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夏史前聚落、城邦的形成探討

華夏史前聚落、城邦的形成探討

緒論

從寫第一篇《中國人是來自非洲嗎?向西方論斷說NO!》開始,我就打算從人種、社會組織、文化、地理氣候、農業經濟等多個方面入手,儘可能梳理清楚在早期中華大地上升起的文明曙光究竟是如何形成和延續至今的。然而要把一個文明的方方面面交代清楚單靠十篇文章是不可能的,猶如蚍蜉撼樹管中窺豹。囿於本人微末的知識積累和淺薄的學術眼界,想要把偉大的華夏文明完完整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展示在讀者的面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以立錐之地管窺之光而妄圖究天人之際的想法屬實是異想天開不切實際。經過這一階段有關中國早期文化形成的討論,我遇到了以下一些難點和可能出現的錯誤,為避免給讀者造成困惑和誤導,在此有義務向大家做出檢討,並希望得到諒解與幫助。


現在學界主流的兩種說法「一元論」(非洲起源說)和「多元論」(多地起源說)是有關人類演化發展較為權威的觀點。但這兩種說法至今依然爭論不斷,主要原因是由於考古發現的不斷更新及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多種技術手段在歷史研究領域內的運用而出現了不同的論證結果。然而人類社會的文明程度還遠遠沒有能力對真理與真實進行準確的界別。在歷史領域尤其如此。

古埃及人的人類觀

西方一直認定的南方古猿是人科演化的濫觴,從海德堡址擴散到了世界各地。從直立人到現代智人的每一次演化都使得世界各地的早期人種被後來人種滅絕與替代。我從內心來說是不支持這一看法的,因為這一觀點讓我想起了現代商業模式里的「以舊換新」和各種商品從1.0版本發展到X.0版本的套路。如果人種演化也能像這些人類製造品一樣被簡單替換和更新,那麼這個自然宇宙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是不是我們人類一直用自己的思想去臆測自然宇宙的規則呢?

「多元論」將會是另一種對人種起源探究的思路,但我們不能就此把他看做高於「一元論」的觀點。客觀說來這兩種觀點都是人類對自身起源最懵懂的探尋而已。或許離真相都有非常遙遠的距離。我曾探討過「建始人」發現的考古意義。但考古的局限性又使得歷史研究無法完全基於考古的進展而延伸。例如「臘瑪古猿」的發掘使得原本的「一元論」有了新的爭議,「昭通古猿」使得「多元論」有了新的突破。

為此,人類的起源或許還是困擾我們現代人或未來很久人類的一個較大的難題,人類的起源對於人類社會的發展究竟產生了多麼大的影響,人類起源最終的定論究竟會多大程度上改變人類文明的進程?也許只有謎底解開的那一天才最終得到答案。


談藝中國史系列的最終目標是要把人類與自然重新回歸於一個整體進行思考和分析,人類社會是獨立於自然宇宙之外的一個特有現象或者是從屬於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呢?人類的活動是自然宇宙力量的潛在推動抑或是人類的力量在推動宇宙自然的活動呢?也許「二元論」的(Metaphysical)和(Epistemological)之爭也存在於此吧。

湯恩比認為文明的發展是需要被激勵的,只有適當的激勵和挑戰才會使得人類社會不斷進化。這似乎是人類社會與宇宙自然兩種形態的調和法則。斯塔夫則認為文明的發展是互相的促進與吸收,只有多種文明的互相流動才能有機會出現更高程度的文明,但這一觀點明顯把人類社會的外部環境或多或少的遺忘了。這一點與摩爾根的階梯理論(人類文明分階段從原始的知識積累而逐漸到達文明頂端)有一定的相似。但他們都忽略了人類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的偶然性與突發性。即許多假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如果真的沒有發生,或許歷史就會改寫。但我們也應該知道哥倫布並不知道自己的航海收穫究竟能帶給時代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亞歷山大也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早夭不僅是自己歷史的轉折也是亞歐大陸歷史的轉折。古代中國農耕區對北方游牧民族的軍事防禦和反擊雖然只是出於他們自身的安全考慮,卻使得這些受打壓的力量在更廣泛的區域造成了巨大影響。

