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這支軍隊,哪怕藩鎮再囂張,唐王朝也能壓得它服服帖帖
唐朝之亡,亡於藩鎮,唐末藩鎮林立,最終導致了唐王朝的滅亡,而這一切有緣於安史之亂,這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但是安史之亂之後,唐王朝中央並不是不堪一擊的,它對地方藩鎮依然有著巨大的統治權威,這依靠的不僅僅是唐王朝中央的正統地位,靠的更是武力上的支持,而最大的武力來源就是依靠這支軍隊。這支軍隊在,唐朝便在,這支軍隊墮落了,唐王朝也就難以為繼了。
這支軍隊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神策軍,而神策軍之所以能夠如此出名,就在於它的掌軍者必須是宦官,可以說是非常奇異的。起初神策軍並不是唐王朝中央的軍隊,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原本戍衛西北防守吐蕃的神策軍從西北邊境調往關中平定叛亂,當時神策軍不過千人。安史之亂後,各地方藩鎮實力已經有所壯大,這讓唐王朝中央意識到必須有一支隸屬中央的強勁軍隊來鎮壓地方叛亂,維護中央權威,就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之下,神策軍為唐代宗所看重。
唐代宗是安史之亂後的第二位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就率領大軍鎮壓過安史之亂,對軍隊極為看重,即位後對神策軍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擴編,先後收編了平盧節度使、朔方節度使等部的軍隊,這些軍隊都是久經沙場的悍卒,依靠這些軍隊的加入,使得神策軍的實力大大增強。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進攻長安,太監魚朝恩護衛唐代宗依靠的正是神策軍。然而不巧的是,後面的事情讓神策軍開始「面目全非」。
唐德宗即位後,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朱泚率領的本來要鎮壓地方叛亂的邊軍在長安造反,唐德宗不得不出逃,當時僅有數名太監跟隨。在叛亂被平定後,唐德宗對文武大臣的信任度降到極點,反而更加信任宦官,於是開始任命宦官為神策軍的指揮使,從此為唐朝中後期的宦官干政提供了武力依據。正是依靠著神策軍的武力支持,宦官們才能在後期掌握皇帝廢立,引發了嚴重的政治危機。後來的神策軍不僅幫助宦官,更淪為特權階層晉陞的通道,神策軍軍餉三倍於其他軍隊,而且在升遷上有優先權,於是貴族高官無不想把子弟送入其中,使得神策軍實力大大下降。
唐王朝中央依靠神策軍來維持權威,鎮壓地方叛亂,但是卻由於為宦官所掌握,最終使得動搖了唐王朝的統治基礎,甚至成為了地方藩鎮威脅中央的借口,可以說是「成也神策軍,敗也神策軍」。因為宦官是神策軍的統帥,於是每次地方節度使以「剪除宦官」為借口而進軍中央時,神策軍往往處於風口浪尖之上。唐昭宗天復二年(公元902年),晚唐最有實力的節度使朱溫進入關中,大舉誅殺宦官,所有神策軍全部被解散併入羽林軍、龍武軍等,從此神策軍解散。
※唐朝:他善於用奇兵,以少勝多,平定安史之亂
※遍地英雄下夕煙,安史之亂後的唐朝朝廷與藩鎮
TAG:安史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