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 | 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
主播 | 京兔
·圖片 | 百草園
·
編輯 | 一白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唐·高駢《山亭夏日》
當日子進入了五月,氣溫逐漸回升,雨水增多。在這樣潮濕悶熱的時節里,我們告別了春天的明媚,迎來夏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夏。
今年立夏的時間是:
2018年5月5日,農曆三月二十 星期六 21:25。
從這天開始,春天已結束,夏天正式拉開了帷幕。
立夏來源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農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
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三候
我國古代將立夏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螻蛄在田間的嗚叫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
氣候特點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明人《遵生八箋》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所以,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
從此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應及時採取必要的增溫降濕措施,並配合藥劑防治。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立夏習俗
防疰夏
立夏又稱「立夏節」,在溫州家家要吃筍和淮豆子及青梅子。在樂清,家家老幼吃茶葉蛋、青梅、鮮筍、鮮蠶豆,認為可防「疰夏病」,即每逢夏天人會清瘦、無力。
鄉村插秧完畢,農家殺雞宰鴨滋補身體,給耕牛喝馬蹄香香葯以健筋壯骨,為下一步「雙夏」勞動做準備。家家還做小麥餅或烏飯粉糍,祭祀祖先,貧富皆然。
買紅花
立夏時節,在浙南各地,每戶人家還要購紅花、新茶,備來年使用,有詩云:「立夏晴和四月天,與郎商酌歲支錢;紅花鹽菜俱難緩,更買新茶過一年。」
因為那時新谷才種,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如不儲備柴米,到缺時則求購價昂。同時,蠶蛾破繭而出,抽出新絲,茶葉如不採藏,過此就變為老葉。紅花為婦女染衣之用,產於四月,也必須及時購買。
迎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崔駰在賦里說:「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吳藕汀《立夏》詩也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將櫻筍餞春歸。」
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
嘗新
在後世,立夏還有嘗新等節日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素」之說。
斗蛋
斗蛋是日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用冷水浸上數分鐘之後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斗蛋時蛋頭斗蛋頭,蛋尾擊蛋尾。
立夏養生
四季中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加上氣候炎熱,汗液外泄,易耗傷心氣,令人煩躁不安,故立夏養生要注意「養心」。中醫所說的「心」,除了心臟外,還包括心理因素。
因此,夏季養生莫若養性,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避免心火內生,這對夏季養生極為重要,所謂「心靜自然涼」。養心,就要靜養。早睡早起,避免大量出汗,「汗」出傷陽。在飲食方面,宜堅持「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
別春迎夏
春天,是個極具浪漫色彩的季節,無數風流過客為這樣的日子,寫下纏綿悱惻的詩句。相比之下,夏天帶來的美好更為獨特。而立夏正是夏天的開始,炎熱席捲了大地,陽光充足,充分滋潤著世間的一花一草。少一點迷人的花香,多一份夏天獨有的氣息,閉上眼,震天的蟬鳴,微風吹拂過臉龐,這才是夏天該有的樣子,這才是我們翹首盼望已久的夏日。
當春季漸漸離去,夏日徘徊而來,
願你在春天的遺憾,
能夠留到夏天再實現,
願你走過歲月四季的變遷,
依舊不忘心中的朝聖地,
願每個夏日,都能如春天一般精彩。
這是我們共同期許的日子,
一起攜手走入夏的美好。
-主播-
京兔,央視紀錄片導演。
※經典音樂:音樂詩人李健,用音符繪出西藏的《水流眾生》
※賞讀:陌上花開,不負春光
TAG:百草園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