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方藝術簡史:戰後歐美藝術

西方藝術簡史:戰後歐美藝術

Artwork ? 1998 Kate Rothko Prizel & Christopher Rothko / Artists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馬克?羅斯科(1903-1970)

《橙、紅、黃》

1961年作

成交價: 美元 86,882,500

佳士得紐約,2012年5月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引發的危機及帶來的後果,對其後的藝術創作造成深遠影響,不少年輕藝術家開始嘗試在全新的視覺語言中尋找意義。佳士得美術學院即將於香港春拍期間推出的"西方藝術簡史:戰後歐美藝術」普通話課程將涵蓋1945年二戰結束後湧現的主要藝術流派,集中講述在紐約、巴黎、倫敦及德國從事創作的藝術家。我們將按照歷史時序,講授抽象表現主義及紐約畫派的出現,以及隨之誕生的波普藝術和極簡主義等;另外,亦會探討歐洲藝術家如何受到抽象表現主義的啟發,以各種類型的新派藝術創作回應此股風潮。課程將會介紹多位在藝術史上舉足輕重的藝術家,包括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羅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格哈德?李希特(Gerhard Richter)、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彼埃?蘇拉吉(Pierre Soulages)以及安迪?沃荷(Andy Warhol )等。

本課程以普通話講授,為西方藝術簡史課程的第四部分,所探討的藝術品及藝術流派影響著當代的藝術創作,適合來自不同範疇的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報讀。

課程安排

5月25日 | 星期五

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及紐約畫派

我們在第一課將會把焦點放在20世紀上半葉的美國紐約。當年,一群被稱為「抽象表現畫派」或「紐約畫派」的藝術家在歐洲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發展出革命性的抽象繪畫風格。傑克遜?波洛克、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等藝術家均運用了創新的動態繪畫手法和抽象表現形式來傳達強烈的個人情感;此外,同期的其他藝術家如馬克?羅斯科 、巴內特?紐曼 (Barnett Newman)、羅伯特?馬澤維爾(Robert Motherwell)等則嘗試以強烈的顏色對比和大面積的作畫形式來表達冥思的精神狀態。

杜尚效應及新達達主義

1950年代美國經濟復甦,戰後的緊張社會氣氛被一片樂觀的消費主義文化取代。藝術家賈斯培?瓊斯與羅伯特?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沿用抽象表現主義的標誌性筆觸,以及採納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的睿智與反諷視覺風格,從日常生活中的既有的圖像和物品中取材,以品評當時的美國社會和文化。這些常被稱為新達達主義者的藝術家挑戰了當時紐約畫派的領先地位。

美國波普藝術

受到瓊斯和羅森伯格的藝術啟發,安迪?沃荷 、羅伊?李奇登斯坦、詹姆斯?羅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湯姆?韋塞爾曼(Tom Wesselman)、克拉斯?歐登伯格(Claes Oldenburg)等藝術家均在作品中複製廣告、漫畫等來自大眾文化的通俗圖像。作為美國1960年代大眾消費主義下的產物,這個被稱為"波普藝術"的運動不僅為此社會現象帶來極大的衝擊和反思,也重塑了藝術的概念和主張。

戰後歐洲抽象派

巴黎曾經是歐洲的藝術重鎮,於第二次世界中大戰中被佔領並遭受嚴重打擊。當時,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為光復巴黎從前的藝術面貌,開始積極發掘新的藝術風格。這些藝術家後來更促成了新一代的"巴黎畫派",又稱抒情抽象派。當中的靈魂人物包括尼古拉斯?德-斯特爾(Nicolas De Stael)、漢斯?哈同 (Hans Hartung)、彼埃?蘇拉吉、謝爾蓋?波利雅科夫(Serge Poliakoff)等。同時,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的一系列超凡作品亦跨越了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之間的界限。

"西方藝術簡史:戰後歐美藝術」普通話課程將涵蓋1945年二戰結束後湧現的主要藝術流派,集中講述在紐約、巴黎、倫敦及德國從事創作的藝術家

5月26日 | 星期六

佳士得春季拍賣預展專家導賞

由佳士得專家帶領學員參觀香港佳士得2018年春季拍賣預展,親身體驗欣賞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現場展出的戰後藝術作品。

戰後德國藝術

渡過納粹統治的黑暗時期後,德國實驗藝術在二戰後得以解放和全面發展。約瑟夫?博伊斯 (Joseph Beuys) 試圖透過一系列極具概念性的表演和裝置藝術,探討人類的理性和非理性特質,為德國以至其他國家的藝術界帶來重大影響。博伊斯的學生西格瑪爾?波爾克 (Sigmar Polke),以及同期藝術家格哈德?李希特則在繪畫作品中嘗試結合具像和抽象元素,反思歷史、記憶、時事等議題。

英國新肖像畫

二次大戰結束後,紐約和巴黎的藝術風格逐漸走向抽象,在英國卻有一批藝術家反其道而行,致力重新探索具象藝術的可能性。本節課將會介紹弗朗西斯?培根、盧西安?佛洛伊德(Lucian Freud)、弗蘭克?奧爾巴赫(Frank Auerbach)等藝術家如何在傳統的肖像畫題材中加入深刻的心理學批判,發展出全新的英國肖像畫風。

極簡主義及概念藝術

在波普藝術展示既具玩味又俏皮的圖像的同時,另一批美國藝術家正在開創一種全新的視覺語言:極簡主義——除去個人的主體性和情感投射,務求以最純粹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基本特質。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卡爾?安德烈(Carl Andre)、丹?佛雷文(Dan Flavin)以各種工業用料創作的一些以序列排放的幾何結構作品,以及法蘭克?斯特拉(Frank Stella)、艾格尼斯?馬丁(Agnes Martin) 的單色格框狀構圖,均可視為極簡主義的典型作品。

課程時間

5月25及26日(星期五、六)

上午10:00 - 下午5:00

地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灣仔港灣道1號

語言

普通話

學費

11,000港元(於5月10日或之前付款可享優惠學費10,000港元)

版權所有 ? 2018佳士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佳士得 的精彩文章:

兩款來自JAR的至臻首飾作品
萬里寫入胸懷—張大千在巴西

TAG:佳士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