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鋼鐵俠50代戰甲全盤點,讓你一次過足癮

鋼鐵俠50代戰甲全盤點,讓你一次過足癮

漫威迷引頸期盼的十年終極決戰,終於要來了。

作為復聯的領軍人物,鋼鐵俠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每一部鋼鐵俠加盟的電影,他都會換上一套新的戰甲。據悉,在無限戰爭里鋼鐵俠將攜他的最新最強戰甲馬克50登場,除了這一款,影片中還會出現馬克48和馬克49,其中一款可能是最新的反浩克戰甲,真是讓人期待滿滿。

GIF

俗話說:「富人靠科技,窮人靠變異」,作為復聯里首屈一指的富豪,鋼鐵俠造小鐵人的速度可是比造小人的速度快多了,可能自從迷上小鐵人,他就沒有了性生活!短短几年已經將他的戰甲升級到第五十代。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鋼鐵俠的50套戰甲。

馬克1代

斯塔克在被綁架期間利用簡陋的鋼鐵和控制系統組裝的第一款盔甲,並在後來以此為原型開發了經典的鋼鐵戰衣。武器只有雙手臂處的火焰噴射器;能基本抵禦單兵輕武器的射擊;有緊急逃生裝置,使用微型火箭發動機具備短暫的低空飛行彈射能力。

馬克2代

第二款鋼鐵戰衣,也是以後鋼鐵戰衣系列的技術和造型上的原型機,這款型號開創了往後所有盔甲都會裝備的標準——比如實用化的微型方舟反應堆、手掌式衝擊炮、緊湊式飛行動力系統、高度智能化的全息平視顯示屏(由超頻神經連結裝置進行思維操作,並可進行複雜地形條件下的航路規劃)和可變形式零件設計。但因為外殼材料方面的原因,馬克2無法在高空區域解決機體結冰的問題。

馬克3代

通用盔甲,在馬克2的基礎上將主體材料換成了金鈦合金,使之具備了重量輕、超級堅固的優點,並克服了高空結冰的問題,還可進行外太空飛行與潛水。機體顏色因為個性原因塗成了紅金相間。

馬克4代

通用盔甲,在外形上相比馬克3外形上的圓滑過渡,馬克4顯得更加稜角分明;胸甲取消了外部的連接機構,設計更為合理;能源核心功率更大,但在穿戴時仍需要機械臂輔助。

馬克5代

緊急情況用盔甲,未使用前處於金屬手提箱待機狀態,一旦遇到危險便可以極快的速度著裝,在方便性上是在馬克7以後的型號出來之前最好的。戰鬥力不高,沒有配置多餘的武器,只有掌炮和胸炮,盔甲厚度較其他型號相對很薄,只是起到關鍵時刻保護托尼的作用。

馬克6代

通用盔甲,首個使用升級版方舟反應爐的盔甲,使得輸出功率更高、加速性、能量分配率全面提升,也因此得以能使用更多高耗能武器,如增加了一次性鐳射切割射線發射器、臂縮式微型多功能導彈、升級版掌炮和胸炮。另外在穿戴方便性上,馬克6已經可以在緊急情況下不需要機械臂的協助,並在靜止狀態下整體自我穿戴與拆解。

馬克7代

通用盔甲,在原Mark6基礎上,加入了變形結構,可在半空中進行合體,後期機型合體功能的鼻祖。

馬克8代

通用盔甲。從外形上看,馬克8與馬克7非常相近,因此,在技術水平上並沒有變化。至於兩者唯一的不同之處,就是馬克8改良了馬克7前部穿戴方式。

馬克9代

通用盔甲。與馬克8相比無技術升級,只是試驗了一款新的腿部設計,上面安裝有氣流噴口,可增加飛行時的翻滾機動性。

馬克10代

通用盔甲。同樣在馬克7上直接衍生而來,新的小腿部分,雖然樣式醜陋,但增大了受力面積,為以後的高承重盔甲型號打下了基礎。

馬克11代

通用盔甲。用馬克9的胸甲、馬克8的腹甲、馬克9的腿部和全新的面盔構成。

馬克12代

通用盔甲。性能同馬克7

馬克13代

通用盔甲。同樣為混合設計且把顏色塗為銀黑色,另外,馬克13首次應用了兩半包羅式的胸甲,在造型上相對容易辨認。

馬克14代

通用盔甲。使用了一種全新的面盔。

馬克15代

第一代隱形盔甲,又名「鬼祟」。對外形進行了隱身設計(稜角十分突出,達到對雷達波反射的效果),加上隱身塗層,可以對雷達隱身。

馬克16代

黑隱形盔甲,又名「夜總會」(NIGHTCLUB)。在馬克15的基礎上進行了武器升級,既保留了雷達隱身能力,又提高了攻擊能力。

馬克17代

造型相當霸氣的重火力盔甲,又名「碎心者」。用於實驗大功率胸炮提升攻擊力的可行性而製造,因此該盔甲的護甲中心炮威力是最強的,還可以用胸炮釋放光波衝擊牆形成能量力場防護盾。

馬克18代

隱身與重火力盔甲,又名「萬人迷」。[stealthartillery-level rt suit (casanova)]。既擁有馬克16的隱身能力,又擁有馬克17的超強胸炮。

