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若洲際導彈來了,雷達能為攔截提供多少預警時間?

若洲際導彈來了,雷達能為攔截提供多少預警時間?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繼續給大家連載20年前解放軍出版社的專著《戰爭離我們有多遠:張召忠點評軍事革命》

奇妙的電磁波

雷達是通過發射和接收無線電波來搜索和探測目標的一種電子設備,是英文「無線電探測和測距」縮寫詞的中文音譯名。雷達波一般以脈衝的方式發出,遇到目標後會產生反射,這種脈衝每秒鐘可重複數千次,如果把發出脈衝到接到目標回波的時間差計算一下的話,便可得出目標的距離,通過測定回波的方向則可確定目標的方位,通過測量回波的強度又可確定目標的大小。

目前,世界上有成百上千種雷達型號,但基本上都是利用這樣的工作原理。半個多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軍用雷達技術也經歷了三次大的革命。

第一次技術革命發生在30-40年代

受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雷達作為一種新的探測設備脫穎而出。1936年英國人R.A.沃森.瓦特發明並設計了「本土鏈」雷達,部署在英國泰晤士河口附近,當時採用的頻率是22-28兆赫,對飛機探測距離為250公里。1938年,英國又研製出最早的機載對海搜索雷達。同年,美國也研製成功艦載對海搜索雷達,並裝備在紐約號戰列艦上,它對飛機的探測距離137公里,對艦艇為20公里。

二戰爆發以後,雷達得以迅速發展。1941年,英國已經部署了大量對空警戒雷達,沿海岸線構成了嚴密的雷達警戒網路。後來,由於微波多腔磁控管的研製成功和微波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微波雷達。它具有測量精度高、設備體積小、操作靈活等特點,因而被用在武器控制、炮位偵察和投彈瞄準等方面。1943年,美國研製成功最早的微波炮瞄雷達,與指揮儀配合使用後,大大提高了高炮射擊的命中率。

第二次技術革命是60-70年代

戰後以來,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新體制、新類型的雷達不斷湧現,雷達已經成為地面、車輛、艦船、飛機等作戰平台和武器的重要探測和制導設備。50年代、特別是60年代以後,航空航天技術發展迅速,超音速飛機、導彈、人造地球衛星及宇宙飛船等相繼投入使用,雷達與這些平台結合之後,構成新一代探測和控制設備。

50年代,為了對付前蘇聯亞音速飛行的戰略轟炸機,美國在長達9600多公里的一線地區部署了31部遠程警戒雷達構成一道遠程警戒線,可在遠程轟炸機到達美國本土之前兩個半小時發出警報。60年代以後,防禦的重點轉向對付洲際彈道導彈。地面遠程警戒雷達主要對戰略轟炸機和空中飛行器進行偵察預警,探測距離300-600公里。美國利用超遠程警戒跟蹤雷達建設的北方彈道導彈預警系統,監測距離可達4800公里,能提供15分鐘的預警,對潛地導彈的預警時間可達6分鐘。

第三次技術革命發生在70-80年代

70年代、特別是80年代以來,微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脈衝多普勒技術和電視、紅外、激光等光電技術的發展,使新一代雷達脫穎而出。此間,重點研製和發展了預警飛機、電子偵察衛星、超視距雷達、大型相控陣雷達、合成孔徑雷達、側視雷達、艦載相控陣雷達和多基地雷達等。探測距離遠近是雷達的一個重要性能參數,如果探測距離很遠,就能提供較長的預警時間,就能使指揮員有充足的時間考慮作戰方案和確定武器對抗策略。

受雷達功率和地球曲率的影響,目前一般的對空遠程警戒雷達作用距離只有三、四百公里,艦載對海搜索雷達或地面偵察雷達,由於受發射平台雷達天線高度的限制,作用距離只有二、三十公里。這樣的作用距離要是探測以2馬赫飛行的飛機,只能提供幾分鐘或十來分鐘的預警時間,要是探測飛行速度更快、破壞威力更大的核導彈則幾乎沒有什麼預警時間,因為洲際彈道導彈在後半段的飛行速度可達20馬赫。

專門用來探測彈道導彈或戰略轟炸機的陸基大型相控陣雷達在探測距離方面實現了空前的革命,它能夠在5000多公里的距離上發現在1300公里高空飛行的洲際彈道導彈,可為地面或空中攔截提供15-20分鐘的預警時間。對於籃球大小的目標探測距離達3700公里,可在30秒鐘內對300多個目標進行跟蹤,並預測出200多個目標的彈著點。超視距雷達探測距離達900-3200公里,能探測地面、海洋,以及地面與電離層之間各種高度的目標,低空和超低空探測性能好,對超音速和亞音速飛機能分別提供1.5和3個小時的預警時間。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現代艦載相控陣雷達和預警機機載雷達已能同時搜索和跟蹤數百批目標。更為先進的合成孔徑雷達還能將目標成象,為指揮員提供精確直觀的目標信息。

美國海基X波段雷達

探測距離遠只是現代雷達性能指標提高的一個側面,在探測精度、跟蹤精度、目標容量和分辨能力等方面同樣也都有質的提高。利用預警機上的雷達不僅可以探測來襲飛機、導彈、艦艇或地面目標,還特別適合於探測低空飛行的目標。通常,如果使用地面防空雷達探測以100米高度突防的飛機或巡航導彈的話,只能提供二、三分鐘的預警時間,而預警機可發現400-600公里處的目標,能提供15-20分鐘的預警時間,且能同時跟蹤數百個目標。當然,衛星的探測距離就更大了,它可以提供全球連續覆蓋。

——本文摘自《戰爭離我們有多遠:

張召忠點評軍事革命》

第二部:C4ISR。第6章:電子監視與偵察。P99

截稿至:1998年10月。 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次印刷

局座召忠

微信號:zhangzhaozhong4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召忠 的精彩文章:

貿易戰是好事?特朗普開啟貿易戰重頭戲,全世界都怒了!
一場新的軍事革命正在開始,美國正用新思維謀劃21世紀的戰爭!

TAG:張召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