而那些人類社會的外部環境更具有偶然和突發性,在地質變動氣候變化上來說,那些具有文明程度更低的人類社會更加沒有抵禦能力。冰期與間冰期的反覆更替改變了人類的食物生產方式,但我們知道氣候並不隨人類社會的意志而左右。黑死病曾滅絕了歐洲大半的人口,殘存的組織和文明被重新洗牌,但我們知道疾病不是某一種社會力量蓄謀的手段,而是人類生理機能的不足。

歐洲黑死病

由此說來,無論是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內部環境他們都在某一特殊時期內扭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與進程。然而這些環境並不是有邏輯可尋的。或許人類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偶然的存在,他的過去與未來總是在不確定的環境內發展變化。所有的一切人類社會的歷史規律似乎都經受不起一次偶然性的環境改變。


社會是什麼?也許要在社會之前加上人類一詞才能稍微好解釋一點。自然界的所有物質或許都存在著一定的組織與關係網,我們人類社會只是這個關係網中的一個節點。在人類社會各種組織關係編織的網路中,每一個人也只是作為一個節點的存在而已。也許海洋與河流也存在著一種意識與關係而構建了一個社會,螞蟻與泥土也存在著意識與關係而構建了一個社會。每一種社會都在交互影響併產生新的關係網。銀河系與河外星系之間還有多少種這樣的組織與關係我們窮極人類的智慧也無法了解太多。我們人類的局限恰恰是這個世界最大的無限可能。

文化與文明同樣需要冠以人類作為前提,以人類社會為基礎產生的文化與文明都只限制於人類自身意識與行為的活動區域之內,文化是人類社會自身的規則,這一規則是有延續性和繼承性的。那些人類本身具備的一些意識和行為並不屬於文化範疇,例如生殖需求和食物攝取需求。但由生殖需求所帶來的交配規則和食物分配規則就屬於文化範疇。文明就是由這種種文化相互影響並樂於生活其中的人類社會各種組織關係所共同推崇並遵守的一種看不見的氛圍。

西方與中國的文明區別

無論文明、文化與社會,都需要在人類自身範圍內加以區分。我們無法把人的意識與自然界其他可能存在的意識相混淆,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逐漸提高,那些曾經混淆的概念被當做神話及巫術加以區分。但人類最終某一天是不是也把我們現在所認為的科學和理性當做神話與巫術來看待呢?


聚落與部落的形成-中國早期文明的發源

很多動物都具備這樣的一種能力或傳統,雄性動物總會利用自己的能力而控制一片區域,在這片區域內享有攝食、交配及其他為滿足其自身生存繁殖活動所需的一切權利。人類同樣具備這樣的能力。最早的男性人類也會利用自己的能力而在一個區域內成為主宰。在這個區域內他們與異性交配而繁育後代,並未他們提供食物和安全保障。在最早期的人類生活中,一個男性由於能力的區別而可能獲得一個或多個異性配偶,他們所控制的區域和資源優劣也因人而異。

由於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優勢是有更具競爭力的智力水平和靈活的四肢,而且在演化過程中逐漸把這種優勢擴大。當進入舊石器時代之前,這些人類在他們生存的區域內已經有了密集的分布和眾多的人口。在這樣的環境里,有限的活動區域和資源將限制他們的獨自生存空間,那些依靠單個人類就能完成採集狩獵就能獲得得食物已經無法供給這片區域內的所有人口需求。他們將面臨三種選擇:1,向更為偏遠且環境未知的地方活動。2,將每一個相對獨立區域內的家庭個人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將資源和空間在此統籌分配而保證大部分人口得以繼續生存繁衍。3,獨立區域內的家庭和人互相競爭驅逐,消滅對手而獲得足以保證自己的空間與資源。我相信在某一階段,當時的人類分別對這三種選擇進行了嘗試,選擇第一種的人類走進深淵或發現了伊甸園,然後繼續面臨此後的三種選擇而往複。第二種人類邁向了部落社會,第三種人類消失在了人類歷史上或者回退到了動物社會。

火的使用與保存促進了人的社會發展

部落社會是人類邁向文明的第一步,在這個形式的人類組織結構里,作為個體的人的力量被忽略了,而集體的力量受到了推崇。而推動人類邁向部落社會除了空間和資源的稀缺,一些新的技能出現也迫使人們團結在一起而獲得更多生存資本。其中有三樣關鍵技術的應用成為最為可能促進人類邁向部落社會的因素:火的使用、石器骨器等工具的精細加工和語言的產生。火的使用令人類能夠適應更為惡劣的環境,然而火的保存和引燃卻需要更為穩定的人造環境,這會讓某一個人類家庭的住所比如洞穴需要出讓給集體,而集體則會用其他人的力量來彌補這個家庭的損失。這只是一種人與人合作的假設模式,雖然不能完全還原當時的情形,但這種集體與個人的交易普遍存在於各種人類早期活動之中。

