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影寫像:南博與江蘇省美術館聯合呈現明清人物畫作
自文人畫興起,元明清三代,畫家醉心於山水、花鳥畫,而人物畫整體上日漸式微,但仍出現了不少獨樹一幟的畫家、流派。以寫實技法盛極一時的曾鯨派,影響有清一代仕女畫發展的改琦、費丹旭,以及供奉內廷的畫家禹之鼎,描繪老城廂文化的錢慧安等。這些優秀的明清人物畫家及其創派的經典作品現已在江蘇省美術館與公眾見面。
由南京博物院、江蘇省美術館近日聯合舉辦的「追影寫像——明清人物肖像畫展」於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一樓展出。
此次展覽根據畫作內容分為「士相見禮」「如花美眷」「作如是觀」三個部分,集中展出了明代張翀 ,清代禹之鼎、王素、錢慧安等名家作品共計70餘件,更有明代無款的《沈度春蔭調鶴圖小像卷》、清的無款的《太倉王氏像圖》等明清經典人物肖像繪畫。這些展品分別庋藏於南京博物院、江蘇省美術館,其中一部分藏品鮮為面世。
明 張翀 《斗酒聽鸝圖軸》
展覽第一版塊,借《儀禮》的篇名「士相見禮」,喻不同時代的「士」在如今以這樣的方式相交。「士」作為中國古代文人知識分子階層,通過「分科取士」(科舉)成為國家政治的參與者。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理想,浸染著深厚的傳統文化。
明 無款 《沈度春蔭調鶴圖小像卷》
清 無款 《太倉王氏像圖》
第二版塊則以明清仕女畫為主,命名為「如花美眷」。畫家選擇何人、何事入畫往往反映出時代的審美趣向。在畫法上,明清以來,尤其是清代尤以鴨蛋臉、柳葉眉、櫻桃小口等特徵為尚,於是改琦、費丹旭的作品風格影響了清代侍女畫。展覽中就有改琦之子改簣的仕女作品,王素、錢慧安等的仕女畫造型更是如此。在題材上,這些「小像」更加重視對明清時期女性才學的描寫,不再僅僅是宮闈之中的喜與悲。比如,畫作中對宋代女詞人朱淑貞、明末清初女詩人柳如是等優秀女性才情的傳頌。
清 王素 《竹石人物圖扇面》
清 改簣 《仕女》
清 錢慧安 《仕女圖》
自古文人士大夫身居廟堂則心繫天下,隱逸江湖則意趣南山。除了繁忙的工作之外,文人的高雅生活無不詳實反映在繪畫里。如聽泉、訪友、撫琴、煮茗、斗酒等。「作如是觀」作為此次展覽的第三部分,較為全面地展現了文人所嚮往的高逸且怡然自得的生活。展覽中,清代畫家禹之鼎所繪《喬萊花雨坐禪圖軸》、《喬萊書畫娛情圖》、《喬萊平蕪獨立小像圖軸》等把文人生活意趣表現地淋漓盡致。另外,清代畫家陳崇光根據東坡居士《承天夜遊圖》中所描繪的「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繪製了《承天夜遊圖》,這同樣是嚮往閒情逸緻的文人生活的充分體現。
清 陳崇光 《承天夜遊圖》
清 禹之鼎 《喬萊花雨坐禪圖軸》
人物畫從東晉發展到繪畫空前興盛的宋代,名家輩出,如唐人閻立本、吳道子、張萱、周昉,五代周文矩、顧閎中,宋李公麟、武宗元,所繪人物多線條精細、造型寫實,畫中士大夫氣度超邁、仕女設色古澹明潔。與此同時,也有另一流派異軍突起,便是以南宋梁楷為代表的大寫意水墨,此類作品不容畫家作畫時大膽果敢,常一氣呵成,氣勢貫通。
清 禹之鼎 《喬萊書畫娛情圖》
自文人畫興起士大夫畫家醉心山水、花鳥,元明清人物畫整體上日漸式微,但仍出現了不少獨樹一幟的畫家、流派,如以奇古拙趣聞名的陳洪綬、以寫實技法盛極一時的曾鯨。明清之際,西洋畫由歐洲傳教士陸續傳到中國,清代宮廷中,有外國傳教士畫家進入內廷供奉,雖有程式化的藩籬,但亦形成中西合璧畫風,在當時影響甚大。中西文化相會,新思想與舊傳統迸出新的火花,如海上畫派在肖像畫上創出新的畫風,代表人物有任熊、任薰、任頤、虛谷、吳昌碩等。
清 禹之鼎等 《喬萊平蕪獨立小像圖軸》
到了20世紀上半葉,中國人物畫處於傳統向現代轉型的時期。諸公為中國現代人物畫的發展道路奔走擂鼓,提出了振聾發聵的藝術主張,有劉海粟倡導「我們要發展東方固有的美術,研究西方美術的蘊奧」、有林風眠「調和中西藝術」身體力行的探索,有以素描教學改良中國畫人物造型的「徐蔣體系」(徐悲鴻、蔣兆和),有關良開創戲曲人物畫,以減筆水墨寫意精神取材戲曲舞台,其人物神韻讓人寓目難忘、如痴如醉。中國人物繪畫在這些前輩的努力下有了新風貌,並在開拓精神下繼續承延。
「追影寫像——明清人物肖像畫展」
※郭台銘也要造晶元?鴻海被曝將設半導體集團,投建兩座晶圓廠
※《文明》的輪迴:BBC紀錄片與我們時代的困擾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