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叮!新聞時評已加入閱讀豪華套餐

叮!新聞時評已加入閱讀豪華套餐

楚天都市報記者張屏

今天我要給報紙打個call:它在教育中可是很有用的。

大家都知道,現在閱讀在語文中的分量越來越重,且從大型考試的閱讀材料選取和作文題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趨勢,關注當下社會生活的內容越來越多。

因此,越來越多的中小學將新聞閱讀作為常規閱讀項目。比如在光谷二小,四(5)班的小學生們每天輪流講述新聞,限時3分鐘。該班班主任、語文老師黃迎說,這是為了引導孩子們貼近社會生活、拓展思維。她說,孩子們為挑選能引起同學們共鳴的新聞,還是需要下不少功夫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了解新聞如何選取題材、如何確立採訪路徑以及如何寫作等。

光谷實驗中學723班班主任李琛之前召開了一次家長會,請優秀家長介紹經驗。一位家長說,她家專門為孩子訂了報紙,孩子每天都要讀報,「這樣孩子寫作時總有素材」。

武漢市光谷第二高級中學高三語文教研組的做法也很妙:在如此緊張的最後備考階段,他們還堅持一周上一次閱讀課,閱讀材料是各大報紙的新聞時評。

武漢市學科帶頭人、曾多年擔任該校高三語文教研組長的陳學富老師,已執教高中語文19年。他說,曾有一段時間,我們比較欣賞辭藻華美的美文,但最近幾年,高考作文越來越接地氣。如去年的高考作文,考生需選用中國關鍵詞呈現他所認識的中國,這些詞語包括「一帶一路」、「共享單車」、「移動支付」等。如果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斷然是寫不出好作文的。而在關照現實的同時,考題對學生理解閱讀、寫作的邏輯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所以,我是能夠馬上get到「讀新聞時評」這一招的妙處的:簡單來說就是八個字「事半功倍、抓大放小」。

如何找出每天最重要的新聞?如何分析和思考它、甚至是言人所不曾言?這正好就是新聞時評的關注領域。報紙上的新聞評論,決不是逮著什麼事就評,選材其實很受限:要麼是最熱的新聞,要麼是最有嚼頭的新聞(即有多個評論角度,能被正評、反評甚至偏評);新聞評論最重角度和邏輯,每個評論員都致力於挖掘出新角度,再通過嚴密的邏輯證明,使文章言之成理。事實上,新聞評論往往是作者最花心思的作品,這活也不是人人都能幹的,在各大新聞單位里,新聞評論員往往是最牛的「牛人」,文章上報前,更經過反覆打磨和修改。尤其是著名報紙的評論,更見功力。

以此做閱讀材料,既抓社會熱點,又訓練邏輯思維,還提供多種角度看問題的方式,文字亦有簡練之美,可謂一舉四得。而且,不僅對語文有加成效果,對政治科目更有促進作用。

可以選擇哪些報紙呢?有口碑的真不少。《人民日報》的《評論》版、《中國青年報》的《青年話題》版、《光明日報》的《評論》版、《北京青年報》的《每日評論》版等。最有意思的是,往往一件大事出來,各家著力點不同,看他們的論證過程,就是一次思維體操的過程。

我認為,小學高年段就可以慢慢開始這樣的訓練。畢竟,辭彙的豐美是一方面,思想的深邃、寫作中的邏輯更為重要。而且,這一訓練在考研中都有意義。話說當年我考研時,中青報的評論版就是我的新聞專業課和政治科目的輔助複習資料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楚天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工商執法手段有限,維護消費者權益亟待多方形成合力
他是中國最偉大的幽默大師,劉震雲被授予「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

TAG:楚天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