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六大戰區司令長,你能認得幾個?
一、陳誠
第6戰區司令長官陳誠,這位相信大家不陌生。他1898年1月4日出生於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年僅20歲就結婚然後北上謀職。
多年的革命生涯讓他榮升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在台灣執政期間,任職台灣省政府主席、中國國民黨副總裁,台灣地區"行政院長",為台灣民生、軍事、經濟各方面做出很大貢獻。
陳誠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他總是默默執行蔣介石的任何決定,甚至代蔣受過。不僅出身於黃埔軍校還忠誠不二因此受到蔣介石重用和提拔。抗戰勝利結束後,陳誠被譽為一級上將,在當時黃埔軍校出身的人中地位僅低於蔣介石。陳誠在台灣執政期間政績也顯著,他著手整編來台部隊、改革幣制、穩定金融、推行土地改革、規劃地方自治。對後來台灣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台灣民眾都親切的稱呼他為陳誠伯。另外陳誠是蔣介石的老鄉,也是他的乾女婿,又跟隨蔣介石運營黃埔軍校,因此被稱為小委員長。
二、張發奎
第4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又名逸斌,字向華, 1896年9月2日出生於廣東韶關始興縣,客家人。畢業於廣東陸軍小學,加入中國同盟會並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12師師長。
在北伐戰爭中戰績顯著被榮升為第四軍軍長,美名為鐵軍。抗日戰爭期間曾指揮淞滬、武漢、崑崙關等重要戰役,擔任戰役集團軍總司令、兵團總司令、戰區司令長官等職位。最為有名的抗日將領,被評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
抗日戰爭結束後任廣州行營主任,不承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南抗日游擊隊並計劃清剿。1949年1月任海南特區行政長官兼海南建省籌備委員會主任。半年後辭職定居香港,隨後擔任香港崇正總會名譽會長,1980年在香港病逝,享年85歲。
三、顧祝同
顧祝同,字墨三, 1893年出生於江蘇省漣水縣,自小書法繪畫,善工詞賦,但嚮往軍旅生活,後來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辛亥革命後顧祝同還參加了革命軍。
直皖戰爭爆發後幾經輾轉投靠孫中山並與蔣介石相識。1925年東征作戰中初露鋒芒頗得蔣介石賞識。兩年後就擔任了第十六路軍總指揮,國民政府警衛軍軍長等要職。軍閥混戰及剿匪期間他擔任了五省「剿匪」北路軍總司令、省府主席,西安行營主任等職。抗日戰爭時期是第三戰區的司令長官並發動了皖南事變。抗日勝利後以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的身份現身。後來追隨蔣介石去了台灣,同任代國防部長,「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位,後來以94歲的高齡病逝台北。
四、程潛
程潛,字頌雲,19世紀末出生於湖南醴陵官莊。這是一位傳統型選手,16歲童試中過清末秀才,後來棄文從武開始留學日本並加入了同盟會。
從日軍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任新式陸軍陸軍第十七鎮參謀官,也是國民陸軍一級上將。他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及後來抗日戰爭中做出了很大貢獻,出任過他出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湖南綏靖公署主任兼省政府主席等職位。新中國時期,頭頂了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等頭銜,為新中國的建設和基層調差工作做了不少實事。1968年因肺炎在北京醫院去世,周恩來等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八寶山為其舉行追悼會。
五、李宗仁
李宗仁是第五戰區的司令長官,字德鄰,出生於廣西桂林,畢業於廣西陸軍速成學堂,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他參加過護國戰爭、護法戰爭和粵桂戰爭,是國民黨桂系」首領。
李宗仁極力促成兩廣統一,為北伐戰爭鋪平了道路,是北伐期間很有影響力的一位將領。抗日戰爭中他作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駐節徐州,1938年1月,任軍事委員會委員參加徐海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等,蔣介石下台後,他曾任職副總統,後來見蔣在台灣捲土重來深感救國無望逃亡美國。1965年李宗仁同第二任妻子郭德潔回到中國北京,毛澤東等領導人熱情接待了他們。後來落葉歸根的李宗仁在北京一員因癌症去世。
六、閻錫山
第二戰區的閻錫山也是當時鼎鼎有名大人物。出生於1883年的閻錫山橫跨兩個世紀,是民國陸軍的一級將領。
他22歲就參加中國同盟會,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就選擇回國。先後任職山西陸軍監督、新軍標統,積极參与反清運動。他一生任職頭銜繁多,從山西都督到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前後掌權山西38年之久。解放前夕閻錫山選擇去了台灣,還擔任過行政院院長兼國防部長,後來在台北病逝,享年77歲。
公號:一道秘聞
※考古學家發掘武則天長孫墓時,卻意外發現一項可怕的習俗
※菩提老祖為何不當眾教孫悟空,非要等到夜半無人,他有什麼顧慮?
TAG:歷史機密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