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短視頻平台內容運營如何做?微視這個活動給出了答案

短視頻平台內容運營如何做?微視這個活動給出了答案

摘要:在監管趨嚴、行業成熟的大環境下,短視頻平台內容運營將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對正能量內容的運營。如何讓正能量內容在短視頻平台更好地傳播?

互聯網公司都愛節日,沒有節日要造節,比如雙11和618購物節、37女生節。節日是一個很好的傳播的契機。而剛剛過去的五四青年節,作為一個跟年輕人有關的節日,又充滿積極上向的正能量,自然也不會被互聯網公司錯過。

不過要將正能量「玩出」新花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前有一些成功案例,去年由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起的《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H5,在48小時內瀏覽量破2億次,最高在線峰值一度接近25萬人,刷屏朋友圈和各大社交媒體。

今年的五四青年節,騰訊旗下的短視頻平台微視,也聯合起了人民數字、人民網 、人民視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等四大媒體,發起了 「吾是青年」手勢舞挑戰活動,並藉助戚薇、張傑、宋茜、迪麗熱巴、楊紫、黃景瑜、樂華七子、坤音四子等新生代年輕偶像的參與,通過手勢舞演繹紅色經典《我們走在大路上》,同樣在微博等社交掀起一股「正能量」熱潮。截至目前微視「手勢舞」播放量已超過5億,微博「吾是青年」話題閱讀量近億,樂華七子中范丞丞單個手勢舞視頻播放量超過了7000萬。


一支「?手勢舞」為什麼走紅?

微視2013年上線,是中國短視頻行業的先行者,不過卻因為各種原因於2017被「關閉」了。同時為了跟上短視頻的大潮,騰訊投資了快手,並且微信、QQ等旗艦平台也在不斷豐富短視頻功能。今年2月,出於戰略布局的考量,騰訊讓微視「起死回生」殺了回馬槍,但此時快手、秒拍和抖音等第一陣營短視頻玩家已若隱若現,微視成了後來者。即為後來者,跟隨顯然並非上策,而只有採取差異化的策略才有機會突圍。

實際上,微視確實是這樣做的。微視隸屬SNG(社交網路事業群),據了解跟憑著軍裝照、五四復古照刷屏朋友圈的天天P圖屬於同一部門,爆款產品和運營經驗也可能複製。目前,微視在產品上更加強調社交化,先後上線了視頻跟拍、歌詞字幕、AI美顏美型濾鏡、私信、互相關注、私密發表等差異化功能。在內容上強調跟騰訊泛娛樂業務的融會貫通,比如與QQ音樂打通,AR貼紙與騰訊遊戲IP結合;在運營上強調UGC,做人人可分享的短視頻社交平台,並一度有傳聞說騰訊拿出30億的巨額補貼微視做內容。

回到「吾是青年」手勢舞這個活動,或許也正是微視差異化內容運營的一部分。此前各大短視頻平台的娛樂屬性都比較強,不少內容突破底線被迫「叫停」。而微視自重歸之後,就在在正能量內容上下了不少功夫。

除了「吾是青年」活動,微視在今年4月與共青團中央合辦了#中國華服日#短視頻徵集活動,主動探索官微在新興媒體上的更多玩法,引領更多青少年人群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正能量內容目前在短視頻平台是稀缺的。而此次「吾是青年」的活動,不僅牽手人民數字、人民網、人民視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等權威媒體,還邀請了戚薇、張傑、宋茜、迪麗熱巴、楊紫、黃景瑜、樂華七子、坤音四子等新生代年輕偶像的參與。細看這隻紅遍社交媒體的「手勢舞」,不難發現其動作不難,《我們走在大路上》的bgm也讓人印象深刻。「媒體發起+偶像參與(粉絲影響力)+易上手」正是這隻「吾是青年」手勢舞迅速走紅的原因所在。

GIF


短視頻平台重點PK內容運營

短視頻是移動互聯網炙手可熱的賽道。QuestMobile的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短視頻獨立App用戶已突破4.1億人,較去年同期增長率達116.5%;2017年短視頻使用時長占移動互聯網總使用時長的5.5%,而這一比例在2016年剛剛達到1.3%。短視頻市場還在高速增長,搶佔大量的用戶時間。

