被稱為龍。」神宗點頭稱是:「諸葛亮被稱作『卧龍』,東漢潁川有『荀氏八龍』,難道他們都是人君嗎?對於詩人的作品,怎麼能這樣議論?他自己詠嘆檜樹,與我有什麼相關呢?」
退朝之後,章惇對王珪說:「相公為什麼要這樣?難道想夷滅蘇氏一族嗎?」 王珪說:「這是舒亶說的。」章惇譏諷說:「舒亶的口水也可以吃嗎?」因為章惇等人的搭救,蘇軾總算逃過一大劫。倒是那些與蘇軾一樣觀點的保守派,平時與他來往密切,關鍵時刻沒一個敢站出來為蘇軾辯護,都躲的遠遠的,真是一種諷刺。
除了對蘇軾,章惇也極其愛護文臣的名譽。宋神宗在陝西用兵,結果失利,於是就找替罪羊,下令處死一個漕官。第二日,宰相蔡確奏事,宋神宗問:「昨天那個人已經處決了嗎?」蔡確說:「正想上奏。,自從祖宗以來,從來沒有殺過文官,我們不願意從陛下開始。」宋神宗沉默很久,然後說:「那就將他刺面,發配到偏遠險惡的地方。」
當時正任門下侍郎的章惇說:「與其這麼做,不如殺了他。」神宗說:「為什麼?」章惇說:「士可殺,不可辱。」神宗一聽神色大變,聲色俱厲地說:「一件快意的事情都不能讓朕做嗎?」章惇說:「這樣的快意,不做也好。」這種話都說的出來,可見章惇也是個直性子。
北宋詩人王鞏曾說:「章子厚(章惇)為蘇子瞻(蘇軾)辯誣,遠小人之謗,釋人君之惑,此事猶可見章子厚亦非行險心狠之小人。」此言有理!
真實的章惇是個大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