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女性對宮頸癌的10個錯誤認識
子宮癌是發生在子宮部位的一系列的惡性腫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最大殺手。女性朋友應該要對子宮癌有全面正確的認識,這樣才有利於女性對該疾病的預防工作,一旦發生子宮癌,也能及時發現,以免耽誤治療。
子宮癌的認識誤區都有哪些?
誤區1:宮頸癌無法預防
人們的行為習慣,如多個性伴侶、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大幅增加癌症風險,因此改變這些生活狀態、定期體檢都能減少發病。
特別是2006年上市的宮頸癌疫苗,更是能為阻斷此癌症的發病立下汗馬功勞。1月23日,美國癌症協會出台新指南,建議9歲以上的女性都應該接種宮頸癌疫苗,同日,英國政府也發表聲明,12歲以上的女性都將列入疫苗接種的計劃人群中。
誤區2:宮頸糜爛會變成癌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這樣不正確的認識,以為宮頸糜爛會引起子宮癌,因而對宮頸糜爛特別害怕。其實,二者之間,經過醫學的研究表面,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首先,糜爛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爛」,它可以是一種生理現象,育齡期女性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宮頸管內柱狀上皮外翻,替代宮頸鱗狀上皮,呈現出「糜爛」狀。另外,女性在青春發育期前和絕經期由於體內雌激素水平相對低,所以「糜爛」也少見。
誤區3:感染HPV就會得子宮癌
首先,子宮癌的發病確然和一種叫作人乳頭瘤的病毒(HPV)關係密切。持續感染高危類型的人乳頭瘤病毒,是子宮癌及其癌前病變發生的必要因素。但是,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過性接觸而感染HPV病毒。約有8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過這類病毒。
然而,感染了HPV並不一定會患子宮癌,因為每個健康女性體內都有一定的免疫力。感染HPV後,大多數女性的免疫系統可以把進入體內的HPV清除。只有少數女性由於無法消滅進入體內的HPV,造成HPV持續感染,才有可能引起子宮癌前病變。
誤區4:安全套與子宮癌無關
目前宮頸癌疫苗只對4種類型的人乳頭瘤病毒有預防作用,但針對其他引起宮頸癌的誘因,新疫苗依然束手無策,繼續使用安全套,能更多地減少宮頸癌。
誤區5:婦科檢查不重要
很多女性朋友都會忽略婦科檢查,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不單單是婦科檢查的頻率低,我國普通人的常規體檢頻率也是非常低的,人們沒有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這和我國的基本國情也是有關係的。
但是女性,更需要定期進行婦科檢查,特別的育齡女性,務必不能忽視每年進行婦科檢查,包括巴氏塗片或液基細胞學(TCT)檢查等宮頸細胞學檢查,是發現子宮癌前病變和子宮癌的重要方法。防止子宮癌,只有定期檢查,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才有康復的可能。
誤區6:年輕不會患宮頸癌
近年來,宮頸癌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因此女性21歲或有3年性行為後,就應該接受第一次巴氏塗片檢查,多久接受一次則須諮詢醫生。而且即使接種了疫苗,仍需做巴氏塗片檢查。事實上,年齡並不代表什麼,即使你已經到了絕經期、接受過子宮切除術、或者年齡超過65歲,巴氏塗片檢查都仍然很有必要。
誤區7:巴氏塗片檢查結果呈陽性就是癌
巴氏塗片檢查從子宮頸收集細胞,然後送到實驗室測定;而婦科檢查,是醫生對子宮頸和其他附件的物理檢查,並不一樣。不過,它們對於早診斷都很重要。此外,如果巴氏塗片檢查結果呈陽性,不一定就是得了癌,需要進一步檢查,如做人乳頭瘤病毒檢查、陰道鏡檢查或者有關癌細胞的活組織檢查等,以明確診斷。相反,如果有諸如出血、疼痛的問題,即使巴氏塗片檢查結果正常,也應進一步治療。
誤區8:宮頸癌只能等死
性交後出血、月經間歇期出血都是宮頸癌的信號,其他還有異常排泄物或盆腔局部痛等。早期宮頸癌病人的存活幾率都比較大。此外,宮頸癌複發大多是在治療後2年內,一旦熬過5年,複發危險就很低了。
誤區9:宮頸癌必須切除子宮
子宮切除術是早期宮頸癌的常規治療,但並非唯一選擇,子宮錐形切除術、根治性宮頸切除術等,都能避免切除子宮,而且可以在不影響生存的前提下,盡量保留女性病人做媽媽的權利。當然,切除子宮後,由於沒有切除決定女人生理特徵的卵巢,因此,更年期提前的情況並不普遍,患者沒必要太擔心。微信「璞至健康」
誤區10:對自己的身體沒有正確客觀的認識
女性朋友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一個全面的,正確的了解。現代工作生活節奏下的都市女性,有90%都是處於亞健康狀態,身體看似無礙,但一旦得病,恢復就很慢。
※腹水是卵巢癌晚期癥狀?卵巢癌為何易被誤診
※什麼是子宮腺肌症 竟出現異位的內膜和腺體
TAG:璞至醫療陳春玲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