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怎樣演化為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的?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彭波】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不論是教材上還是日常宣傳中,這表述似已成為一種社會共識。但在最近幾年,國內外越來越多人不相信這種說法,甚至很多人對此加以嘲笑。他們的理由是:假如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那麼中國是如何從黃河流域擴張到現在這樣大的面積的?
對於這個問題,我嘗試著加以回答。
說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是一個逐漸演化的結果。這又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發展階段問題,二是經濟結構問題。
一、發展階段問題
按我的理解,中國真正熱愛和平,是宋朝之後的事,尤其在明朝最為典型。在宋代之前,直到唐朝,中國不但不是很熱愛和平,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軍國主義」國家。
(一)宋代以前中國社會的軍國主義性質
夏朝姑且不論,先從有信史的商朝說起。無論是《詩經》,還是甲骨文,都證明商是一個熱愛戰爭,以對外戰爭作為常態的國家或朝代。
周朝也好不到哪裡去。周朝以小邦周滅大邦殷,建立一個西方部族凌駕於東方之上的封建體制,每一個小國,都是一個軍事殖民據點。所以《左傳》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戎」就是軍隊、戰爭。
春秋戰國無義戰是眾所周知的,「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有人統計,春秋開始時,在中國範圍內有140多個國家(也有人統計出有900多個),相互吞併,到戰國末期就只剩下七個強國與幾個小國了。
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就成為一架純粹的戰爭機器,建立起所謂20等軍功爵制,一個人的社會地位高低及財富多少,完全取決於其戰功——戰功大,爵位高,土地多,財富厚。這制度,一直延伸到漢朝。
戰國末期及漢朝實行的是名田制,戰功大小決定田地多少。從南北朝到隋唐,施行均田制與府兵制,簡單地說就是:你分到國家的土地,就有義務為國家當兵。名田制的特點是先立功,再分地;均田制的特點是先分地,後當兵,或者納稅。大致如此。
(二)唐宋之變,中國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軍國主義」色彩在唐宋之交發生了巨大變化,也就是所謂的「唐宋之變」。其中最重大的變化之一,就是中國人開始尚文輕武了。
嚴格說來,中國人在宋代之後尚文輕武的這些因素,在唐之前也一直存在,只是沒有成為主流。
從漢到清,國人一直推崇儒家,這一點沒發生過根本變化。且從隋唐開始,就有了科舉制。但是,區別也是有的。在宋之前,讀書當官的人並不是很多,地位也不太高,而且也不正規。不要說武官,就是文官,如宰相,也多是由世家子弟擔任。但是從宋朝開始,文官就完全壓倒了武官,而且文官的選拔也主要通過科舉考試,直接從世家子弟中選拔文官的情況就此減少。
這種情況到明朝可以說發展到頂點。科舉考試出來的人不但幾乎一統仕途,且佔據了官場的核心地位。後來清朝同樣延續明朝的這套制度,以文官駕御武官。一省最高武官提督雖官居一品,但與文官相比,在決策權力方面相差甚遠。
表現在對外關係上,就是中國的對外侵略少了。宋朝可以說是武力弱,也可以說是故意削弱自己的軍事力量。五代的例子,讓宋朝君王們感覺到武將的可怕,所以不得不防著他們。
明朝不一樣。明初兩個皇帝朱元璋和朱棣,幾乎打遍周圍無敵手。結果是朱元璋主動規定了「十四不征之國」,即規定周圍十四個國家是不得侵略征服的;朱棣在五次出征蒙古及派鄭和下西洋後,基本掃清了周邊地區的威脅,於是也主動收縮,成為一個內顧守成的大國。同時,明朝也建立了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朝貢體系,以保持周邊地區的秩序。利瑪竇在明朝中後期來到中國,就發現這是一個奇怪的國家,雖擁有比周邊國家強大得多的武力,但從皇帝、大臣到百姓,沒一個人想征服周邊小國。
