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出現這5個臨床癥狀時,小心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出現這5個臨床癥狀時,小心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所謂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指膝關節骨骼發生的病變引起的一系列慢性骨關節疾病。此病與中醫所說的「虛」、「邪」密切相關,正所謂腎主骨、肝主筋,人到中年之後,肝腎虧虛,骨節失養,筋脈拘急,容易引起膝關節局部勞損淤阻,外加風寒邪氣侵襲,經絡不暢,膝關節炎就這樣發生了。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癥狀表現為膝關節疼痛、關節畸形、活動受限、負重行走困難,甚至容易因為長期卧床者制動而出現膝關節的攣縮、肌肉萎縮等。下面主要詳細介紹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5種臨床癥狀與體征,當出現這些變化時,說明你離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不遠了,需要到醫院進行就診,以防止膝關節炎的持續惡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5大臨床癥狀與體征

膝關節出現疼痛,特別是膝蓋前面,或者兩側面。一般疼痛以酸痛為主,深按壓疼痛更加明顯,關節間隙壓痛顯著,尤其是伴有滑膜炎時,壓痛明顯且廣泛,但是有時患者難以定位疼痛的準確位置和類型。

疼痛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最主要的癥狀,早期膝關節炎可出現活動後膝部酸脹、疼痛、發軟、無力,易摔倒,休息可以減輕或消失,隨後疼痛逐漸加重。這種疼痛還常常與天氣有很大的關係,當突然出現氣候變冷或者變得潮濕時,膝關節的疼痛、酸脹會更加嚴重,甚至會出現整隻膝蓋的酸脹、麻木。

晚期膝關節炎容易出現關節僵硬,這可能與膝關節血運循環差、長期制動有關。

出現膝關節炎之後,膝部會產生疼痛,而人體都有一種本能的反應,就是出現疼痛了,應該進行休息或者不動。當長時間不動或者制動時,膝部血運循環會慢慢變差,導致膝關節周圍韌帶的僵硬、肌肉的萎縮。另外,膝關節僵硬還常常出現在早晨,既晨僵,早上起床之後發現膝關節出現僵硬,但是這種僵硬的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30分鐘。或者久坐後站立行走,可有短暫的關節膠著,需站立並緩慢活動後才能邁步。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容易出現下肢的功能障礙,早期表現為活動受限、上下樓無力,行走和下蹲困難。中、晚期出現膝關節不穩定,行走時失平衡,不能持重。


膝關節腫脹可由於關節積液、滑膜炎、軟骨及骨邊緣增生向外所致。滑膜炎明顯時,局部皮溫可升高,但皮膚通常不紅。


通過影像學檢查可以發現膝關節骨性關節炎。X線檢查膝關節正側位及髕骨軸位X線片,可見關節邊緣骨贅形成,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和囊性變。晚期關節面凹凸不平,骨端變形,伴有膝關節內外翻畸形。下肢負重位X線片可測量下肢軸線及內外翻角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節炎 的精彩文章:

50歲得了膝關節炎行動困難,正骨師父的這條建議你得聽!
這個隨處可見的路邊草,居然能治療類風濕、頸椎病、關節炎!

TAG:關節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