工具的改進

在人類還是處於個體生活為主的生存狀態時,利用並簡易製作一些工具已經成了必備的生存技能。但當這種粗糙的工具越來越被逐漸進化的人類大腦和四肢所嫌棄的時候,人們開始嘗試製造出更適合他們使用的工具,這些工具能夠更輕易的刺穿大型動物的皮膚,能夠區別製作敲擊、切割、鑽孔等功能的加工工具,這種新技術是在人類逐漸改造外部環境及被環境改造自身的過程中逐漸成熟起來的。但是單個人與人的差異性決定了這類工具的製造並不是每一個單個人或家庭就能完成的,一些個人或家庭更適合從事重體力活動,一些個人或家庭更擅長狩獵採集,而有一部分人則樂於生產且善於製作這些更為精緻先進的工具。

而語言則是人類開始將信息交流提升到思想交流高度的偉大進步,因為語言的出現,記憶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成為人類之間逐漸把彼此的攻擊性減弱,讓人與人的合作從理性的促進變為感性與理性的雙重支撐。

中國早期人類與世界上其他地區的早期人類一樣也應該同樣經歷了這些過程,我認為越是處於人類發展階段的早期,各區域的人類特性更加的接近和相似。只有環境迥異的地區逐漸發展之後,人類社會才會出現形態迥異的文化與文明。

多個家庭與個人開始合作

人類從個體和家庭模式逐漸演化為群居的聚落模式後,由於分工、集聚與增長的不斷變化,聚落內部也會出現矛盾,主要存在青壯年與幼年、老年人類之間的需求付出矛盾,掌握先進技能的匠人、普通體力勞動者及能力低下者之間付出需求的矛盾,個體、家庭和聚落三者之間的矛盾。為了使這些矛盾得以緩和,聚落內的人必須做出正確的抉擇來避免這個組織的潰散。在缺乏行政管理手段和暴力執行機構的原始社會,血親關係和夫妻關係成為了唯一可以利用來維繫組織結構的手段。在當時用「氏」將區別各個家庭,當不同的「氏」以婚姻夫妻關係結合在一起時則成為了「族」。與世界其他地方一樣,這類氏族部落的形成在中國成為了主要的社會組織形式。當中國進入王國時代,「氏」逐漸成為了個人與其父系家族的符號,而原來的「族」已經變成了一個村莊、一個城邑甚至是一個王國。這我將會在下文談到。


中國城邦的形成與發展-區別於世界其他區域城市文明的獨特文化現象

前文提過,越是早期的人類在世界各個區域內的區別就越小。隨著社會程度化的發展,各區域的區別也越來越明顯。在進入城市文明之後,東西方之間的差距已經變得非常突兀,以至於直到現在,西方人仍然把中國的早期文明定在殷商時期而把那些遠落後於二裡頭、大溪文化時期的其他地區城市文明,一些年代還在殷商之後的城市文明稱作人類文明的曙光。

西方認為中國的文明起步遠遠落後

上面兩張圖來自《泰晤士世界地圖》,用同理心來看待這張地圖就不難理解,一個與西方文明發展毫無關聯的遙遠東方的文明是不值得西方學者們花更多精力去研究的。從文字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除了中國漢字以外,其他的文字系統似乎都有其關聯性。西方學者可以在他們所樹立的一整套理論體系內找到他們所代表民族和區域的歸屬感和向心力。他們不會有更多的耐心來關注一個與他們民族或區域沒有多大聯繫的華夏文明發展歷史,為此他們將所有的耐心集中在了已經考古發掘出來的現存資料上。「殷墟」和「甲骨文」是他們給中華城市文明下最後定論的唯一依據,然而,作為華夏後代,我們則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探究更遠的年代,西方人的根在近東,我們的根卻在我們自己的腳下。