「萬國來朝」
明朝是代表中國儒家觀念最典型的朝代之一,堅持迅速掃清外部威脅,後迅速回收的國策。清朝同樣如此。清朝掃清內外威脅的時間比明朝要長很多,尤其是對西北的外患,經幾代皇帝,上百年的戰爭才最終安定。但是,清朝在掃清這些外部威脅之後,也就到此為止,不再向外擴張。這種國策是符合中國的發展階段性要求的。
所以,中國歷史上,尤其是最後兩個封建朝代,其對外戰爭,與西方的戰爭性質及目的完全不同。西方人的國家性質是向外擴張,即使外部不存在威脅,也要對外擴張,直到遇到強大的阻力,無法再向外推進,才停止擴張的步伐;而中國是出於消除外部威脅顧慮而向外推進,一旦發現外部威脅不再存在,就迅速退回。
因此,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可能不一定嚴謹,但是我們可以說,中國早已發展到了一個不再主動追求對外擴張的新階段。至少從明朝以後,中國就已剝離主動對外擴張的慾望,你不惹我我不打你,你要惹我我才打你。再或者也可以說,相較於西方部分國家,中國更熱愛和平。
二、經濟性質問題
馬克思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與熱衷對外侵略的國家相比,中國的經濟基礎不同,所以戰爭的目標也是不同的。
(一)西方歷史上對外侵略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
世界歷史上有很多國家、部落完全依靠掠奪為生,如西班牙入侵之前中美洲的阿茲台克人。阿茲台克人不事生產,全部消費品都是從征服的部落中劫掠而來的,或命令他人進貢。
西方歷史上眾多強國,如亞述、斯巴達、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等,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自己很少從事生產,主要依靠掠奪來維持經濟,這也與中國古代的做法相差甚遠。
尤其是游牧民族,對外掠奪是其最重要的經濟基礎之一,沒有對外掠奪,自己幾乎無法生存。中國古代北方草原地帶的匈奴、突厥和蒙古等部落,生產無法自給自足,假如不能獲得漢地及其他農業地區的物資,生存會變得十分困難。
哪怕是近代以來的歐美列強,對外侵略擴張也是其國發展的重要條件。如果不是通過積极參与對外侵略與戰爭,近代歐美列強不可能取得那樣大的成就。英國若沒佔領印度並破壞甚至摧毀印度的棉紡織業,其本土紡織業有多大可能得到發展?估計工業革命更是遙遙無期。
(二)中國的經濟性質決定對外侵略無利可圖
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經濟性質截然不同。
孟子曰:「夏後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這話的意思就是,夏商周的經濟都以農業為主,而國家以農業為主,就決定了其主要財富來源於農業生產,而非對外掠奪。
中國在宋代以前,可以被看作軍國主義國家,但中國的軍國主義與西方的軍國主義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那就是財富很少來自於掠奪,絕大多數依靠自己生產。
周朝雖含軍國主義成分,但武裝殖民的周人,其財富主要也是通過自己種地種出來的,另外在補充意義上也從事一點工商業。雖國與國之間發生戰爭時,也會掠奪別的國家,但經濟基礎不以此為主。
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戰爭規模大,耗時長,消耗大,而在戰爭中消耗的資源,主要還是各國平時農業生產中積累下來的。當時的中原大國,發動對外戰爭的主要目的是土地,希望通過土地來生產財富,而非繼續直接掠奪——後者得來的財富畢竟有限且不穩定,農業生產則較穩定。
再往後,漢對匈奴的反擊、唐對突厥的反擊和明對蒙古的反擊,戰爭同樣規模很大,最後也幾乎是把對手完全打垮。但是打垮之後呢?中國並沒把這些部族收為奴隸,而是要麼讓他們仍在草原上游牧,要麼讓他們居住在離草原不遠的塞下地區,甚至還用國家財政來養活他們。中國對游牧民族的進攻,幾乎沒有絲毫的掠奪目的,只是為了消除外來威脅而已。
