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嘉醫學子︱學醫路上,一路時光正好

嘉醫學子︱學醫路上,一路時光正好

前言

還記得我在《我們的未來五年》一文中寫到的馬晨歡嗎?就是那個「希望祖國的天更藍、水更清澈」的姑娘,她和《當你的努力撐起了你的理想》一文中的黃倩是同班同學,而且她也收到了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她與黃倩有著怎樣不同的成長故事呢?

嘉醫學子

馬晨歡

2013級 臨床醫學專業

現錄取為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

附屬兒童醫院 兒科學專業

01

2013年,馬晨歡邁入大學校門,懷揣著對醫學的熱愛與嚮往,她選擇了臨床醫學專業。都說「五年學醫等於五年高三」,可晨歡從來沒有過一絲猶疑與退卻。她說:「上天安排你去了哪個地方,一定有它的道理,在那裡,你一定可以變成更好的自己。」

五年來,馬晨歡的成績一直名列全矛,獲得過「國家獎學金」。她踏實刻苦,每天制定學習計劃,沉醉在專業學習中,她說「有時候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在鑽研專業知識的同時,馬晨歡對科研產生了濃厚興趣,每天泡在實驗室里,查看文獻,統計分析數據,撰寫論文,雖然枯燥乏味,她卻樂此不疲。

馬晨歡大學期間的科研成果:

1、發表論文《老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Stroop效應的Logistic回歸分析》於《中國社區醫師雜誌》2016年10月28旬刊。

2、發表論文《老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Stroop效應的診斷界值》於《中國老年學雜誌》2017年第15期。

3、主持國創項目《老年輕度認知障礙認知缺損與Stroop效應的關聯性分析》。

4、主持校級SRT項目《褪黑素聯合PMA對K562細胞分化的影響》。

5、參與項目《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腦電特徵與行為問題的關聯性分析》。

02

馬晨歡的科研指導老師石統昆,是兒童心理學專家,晨歡在石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去探索兒童心理世界。從大二開始,她接觸了20餘名「多動症」兒童,為近10名「多動症」的孩子進行共250余次的生物反饋治療。這些孩子里既有性格靦腆愛摳指甲的小學生,也有智力超群的幼兒園小朋友。

在陪伴與治療「多動症」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與煩惱,但晨歡捨不得對他們有一點的責備與呵斥,她說:「多動症孩子也是天使,只不過是比其他天使慢一點學會飛翔。」

隨著對兒童心理世界的不斷探索,馬晨歡對心理沙盤遊戲治療法產生興趣。一盤沙,擺上一些小物件,就能探索一個人的心理世界,這讓晨歡覺得很神奇,也讓她很想去學習這種療法。暑假期間,她專程赴上海參加了台灣遊戲治療學理事長曾仁美教授的沙盤遊戲治療課程。

學成歸來後,馬晨歡給2名有情緒問題的孩子進行了20次的心理沙盤遊戲治療。她嘗試探索孩子純真的心理世界,與孩子們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幫助他們撥開心理迷霧。

通過心理沙盤遊戲治療,孩子們的情緒得到不斷改善,看到孩子們露出開心的笑容,晨歡也生出莫大的欣慰。雖然自己只是一名醫學生,但能為孩子們的成長盡一份力,她深深體會到自己身上的責任感,也讓她堅定了成為一名兒科醫生的信念。

03

生活中的馬晨歡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她常常利用課餘時間走進敬老院、街道社區、幼兒園等,從事志願服務,宣講醫療衛生保健知識,進行禁毒防艾知識宣傳,總志願服務時長達700個小時,她也因此獲得了浙江省春泥計劃社會實踐活動「最美春泥使者」的榮譽稱號。

除了學習、科研、志願服務以外,馬晨歡還積极參加校內外的各項競賽活動,比如參加浙江省禁毒防艾知識競賽獲得一等獎、電視總決賽二等獎,浙江省大學生醫學競賽獲三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獲校級三等獎,校「外研社杯」英語閱讀比賽獲三等獎等。熱愛運動的她,還參加了嘉興市市民運動會六公里跑。

04

馬晨歡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姑娘,她認為每個美好未來都有一個值得回憶和感恩的過程,這個世界再沒有一個跟你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會像老師一樣真心為你好,一個良好的啟蒙老師能讓你事半功倍。

班主任周新妹老師的督促和告誡,成就了馬晨歡現在的刻苦和勤勉,周老師的關心與照顧令晨歡倍感溫暖,她親切地稱呼周老師為「天使媽媽」。

科研指導老師石統昆的指導和點撥,讓馬晨歡走進一個與臨床醫學迥然不同的美好領域,在晨歡迷茫彷徨的時候,石老師為她指點迷津,走出困惑。

因此,晨歡不無感慨地說到:「何其有幸我能遇到好老師,真心感謝老師們引導我堅持不懈地前行求索!」

End

江老師心語

晨歡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姑娘,她熱愛醫學,熱愛孩子,她有一顆赤誠而純真的童心,所以她選擇了做一名兒科醫生。

如今她已經如願以償的考取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生,將接受更加系統和專業的兒科教育。相信在未來的醫學領域裡,晨歡將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有更多施展本領的舞台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歡言堂 的精彩文章:

TAG:歡言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