為什麼中國的史前城市遺址非常少且出土的大部分遺迹都很難完整保存下來,以至於國人乃至其他國家的學者都為此而把中國的史前文明年代大大的往後推去。國人當然不甘卻有苦難言,外國學者則就事論事看菜吃飯。對此,我有一些個人不成熟的看法就這篇文章做一些簡單的陳述,希望讀者專家予以指正:我認為城市的起源來自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的分化。人口增長依賴食物供給和生存環境的改善,而社會的早期分化在於技術的壟斷及文化的偏好。有區別於近東北非和地中海沿岸一帶的早期城市文明,中國的早期城市往往是人類在利用地理位置氣候自然環境的先天優勢的基礎上加以改造的,而這種先天優勢主要利好於農耕文明的發展。農耕文明依賴的主要元素為氣候、水利、土壤、運輸及人口。當然這些在世界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但值得比較的是中國早期城市的設址地點在未來的幾千年來未曾受外部環境的影響,這些城市往往是受人類社會內部環境的變化而興衰。

廢棄的城市再也沒有興盛過

在近東、北非和地中海一帶,沙漠化是城市的一大天敵,商業文明的城市則受外部社會環境的變化而出現波折,一些農業城市所處的複雜民族環境而遭受外來戰爭的毀滅,巴比倫、尼羅河城市帶、克里特、雅典、迦南和迦太基等等都遭遇了此類災難而消亡。然而在中國的史前城市發展史上,卻並沒有大量受到這類問題的困擾,按理來說這些遺址應該更為完好的保存下來,然而結果卻是恰恰相反。這讓我想起了豐成秀吉時代的大阪城和德川時期的大阪城的關係,也許遺迹仍在,只是原來的大阪被壓在了現在的大阪之上而已。我們也可以參考一些中國其他地區史前遺址的挖掘報告,則會發現這麼一種普遍現象,在最接近我們時代的文化層之下,按次序完整的排列著從最初開始直到結束的一整個系列的文化考古遺址。這也反映出中國早期文明發展所具有的文化氣質,他具備的邏輯性和完整性並不比世界其他地方的弱,而穩定性延續性則強於任何古代文明。偃師商城、二里頭、西周王城所聚集的河洛平原是華夏文明源流之一的河洛文明。這一文明所歷經的人類社會變遷是非常頻繁的,然而這一區域內所有的城市遺址都非常接近,有城上疊城和城邊加城兩種現象最為明顯。幸運的是我們至今仍能找到那些殘留著的上古時期的城市遺址,但是更多類似洛陽這一區域的早期城市卻很可能已被城上疊城或城邊加城的而認為破壞了。

河洛平原的城市遺址

我剛舉例的世界其他地區的古城市文明所衰亡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環境所導致的,那些城市的居民由於失去了生存的基礎而遺棄荒廢了原來的家園。任其滄桑,而中國的大多古城市遺址卻是由於城市文明的逐漸興盛而被一代一代的後人加以改造與完善。也許我們現在所居住的某一坐水鄉古鎮或山麓小城都是幾千年古人的城市。


澧縣城頭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

城頭山城市遺址的年代距今已經有7000年,與我上文所闡明的觀點有所印證的是:城頭山城址有著非常長的發展期間,從大溪文化到石家河文化延續了近三千年的歷史。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華夏文化所特有的性格,極強的連續性和傳承性。這是不是我們當代人依然存在的鄉土情懷有著某種聯繫呢?

從城頭山遺址發掘報告中,我們至少從以下幾點能看出當時所出現的文明證據:

1,釀酒文化的興盛

只有當食物充足成為前提酒類飲料的廣泛使用才會成為可能。而食物只是人的必需品,但酒已經成為了商品和奢侈品了。商品的最基本屬性就是需要進行交換才能獲得,酒類飲料的釀造可以是作坊協作生產也可以是家庭獨自生產。但我們需要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來考慮酒類飲料所需要花費的基本成本。我記得在前一篇文章《夏啟是否該當竊國之罪》的一張列表中開列了二里頭四期時人口與耕地比例的基礎數據,而更早於二里頭的城頭山人口與耕地的比例可能更加令人吃驚。在二里頭四期,每兩公頃田地才能養活一個人。而在城頭山,土地利用率不見得會更高,養活一個人所需的耕地面積可能更大。雖然當時的社會普遍的地廣人稀,然而當時更為稀缺的資源是人力而不是土地。只有依靠大量的人力付出才能獲得更多的糧食,而作為奢侈品的酒類飲料所花費的人力和為此損失的食物及為此而消耗的人口就成為了當時社會已經可以普遍接受的了。那麼這樣的社會至少在物質條件上已經具備了邁向更高級文明的基礎,酒作為一種奢侈品,普通人可能會為此努力生產,但他的目的只是為了從那些更高階層的人手中換得維持生計的食物。這是兩個層級之間的交易。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酒已經成為了一種商品。

