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成了前任
一直聽身邊的朋友說《前任3:再見前任》是一部特別好的電影,很多場景直戳淚點。電影開播時在忙,也沒有前任。在《後來的我們》上映前,我們成了前任。索性兩部一起看了,但都沒有讓我特別難過,更多的是替他們的一絲遺憾。同學說是不是我變了,不再多愁善感了,可能是看淡了吧。
這段時間,聽到過幾個搖搖欲墜的戀情。有的是五六年的愛情馬拉松,有的是分分合合的家常,有的是決絕分離大醉後的一次遠行,還有的是火箭的速度進入了另一段熱戀。愛情開始有千萬種形式,但分手卻只有一種——沒有了當初相見的心動和看不見繼續前進的未來,都一樣……最後還是一個人,生如蜉蝣卻要蕩氣迴腸。
前任三中兩種鮮明對比的戀情觀:一種敢於坦白,不管對錯,樂於坐下溝通,相愛相懟,經過吵吵鬧鬧,最後還是覺得彼此才是最好的,沒有之一,所以繼續在一起。而另一種是堅持五年後說散就散,明明已經早已習慣了在一起的一切,明明還是特別關心對方,明明在熙熙攘攘的人海里已經找不到相似的她他。分開後,兩人多少次拿起手機,按耐不住牽掛的心,但還是以為對方會主動說句挽留,結果還是沒有等到。生活中,後者的悲哀隨處可見,道理各自都懂,但是就是放不下那顆傲嬌的心,不肯主動向前,哪怕發個信息問候,或者正式地好好說聲「再見」。後來,女主林佳獨旅遊了五年前和前任約定好的海灣,最後和對她體貼入微的同學在了一起。
《後來的我們》和前任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相愛,結局卻各奔東西。就如他們回憶,如果他們當初沒有分開,結局可能不同,說「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但是現實中沒有如果。當初一鼓作氣追到地鐵的林見清,眼看著心愛的她走了卻沒有衝上車去挽留。後來,見清成功了,以為擁有了當初方小曉想要的生活——北京的大房、豪車、名譽、地位,還有那顆依然如初愛她的心。但是,那只是他以她想要的生活。小曉寧願自己單身,擠在擁擠的幾平米的租房裡,過著自己的生活。看似成功的見清卻也在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時候弄丟了當初那個自己。
其實,我想問問如果愛一個人卻連挽留的話都沒有勇氣說出,那還是所謂的愛嗎?那種所謂的愛還沒有自己的那點自尊心重要,又何必等待別人的回心轉意?自認為自己能給別人想要的生活,卻沒有問問別人到底期待的是什麼。有時候,快樂的生活的確需要物質的捍衛,但是,幸福不是單純地堆砌富足的物質。所以,溝通還是一個Key對每一份感情,包括親情,友情,愛情。你選擇沉默,別人怎麼知道你想的是什麼,如果連最親近的人還要互相揣測彼此的心,會不會太累了?坦誠、單純一點不好嗎?活在自己的思想里,捧著自己的自以為,但卻迷失了來時的路。
性格太過相似的人,或沉默或活波,一旦到那個冰點,就會像雪山瞬間坍塌,再也無法還原。
不管以前、現在、後來我們和誰在一起,都不要弄丟了自己,不要忘記奮鬥。後來的後來,我們都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路過的她他都會成為如果、曾經和前任。
再見了就不要再見了吧,各自安好互不打擾。互不虧欠也不必懷念。不必像《後來的我們》那樣有了自己的她,還對以前念念不舍,如果沒有放下,又何必將就?不要失去了才倍感珍惜。
忽而今夏……
TAG:善美神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