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五戒屬於別解脫戒。為什麼稱為「別解脫戒」呢?
最新
05-07
是否屬於別解脫戒,就要根據受戒人的動機來判定。如果一個人受持五戒的動機,是為了今生的健康、長壽,為了來世可以轉生為天人,或者具有名利、地位、財產、健康等等的人,就只能稱為世間五戒,世間五戒與外道的戒律是沒有區別的。
「演揚清凈微妙法」這句,代表法寶。「三乘四果解脫僧」這句,代表僧寶。這裡的「僧」,包括兩類:聖賢僧、凡夫僧。在文中,更多地指聖賢僧。「三乘」是指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
梵音楞嚴咒可以隨誦成驗,世尊金剛語真實不虛。那時一看到佛經,佛菩薩就要心生惡念毀謗之,用了半年才徹底好轉。如果當時沒有一直修學般若法門,恐要瘋。
那種明明知道是錯的,但是力量不夠不能降伏的那種痛苦,真是頭痛欲裂。那種自動生出來的惡念,真是讓人整天身心疲憊,想不管它吧,隨它去吧。它會因此越來越多,想制它吧,又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真是大苦。
包括現有的和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古印度的很多宗教在內的外道,都制定了本宗教特有的戒律,其中有些外道的戒律比佛教的戒律還要嚴格。比如說,佛教認為:在走路的時候無意間踩死螞蟻,或者在燒火以及點燈的時候,無意中燒死了飛蛾、小蟲,因為當事人不是故意而為,即沒有殺生的動機,所以就既沒有犯戒,也沒有罪過。但有些外道卻認為,以上行為也有殺生的罪業;另外,有些外道認為:即使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如果沒有人將水井、河流等處的水給予自己,自己卻擅自飲用,就犯失了不予取戒(盜戒)。儘管外道的戒律比較嚴謹,但這些戒律卻只能稱之為戒律,而不能稱之為別解脫戒。
TAG:科技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