而作為奢侈品的酒類飲料從另外的層面上告訴我們當時已經存在了另外一個社會階層的存在,即特權階級。他們並不需要從事體力勞動即可獲得足夠的食物和享受最好的待遇。這個階級可能是由宗教祭祀,軍事對抗、特有技能或社會管理等相關從事人員組成的。酒可以作為祭祀的祭品,可以作為軍事對抗時的犒賞,社會管理人員的溝通儀式和技能所有者的勞動所得而流通在這一階層中。一個人類社會跨進文明之時,幾乎都產生了酒精飲料。其中的奇妙之處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2,城牆與護城河

用四種顏色標註了不同時期的城牆位置

我們不難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城牆的範圍和厚度都在擴大。城牆內部的空間擴大說明城市的功能逐漸複雜和豐富。而城牆的加厚則說明來自外來的威脅正逐步加強。

有關城頭山遺址的發掘報告的詳細資料,讀者有興趣課翻閱相關書籍或向我索要。這裡不做詳細的說明。我只是簡單的從城牆布局來分析這個城市具有的文明程度及映射出當時周邊可能存在的其他文明元素。

A,護城河的出現

護城河作為一種防禦設施往往被一些學者所重視,護城河在冷兵器時代可以有效阻滯近距離攻擊的效率。使駐防一方得以有充足的時間掌控戰局和遠距離射殺敵人。而已城牆為掩體的防守一方則可以更為有效的躲避來自攻擊一方的遠距離射殺。但如果簡單的把護城河作為軍事設施來看的話,是無法正是這一區域可能產生的文明形態,因為在一些還未開化的人類聚落中,比護城河更實用更方便的防禦設施種類非常多。比如成本更低的陷阱。

護城河的另外一個功用是解決了居民的生活用水和排污。這些護城河往往與大河相連而更方便城市與外界的溝通交流。當一個人類聚居點產生了為居民生活帶來方便的公共設施和為商業往來提供便捷通道的時候,在逐漸將原始的只為防禦而修建的城池開發出更多功能的時候,文明的特徵即已經顯現。

B,城牆的加厚和擴展

從一期大溪文化的城牆遺址可以看出,當時的城牆厚度可能不及後來的屈家嶺和石家河時期。到了後期城池範圍的擴展和城牆的加厚至少反映了三個可能存在的現象:

一,此一區域的財富開始逐漸增加。為了更好的保護居民的財產,增加城池的防禦能力是一個重要方法。

二,來自外部的威脅逐漸增強。隨著人類逐漸掌握了自然的規律並利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更多改造自然的方法,人類的生活範圍正在逐漸擴展。中國早期的人類文明並不是單一的一支以鋪展延伸的方式發展的,而是在這片大地上星星點點分布著眾多各具特點的部落文化,他們大部分都在這一階段啟蒙了早期人類的文明,逐步向外擴張。這就會導致兩個或多個相互接近的部落或城市產生對資源及空間的競爭。族群之間的戰爭時代就此開始了。

三,城市內部的功能開始豐富,階層的差距逐漸擴大。史前中國的城市文明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城市文明存在最大的區別就是市民階層的有無。以西方學術的觀點來看,我這一結論似乎是完全站不住腳的。但如果不重點解決這個問題帶來的影響,那麼中國將確如西方學者所研究的結論一樣,城市文明的起源時間將遠遠落後於近東和地中海一帶。

同一時期中國與雅典服飾的對比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西方的貴族及一般階層的服裝更加寬鬆,而中國的服飾整體更為收束。但服裝的花紋及裝飾,中國可能更為豐富一些。那麼由此說來,一方面考慮氣候的因素可能在著裝上面起到的影響,但更為緊身的服裝更加方便人的活動卻也是較為客觀的說法。為什麼中國史前的一些城市缺少市民階層呢?其實嚴格來說,中國當時依然存在市民階層,但這些市民階層不單單要從事城市活動的相關事務,同時還兼具周邊的農事生產活動。這與雅典的商業城市文化有著明顯的差別,但這不足以就此論斷中國並沒有城市文明的存在,而只是以另外的一種方式進行著文明的發展。