所以,中國的經濟性質決定了中國即使是對外戰爭,也多是反擊性質,而非同西方那般掠奪。也因此,對中國政權來說,頻繁發動對外戰爭在經濟上是得不償失的,如古代希臘、羅馬、波斯那樣通過對外戰爭和掠奪來致富的情況幾乎不存在。
漢武帝反擊匈奴,雖說打了大勝仗,但損失也重,除了直接在戰場及軍隊後勤保障方面的損耗,還先後花費黃金二十餘萬斤賞賜功臣將士。如果是游牧民族,可把俘獲來的民眾、牲畜和財物等用於賞賜,戰爭就會成為一筆賺錢的生意。但中國歷史上似乎並沒這樣的傳統。
宋朝之後,中國經濟性質又有了進一步的演變,中國由一個左手仗劍右手扶犁的國家變成工商農三位一體。戰爭是危險的,假如可以通過工業、農業和商業來獲得財富,為什麼要去發動戰爭?這就進一步消弱了對外侵略的動機。
此外,中國古代在文化觀念方面也不是非常熱衷於追求戰爭和對外侵略。儒家堅持的民本主義觀念即是反對戰爭的,這點在《鹽鐵論》的辯論中體現得很清楚。杜甫著有「邊庭流血如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類似觀念後來在中國深入人心,同樣導致國人缺乏對打戰的興趣和熱情。
而文化觀念又是與經濟基礎相互影響的。中國歷史上有兩案例或可解釋一二。
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蘇南地區。
蘇南一帶在古代叫吳國,後來長期叫「吳」地。吳國地區從春秋到唐代,當地民風都非常剽悍,「吳王愛劍客,民間多瘡瘢」的故事即源於此地,西楚霸王項羽的八千子弟出在這裡,以後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精銳軍隊也多來自此處。但是跨入唐、宋之後,這裡的經濟開發到了新的高度,農業不斷進步、手工業日益發達,尤其是商業不斷深入發展。
與此相應的是,當地文風日盛,讀書人漸增。雖然國家在這一帶徵收重賦,但同時也對這一地區的經濟加以良好保護。於是我們現在就能感受到,如今蘇南一帶民風溫婉,吳儂軟語天下聞名,打架鬥毆相對少見,蘇南人不打架只鬥嘴的形象幾成全國笑談。可見,經濟發展是可能極大轉變風氣的。?
另一個例子是明清時期的白銀流入。
中國在明清兩朝並未對外侵略,倒是當時經濟軍事力量比中國弱太多的西方國家首先開始了全球殖民與屠殺掠奪。尤其是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開拓了大片殖民地,並在當地進行大規模金銀開採。然而,西、葡並未因這些金銀變得更加富裕,也沒促進經濟的發展,而是在戰爭衝突及消費中把所得財富都消耗掉。相反,中國人坐在家裡,用自己生產的瓷器、絲綢及茶葉等與之貿易,賺到大量白銀。據統計,明朝及清朝中葉之前,全世界開採的白銀,大約有至少一半流入了中國。
以上案例即說明:中國社會傳統的經濟性質要麼以農業為主,要麼農業結合工商業等,社會財富主要靠自己生產創造,且經濟大多數情況下比周邊地區富裕,所以對外侵略掠奪是得不償失的。朱元璋規定「十四不征不國」,即因「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役使」,在經濟、管理上划不來。
解放之後,中國擁有了世界一流的陸軍。即使如此,中國的歷次戰爭也具有極強的自衛反擊性質,達到戰略目標之後就迅速撤回,並沒佔據對方領土的追求。對中國而言,自己領土已足夠廣大,人口也足夠多,好好經營自己土地就足以獲得財富,通過建立或維持和平的國際環境,藉助國際商貿往來也足以獲得滿足自己需要的資源。
發展到今天,中國經濟實力已達世界第二,製造業總量世界第一,取得這樣的成就完全是和平發展的結果。因此,對中國來說,無論是軍事侵略,還是金融戰、貿易戰、技術戰,都是不必要的。而且,如果不是因為周邊地區不安寧及他國對中國經濟體系的干預、破壞,中國的成就必然還會更大。
總而言之,評價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大致是說得過去的。而且我們還可以果斷預測:中國過去熱愛和平,現在熱愛和平,未來將繼續熱愛和平。
※首場部長通道:教育部要給家長發「大紅包」
※美媒:一大波美國高超聲速武器即將趕到戰場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