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手們都是如何把事辦成的?
原標題:那些高手們都是如何把事辦成的?
作者:豌豆豬
來源:老闆商戰智庫(ID:ishangzhanzhiku)
在社會上生存,就免不了各種辦事。高手總是能把想辦的事辦成,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我們看來,就算是再拉不下臉去辦的事,或者是難於登天的事,到了高手那兒,都變得十分容易。
那麼,高手們都是如何把事辦成的呢?
1.諸葛亮:求人辦事,反客為主
三國中講到,得龐統或諸葛亮其中一人,就可得天下。
於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助自己成就大業。諸葛亮的確是把事辦成的高手,為劉備解決了許多的難題。
當曹操南征時,劉備節節敗退,以劉備個人的實力,根本沒有辦法抵抗曹操的打擊,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留給劉備的路只有一條,就是聯合孫權,一起抵抗曹操的進攻。
作為劉備的得力軍師,自然是諸葛亮去充當說客,去勸說孫權。
但是我們都知道,去勸說孫權聯合起來是劉備方先開口,怎麼也像是求著人家辦事。
一旦求人辦事,難免低聲下氣,自己和對方就很難處在平等的位置。這樣辦事,既要看人家臉色,又難以成功。
諸葛亮既然是高手,求人辦事自然不會低聲下氣,而是採取了強硬的態度。
諸葛亮一見到孫權,就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明裡暗裡都在說目前曹操軍隊人數太多,孫權一方處於劣勢之中。
孫權也不是無能之輩,任由諸葛亮大談形勢,雖然他心裡也知道諸葛亮分析的形勢很準確,但還是很不給諸葛亮面子,來了個反問:」既然人家曹操兵力如此之多,你們怎麼還不投降?「
諸葛亮算準了孫權定不是屈居曹操之下之人,也是有心和他們合作的,於是又拿出了劉備乃堂堂漢室後代這件事,說堂堂劉皇叔怎會像曹操這種人投降。
諸葛亮還認為孫權對曹操的兵力還是忌憚,所以他又向孫權分析了曹操的各種劣勢,以便消除孫權的顧慮。
諸葛亮一番言論下來,讓孫權覺得跟他們聯手這事,對自己不虧,於是同意聯劉抗操。
諸葛亮全程都沒有跟孫權說一個」求「字,就把這件事辦成了,讓劉備得以在以後能三分天下,和曹操、孫權成鼎立之勢。
諸葛亮在辦事的時候,絕非沒有把握的,而是猜透了對方的想法,結合當前的形勢才出手的。雖說自己是去主動找人,但是一旦讓對方知道和自己合作有甜頭可以嘗,事就很容易辦成。
同時,諸葛亮也知道雖然是求人辦事,但是還是要把自己抬高,努力和人位置對等,這樣對方才會把你的請求當回事。要是那種動不動就用」求「反而讓人不把你的事當回事。
2.咸豐:劍走偏鋒
提到中國近代史,總能聽到恭親王奕訢這個名字,恭親王為了晚清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是晚清新式外交的開拓者。
本為道光皇帝的第六個兒子,才華出眾,道光也一直有意讓奕訢接替他,但是最後皇位還是傳給了奕訢的哥哥亦誆,也就是後來的咸豐皇帝。
皇子因為皇位的鬥爭,自古以來都十分激烈,奕詝也不例外。自己各個方面的才能都不如自己的弟弟奕訢,卻又想得到那個位子,奕詝和自己的老師對此動了一番心思。
奕詝做了兩件事情觸動了老皇帝,最終成為皇位爭奪戰的贏家。
第一件事就是南苑圍獵。眾所周知,滿族就是從馬背上贏得的天下,所以清朝每位皇帝都特別注重圍獵時候的能力,圍獵可是眾皇子展示實力的大好時期。
奕訢在南苑圍獵中,拔得頭籌,皇帝龍顏大悅。
但是奕詝,什麼獵物都沒有打到。
面對道光的斥資,奕詝回應說:「春天正是萬物蘇醒,各種飛禽走獸繁衍生息之時,我不忍傷害這些生命。」
奕詝這一番話說完,老皇帝覺得如果奕詝成為皇帝,必定是個愛護百姓的皇帝,本來想選擇奕訢傳位的他不由得動搖起來。
第二件事就是道光病危之際,把眾皇子叫到床前,詢問他們治國理政的想法,這回,眾皇子都知道這是父皇對他們的最終考驗,又紛紛使出了渾身解數,談論自己的想法。
道光聽了甚是滿意,只有奕詝不發表見解,而是哭訴:「父皇都病成了這個樣子,我實在是無心想這些事情。」說完哭的更加凶了。
此事過後,皇帝被他的孝心打動,奕詝被立為儲君。
奕詝深知,自己的才能並不如自己弟弟奕訢,如果跟人家比才能,就是拿人家的長處比自己的短處,這樣下去怎麼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呢?倒不如劍走偏鋒,讓自己在眾皇子中成為亮點。
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事情,很多人並不是最優秀的那個,但是總能劍走偏鋒,把自己變成最引人矚目的那個發光點,也因此佔了不少的好處。
高手,可能並不是最強的人,但是他們是最細心的人,最善於察言觀色的人。而每個失敗者,也並不一定是弱者,之所以與成功失之交臂,很有可能是敗在了沒能把想辦的事情辦成上。
-END-
主編強烈推薦您關注這個號↓↓↓
ID:chuangyezhequanzi
:
TAG:創業報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