馬克19代

高速盔甲原型機,又名「老虎」。是第一款突出了高速度這一性能要素的盔甲。

馬克20代

遠距離作戰盔甲,又名「蟒蛇」。擅長遠程奔襲的盔甲,改進了機體的能量分配,馬克系列中的超長待機節能型。

馬克21代

極高空戰鬥盔甲,又名「米達斯」(神話人物,曾求神賜予點物成金的法術)。把馬克7塗裝為土豪金的土豪炫富癖好。

馬克22代

又名「熱槍」,是「戰爭機器」2.0(即「鋼鐵愛國者」)的原型。

馬克23代

耐極高溫盔甲,又名「陰影」。可以在極高溫的環境下運行,是所有盔甲中最耐高溫的。

馬克24代

重裝戰鬥盔甲,又名「坦克」。在馬克17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設計的盔甲,主要提供重火力支援。

馬克25代

重型建造盔甲(工程盔甲),又名「重擊」,工程工作類盔甲,並不是主戰盔甲,因此沒有的武器配置,兩臂也換成了功率驚人的鑽頭打樁機。

馬克26代

重型建造盔甲升級版,又名「伽馬」。馬克25的孿生型號,進行了升級,塗裝變為了綠色為主色。

馬克27代

環境色彩模擬盔甲,又名「迪斯科」。在外形結構上與馬克7近似,但塗裝為藍橙相間,最大特色是擁有色彩模擬功能,達到視覺隱身的效果。

馬克28代

輻射地區專用盔甲(防輻射盔甲),又名「傑克」。擁有防輻射內襯。

馬克29代

靈活建設用盔甲,又名「小提琴手」。

馬克30代

「白銀戰將」盔甲原型,又名「藍色鋼鐵」。運用磁石兩極相關的原理,來達到對物體的吸引和排斥,是一款主近身格鬥的盔甲。

馬克31代

高速戰鬥盔甲,又名「活塞」。第二款注重高超音速飛行的盔甲。

馬克32代

增強盔甲,又名「羅密歐」。又一款突出了高能武器攻擊的盔甲。

馬克33代

能量增幅盔甲,又名「白銀戰將」。是以馬克30為基準進行升級的型號,同樣擁有許多能量運用武器,如電磁場操控器、磁力切割、手臂內置了伸縮式的振金合金刃。

馬克34代

災難救援盔甲原型,又名「左撇子」。

馬克35代

災難救援裝甲「紅鯛魚」。這型號設計出來旨在用於在危險環境下進行搜救作業,因此造型粗狂,質量增加,兩臂換成了巨大的搜救爪,爪心有用於破壞掩埋物的胸炮,其他部位也隱藏有與搜救、維生有關的高科技設備。

馬克36代

防暴盔甲,又名「調解人」。

馬克37代

深海盔甲,又名「榔頭」。是一款專門用於在深海作業的特殊盔甲,因此在造型上相比其他主戰盔甲稍微圓潤和豐滿一些,關節連接部位也比其他主戰盔甲更加厚實,頭背部有一個翻蓋式的透明的深海外部頭罩,給頭盔提供耐壓保護。

馬克38代

工程類盔甲,又名「伊戈爾」,這實際上不是設計用來戰鬥的裝甲,而是為起重和搬運重物所創。

馬克39代

又名「雙子座」。專為外太空之旅而打造,背部集成有一個可變形的的矢量助推器包和星際維生系統。是一款速度與戰鬥力兼備的盔甲。

馬克40代

超高速裝甲「獵槍」。主要用來進行機體的極限速度測試而製造,最高可以超過5馬赫(5倍音速)。在造型上為了爭取速度的提升進行了許多修形。

馬克41代

分離式骨架裝甲「骨骼」。它的設計目的是為了驗證盔甲部件的自主分離與組裝技術,因此該型號不是封閉式設計。而這也為後續的馬克42提供了技術支持。另外,馬克41可以拼接任何盔甲在身上組成新盔甲。

馬克42代

實用化的自主分離與組裝盔甲,可感應使用者身體內的納米感應器,在一定距離內任意召喚著裝,然後形成戰鬥力。可以將其理解為一款糅合了馬克5、41的方便性與馬克6、7的主戰性的里程碑式盔甲。

馬克43代

馬克43號裝甲的塗裝與馬克42號恰恰相反,它是暗紅色居多,金色少數。

馬克44代

馬克44就是很多人喜愛的反浩克裝甲,可以組裝在其他戰衣上,而且在組裝完成之後還有一個飛行裝備庫,損壞的時候可以提供備用零件。

馬克45代

和馬克43一樣,不過馬克45的紅色塗裝面積更大,頭盔的臉部也首次改尖。

馬克46代

馬克46最大的特色,就是延續了馬克45的設計,在造型上更加具有流線造型,宛如就象是沿著肌肉生長而出的裝甲。除此之外,頭盔採用了變形收納的機能,當托尼不需要頭盔時,頭盔會自動收納至裝甲內。

馬克47代

馬克47是46的修補版本,將內戰時損壞的部位重新修補完整,不過沒有採用傳統的紅金配色,而是改為了銀白色。

馬克50代

目前托尼最強的戰甲馬克50擁有特殊的結晶狀著裝系統,平時托尼佩戴在胸口的特質三角形反應爐,在需要之時就可以通過神經傳導,將隱藏其中的裝甲迅速著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意翔設計 的精彩文章:

現代設計大師-凱瑞姆·瑞席

TAG:意翔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