這個市場也迎來了大量的玩家,不只是有快手、抖音、秒拍這三個主要玩家,BAT三巨頭也已悉數入局,騰訊在投資快手的同時扶持嫡系微視,阿里大文娛旗下的土豆全心全意做短視頻,百度上線好看視頻並與百度App的信息流業務結合,其最新財報透露信息流中視頻分發比例已擴大到48%。

不過,今年以來,短視頻平台也遇到了一些麻煩,輿論層面演算法多次被官媒點名,監管層面多家平台被官方約談,一些短視頻應用甚至遭遇到下架處理這樣的頂格處罰。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短視頻平台必須將內容運營當做第一要務。此前快手等平台已紛紛宣布將大規模招募內容審核人員,不過短視頻內容運營不只是審核,而是從策劃、建設、創作、分發、獎懲、活動等維度構建一整套體系,且要與時俱進。

即便沒有大環境的變化,短視頻平台終究也要回歸到內容二字上。產品負責搭台,唱戲的是內容,畢竟短視頻平台的本質是注意力經濟,其核心價值就是源源不斷地形成內容供給給用戶,當然,內容的創作可以是專業人士(PGC)也可以是普羅大眾(UGC),不論何種形式的創作方式,都離不開平台的運營。

短視頻平台的核心競爭點,將不再是市場推廣的跑馬圈地,或者產品功能的不斷迭代,而是內容的運營——如同視頻網站如今的競爭態勢一樣。微視「吾是青年」活動的火熱,給短視頻平台的內容運營提供了一些借鑒,特別是目前短視頻平台都在大力抓的正能量內容運營。


正能量內容運營要怎麼做??

娛樂至上的玩法過時了,內容平台都宣稱自己有價值觀,怎麼體現?正能量越來越重要。

廣大用戶對於正能量內容不是漠不關心,結合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的內容就很容易爆發。人民網、新華社等權威媒體的官方微信微博,以及各類政務微博微信,進行接地氣、網路化和年輕化的運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比如新華社去年微信粉絲就突破了千萬,體現出「正能量內容+新媒體形態」的爆發力。

短視頻是當前很受用戶青睞的內容形態,受眾廣泛、影響力大,自然會成為正能量內容的傳播載體,事實上短視頻平台跟微博微信一樣,已成為越來越多官媒和機構傳播陣地的必選項。而短視頻平台能做的不只是提供一個內容分發的通路,而是要提供更受用戶青睞的形式,在產品形態、內容傳播和活動運營上進行創新,讓正確的價值觀和正能量的內容,在技術、產品和運營的加持下邊的更加有趣,進而深入人心,就像「吾是青年」活動的做法一樣。

短視頻平台抓住一些傳遞節日特別是傳統節日如七夕、中秋、端午,做正能量的、弘揚傳統文化的活動運營,即可以獲得用戶注意力,也可以承擔傳播正能量和弘揚價值觀的企業社會責任。


對用戶進行圈層運營會越來越重要,因為不同用戶有不同的話語體系、不同的情感紐帶,不同的圈層文化,只有get到不同用戶的「內容點」才能引發共鳴,讓大家更樂意創造和消費內容。比如青年,喜歡炫酷有趣的東西,有特定的偶像,有自己的話語體系,「吾是青年」活動充分藉助新生代年輕偶像們的參與,調動起年輕人的積極性正是如此。不只是青年,女人愛美,愛分享,愛寵物;宅男更偏二次元風格;中產重視內容質量和信息效率……將不同用戶群篩選出來,針對性運營,平台大有可為。

傳統媒體和專業機構在新媒體時代有著自己的位置。他們有各自的長處,傳統媒體的優勢是權威,區域媒體的優勢是本地,達人的優勢是創意,MCN的優勢是整合管理鬆散的內容創作者……平台更擅長的是技術、產品和運營,與第三方合作可以各展所長,碰撞出更多火花,未來短視頻平台會與更多第三方內容機構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超 的精彩文章:

抖音面臨的三個抉擇
《旅行青蛙》正式牽手阿里!「餓死也不做遊戲」的馬雲又要食言了

TAG:羅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