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居高位,為什麼送高智商的兒子進了佛門?
佛 教
慧 日
每一篇都是滋養心靈的甘露
每天閱讀 如飲甘露
裴休,唐憲宗時任宰相五年,為政嚴正,工於詩畫,擅長書法,尤其傾心佛法。
曾與溈仰宗之祖溈山靈祐大師交遊問道,又隨華嚴宗五祖圭峰宗密大師精研華嚴,中年以後不食葷腥,以齋居焚香、誦經念佛為法樂,有「宰相沙門」的美稱。
裴文德,裴休之子,少年及第,被皇帝授予翰林學士的職位。但在父親裴休心裡,「仕途」不應該是兒子最好的人生選擇。
後值皇子染病,藥石無醫,裴休便以此機緣,讓兒子代皇子出家。表面是盡忠,實際是讓兒子藉此擺脫紅塵束縛,走一條真正的光明大道。
裴休將兒子送到靈祐禪師足下為弟子,禪師賜號「法海」。從此,政壇少了一位少年翰林,而禪林將多一位得道高僧。
法海禪師,後以苦行著稱,並成為當時江南地區最大的佛教叢林金山寺的開山之祖。
同樣是送子離家,現代人也喜歡送孩子出國,在歐美留學幾年,期望能為其短暫的人生添幾分優勝的資本。
而身居高位的裴休為兒子尋找的前途,是拜高僧,遠紅塵,了生死。
我們的青年也許應該想一想,唐朝這樣一位文化大家,為什麼會作出讓自己高智商的兒子出家這樣一個似乎不合情理的選擇?
裴休送子出家時,曾作有《警策箋》,勸勉兒子學道不易,當勤奮精進,字句之間叮囑細微而感人至深。後又作《送子出家偈》:
含悲送子入空門,朝夕應當種善根。
身眼莫隨財色染,道心須向歲寒存。
看經念佛依師教,苦志明心報四恩。
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間天上獨稱尊!
「含悲」二字,道出了裴休的世間父母心,但在望子依師教、成大器的信仰上,「難捨能舍,難行能行」則是佛弟子裴休的選擇。
摘自傳喜法師開示
迴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聲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眾號:fojiaohuiri608
※漢傳佛教,真的沒有密法嗎?
※當我們行走在山水間,請別讓生命迷失在境界里……
TAG:傳喜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