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父母太焦慮,當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父母太焦慮,當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最近熱映的印度電影《起跑線》,講的是一對印度的中產家庭為孩子選擇幼兒園的故事,那情節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父母太焦慮,當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一對剛剛富裕起來的父母,想讓孩子去好一點的學校,但他們面臨著孩子多、好學校少的現狀。即使買了學區房,也不能保障孩子一定能進入好學校,孩子得參加各種培訓,家長也得接受各種面試。就算是有錢有關係,渾身的辦法都用上,入學的時候也未必如願……

我女兒6 歲, 9 月份就要上小學了。每次去接孩子,聽家長們討論最多的就是各種培訓班和幼升小的手續。說不焦慮是假的,很多家長都提前好幾年應戰。

想給孩子創造好條件,無可厚非。可問題是,焦慮的家長,加上流水線一樣的各種培訓,真能成就我們的孩子嗎?

起跑線上鋪滿父母的焦慮

我相信,你肯定聽過「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它不僅傳遞了一種「教育或人生是一場比賽」的理念,同時還帶有強烈的害怕落後的焦慮情緒。

在電影《起跑線》里,年輕的媽媽米塔只要一想到女兒不能進入排名前5 的私立幼兒園,就忍不住開始推理:如果孩子不能進好的私立幼兒園,她就學不好英文,長大後進不了外企,她就會孤單一個人,覺得自己是失敗者,不適應社會,然後被孤立,感到沮喪,開始吸毒……

好像孩子的未來如何,都取決於現在能不能進一個好的幼兒園。如果進不去,就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徹底失敗。在我們理性時,多數家長很容易分辨這種邏輯的對錯。

但是面對孩子時,在處理學校和具體問題時,焦慮讓我們失去冷靜,也讓我們短視。可偏偏,教育恰恰需要既能仰望星空,又能低頭走路。我覺得,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仰望星空更加重要。沒有格局,就沒有未來。

找到方向比起點高更重要

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徐凱文老師在一次演講中,發表了一個驚人的調查:北大一年級的新生中,有30.4%的學生厭惡學習,或認為學習沒有意義;有40.4%的學生認為人生沒有意義。「現在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活下去而已」,更有極端者甚至有輕生念頭。

由此,徐凱文老師提出了一個「空心病」的概念。他說,不是學生空心了,是整個社會空心了,家庭和老師都有問題,這是教育的失敗。

能進入北大的孩子起跑線都很高。可是如果一個正值十八九歲的大學生,在青春最飛揚的時候卻厭惡學習、覺得人生沒意義,很難想像他的未來是否會如父母所願一片坦途。

在近些年的心理諮詢中,厭學的孩子非常常見。每次做這樣的諮詢,我都很感慨。無論起點高或低,比「在哪裡」更重要的是「你是誰」。沒有完整且獨立的自我,恐怕在哪裡都找不到北。

每個人有自己的成長節奏

父母們其實都擔心社會競爭這麼強,唯恐孩子不如別人快,不如別人好。可是,人生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就算我們只攫取16~20 年的學習階段,也足夠漫長,馬拉松比賽的起跑線沒那麼重要,大家賽的是耐力和後勁。有經驗的選手都不會一上來就使蠻力,他會懂得把控自己,調動自己。

喜歡長跑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說:「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與其和別人比,不如和自己比。

如果人生真有起跑線,那麼我們的起跑線也是不斷變化的。對於3 歲孩子來說,能獨立吃飯睡覺,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就是起跑線;八九歲的孩子喜歡學習,找到感興趣的方向就是起跑線;高考考上大學是一個新的起跑線;畢業又是一個起跑線。只要你想努力、想改變,任何時候都是起跑線。

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諮詢時,常常會碰到這樣一類父母:他們把孩子帶到諮詢室,告訴諮詢師:我的孩子「有問題」,我們把孩子交給你,請你幫我們把孩子教育好。

深入了解情況以後,我們常常會發現:這些孩子的「問題」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

情緒失控的孩子,一般都有情緒失控的父母。

厭學的孩子,一般都有強壓型、粗暴的父母。

大喊大叫、情緒失控的孩子,一般都被吼過。

不自信的孩子,一般都被打壓過。

不自愛的孩子,一般都沒有被好好愛過。

很多家長一邊對孩子說,「你要好好說話,不能無理取鬧」,一邊又沖著孩子大喊大叫。還有的家長,一邊打孩子,一邊告訴孩子,「看你還敢打別人!」孩子只會學習你的做法。所以,你想讓他學會的,你要先做到。只要你能夠做到,不用特殊的教育,孩子就會一步一步跟上來。如果你自己做不到,完全指望把孩子「教育」好,那就太難了。

後記:

我一直不認為世界上存在「教育」這種東西,所謂教育不過是種相處的藝術。與其說你在教育孩子,不如說是在相處的過程中,用你的人格影響孩子。一旦兩個人的關係成為「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就已經沾染上了專制的色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近視加深、眼球變形、鼻樑變塌,你都怪眼鏡?眼鏡表示這鍋它不背!
40%美國玩具專為老人研發:「老小孩」玩玩具,活絡手眼腦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