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灸法之施灸方向探討

灸法之施灸方向探討

灸法是以艾絨為主要材料,加工製成艾炷或艾條,藉助其灸火的熱力及藥性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從而達到預防或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靈樞·官能》載:「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醫學入門》中亦有「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由此可見,灸法有中醫其他療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灸效的產生,受灸材、灸量、灸法、灸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艾灸操作方法對灸效起重要作用。

「灸向」由來試析

灸序,即施灸的先後順序,具體有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陽後陰和先少後多之序。「灸向」一詞是由中醫古代醫籍中提煉而出的,艾灸操作的方向是基於特定的媒介而存在的,可以是某一條經絡,也可以是某一特定部位。《千金要方》「灸例」中述:「凡灸當先陽後陰,言從頭向左而漸下,次從頭向右而漸下,先上後下」,《黃帝明堂灸經》載:「有病先灸於上,後灸於下;先灸於少,後灸於多,皆宜審之」。古代醫家在臨床使用灸法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出了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陽後陰以及先少後多的灸治順序和原則。

「灸向」對灸效的影響

1

施灸方向與循經感傳

循經感傳現象,具體是指用針刺、艾灸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時,人體出現酸、麻、脹、痛等特殊感覺,從受刺激的穴位開始,基本沿古典醫籍記載的經脈路線傳導,並被大腦感知的現象。

十二經脈首尾銜接, 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具體以「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的循行方式相連成環,構成一個氣血循環通路系統,即所謂「陰陽相貫,如環無端」。

循經感傳路線與經脈循行路線基本保持一致,循經感傳的方向呈雙向性,而且具有迴流的特點,循經性與可阻滯性也是循經感傳的突出特徵,《金針賦》述:「按之在前,使氣在後,按之在後,使氣在前」。

灸感感傳受生理、病理、時間、個體等諸多因素影響。灸感的主要特徵是循經傳導,一般感傳易於發生者,灸效亦愈顯著,然而並不是每一種疾病都能出現感傳,也並不是每一種疾病必須有感傳出現才能產生灸效,臨床上應根據不同的病理變化而分別對待。

1

施灸方向與迎隨補瀉

迎隨補瀉是一種古代針刺手法,具體操作為:進針時針尖隨著經脈循行去的方向刺入為補法;針尖迎著經脈循行來的方向刺入為瀉法。《靈樞·小針解》記載:「迎而奪之者,瀉也;追而濟之者,補也」,《靈樞·終始》記載:「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說明人體的氣血往來有逆順之別,針刺時可逆其經脈循行以瀉其邪氣,順其經脈循行以補其正氣,從而起到補虛瀉實的治療作用,正所謂「實則瀉之,虛則補之」。《靈樞·背俞》云:「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說明早在《內經》時期就有灸法補瀉的存在。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