這種早期的城市文明特徵可能是如下的情形:因耕地所提供的糧食產量為限的城市食物補給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資源,一些從事城市事務活動的人依然需要承擔食物的生產工作。而大量的人口並不集中於城市生活而是散居在農耕區域。城市作為這一區域所有居民的交互樞紐承擔著規則的制定監督與執行、財富的管理和分配、商品的集散與交易、一些日常用品的製作加工和提供文化藝術及娛樂的功能。這個城市主要的居住人口是負責管理相關事宜的特權階層,一些掌握先進技能的工匠、文藝從業者和治安維持人員等。而雅典的城市因為商業的需求,食物生產的途徑已經不再完全依靠城市周邊的土地,那些從耕地里釋放的人口聚攏在城市以生產加工其他產品或從事貿易來獲得生存資料。這就是西方文明與中國文明在史前發展階段所具備的不一樣的模式。但不能就此論斷雅典的文明成就會更高。無論更早的巴比倫,埃及他們所處的複雜地理位置都是如此區別於早期的中國。

C,城門的增加

從一期與二期的挖掘城牆遺址可以看出,城頭山的城池最為明顯的城門僅僅在南部可以看到,但到了三期和四期從屈家嶺文化到石家河文化時期,北部已經增設了城門。城門的在軍事防禦之中可以起到輸送兵力和靈活防禦的功能,城門越多則表明該城市的設防力度越大。但是城門還具備的另外一個功能也不能被忽略,這個功能的啟用,在人類發展史上所產生的重要影響可能高于軍事史上的影響。就是對城市人口流動的管理和對城市各項事務活動的分類引導。原來僅僅設置的南門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城市內得活動逐漸變得頻繁熱鬧起來你。增設一個北門的最初目的可能是為了疏散過於密集的人流和方便其他方位居民進入城市。這可能是迫於形勢而採取的措施,但卻促進了城市管理的進一步發展。

隨著各地區的居民都能方便的進入城市,城市為了防止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必須辨別哪些人可以進入哪些人不能進入。這可能是最早戶籍制度起源的一個重要因素。原來只有一個城門的南門從此被分擔了疏散人流的功能,為了更有序的對市區事務進行分配,管理者們必須制定一整套的計劃來規定何時何事可以用到哪一個門,而另一個門在這個時間則作其他重要的用途。這可能是早期中國禮制起源的重要因素。


方國、王國的成形--隨衝突加劇而出現的早期集權


早期的國家出現,往往只是代表一座城池及周邊的耕地。知道周代以後,才出現了疆域的概念。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具體論述過「國」早中國歷史中意義的變遷。作為一個國家成立的前提,必須要具備軍事力量與據點。這是漢字傳遞給我們的信息,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隨著國家概念的出現,軍事對抗已經成為了重要的人類活動方式而登上歷史的舞台。與早期的對抗不同,城市文明早期的對抗都是以防守作為重要的軍事策略,而此時已經作為城市和居民擴張獲利的重要目的。進攻性和毀滅性進一步加強。

早期的城市文明中,一些軍事對抗可能是基於食物採集和生產區的爭奪,氏族仇恨,宗教衝突,但隨著城市文明的高度發展,那些參與管理的階層逐漸獲得了控制居民的特權,此時的軍事對抗將隨著這個階層的意志而發生變化。城市的擴張與獲利往往更多的是出自於這些統治階層們的意志。當一個方國的力量逐漸壯大而吞併了其他方國的時候,為了穩固多個方國的控制,這些統治階層們只有不斷加強控制力量。於是方國逐漸變成了後來的王國。


結語

當方國與王國的出現成為了華夏早期文明的主流現象之後,新的一個時代即將到來,西方學者總是感嘆華夏文明的過於早熟而忽略了其中的根源。即中國的城市文明的開端未必比近東,地中海一帶晚,而發展的長度及延續性則遠遠優於他們。在今後的一個很長的時間內,談藝中國史即將和大家一起進入一個更為精彩的時代,一起來探討王國與帝國時代的華夏古文明。

由於本篇文章發布時被百家號拒絕通過審核,為此不得不做大幅度的刪節和修改。可能有些地方語焉不詳,有的地方描述不清,一方面是限於本人水平較低,還有一個可能是迫於現代利維坦的意志吧!希望企鵝號能予以通過。

謝謝您的耐心閱讀,談藝向讀者致敬!期待您的意見與批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是來自非洲嗎?對西方論斷說NO!談藝中國史

TAG: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