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什麼是八股文:源於宋元經義,成於明代,清光緒末年始廢

什麼是八股文:源於宋元經義,成於明代,清光緒末年始廢

八股文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也稱制藝、制義、時藝、時文、八比文。其體源於宋元的經義,而成於明成化以後,至清光緒末年始廢。

八股文的歷史:八股文開始於北宋。王安石變法,認為唐代以詩賦取士,浮華不切實用,於是並多科為進士一科,一律改試經義。

古代史話《八股文》

經義就是以經書中的文句命題,應試者作文闡明其中義理。這種經義雖無固定的格式,但在代聖人立言這點上,已奠定了八股文的雛形。

元代科舉考試,基本沿襲宋代。考試的出題範圍,限制在《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種書中。

古代科舉揭榜

明代洪武元年(1368),詔開科舉,對制度、文體都有了明確要求。不過寫法初無定規。成化年間,經王鏊、謝遷、章懋等人提倡,逐漸形成比較嚴格的程式。此後一直沿用下來,由明中期而泛濫至整個清代。光緒28年(1902),廢八股,鄉、會試雖尚有四書義、五經義,文章格式己不受限制。光緒31年(1905),袁世凱、張之洞上《立停科舉以廣學校並妥籌辦法》摺,得到諭允,於是,有著700年歷史的八股文壽終正寢。之後,隨著新文化運動興起,八股作為封建舊文化象徵之一,受到猛烈批判。

清代八股文譯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谷聽雨閣 的精彩文章:

古往今來為什麼稱男人為「漢子」,與漢朝有什麼關係
當代學者借用西方學術觀點解讀中國書法藝術

TAG:元谷聽雨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