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港樂里的族群認同

港樂里的族群認同

GIF

人是社會人,對自身身份的探索與理解圍困了我們的一生。試想遇到別人問你:「你是哪裡人?」你的本能回答是什麼?中國人?廣東人?

在香港,絕大部分答案應該是:「香港人」。這一代香港人,對身份認同的理解早已融入了傳唱於大街小巷的香港流行音樂里。

獅子山下:既是同舟,且共濟

獅子山下

 好歌獻給您

羅文 

00:00/03:47

獅子山,端坐於香港九龍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圍之間,對香港人來說,獅子山象徵著香港的精神高地。有獅子山在,精神就在,香港就在。

說起獅子山精神的起源,是一九七三年香港電視台開始播放的一部單元劇《獅子山下》,其後一直轟動全港,至一九九四年,播出跨度達二十一年,講述著香港普通市民逆境自強的勵志故事。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時,獅子山精神代表著草根階層的努力與掙扎與自強不息的精神。

20、21世紀之交,香港遭遇金融危機,時任香港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年度預算案的結詞里摘錄了《獅子山下》的歌詞,朱鎔基總理也朗誦這首歌的歌詞,呼籲港人進行第二次創業。這首歌再度在香港掀起熱潮,鼓舞著香港人煥發鬥志,重燃激情。

「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世相隨,無畏更無懼;同處海角天邊,攜手踏平崎嶇,我哋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歌詞、優美的旋律,使得這首歌成為幾代香港人的「飲歌」,其地位不弱於《我的中國心》。

皇后大道東:

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

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

皇后大道東

羅大佑;蔣志光

00:00/04:55

1984年12月,《中英聯合聲明》簽訂,決定了香港人的命運去向。從此之後的20餘年裡,香港人爆發了一場空前龐大的身份認同危機,對前途的迷茫,不知是被拋棄還是被佔有的感覺,憑空莫名的歸屬感,組成了當時香港文藝作品中體現這種糾結心理的「九七情結」。

皇后大道是香港開埠之後建設的第一條沿海市中心主要道路,位於現在中環及上皇后大道東灣仔段環一帶,所經之處都是精華商業、金融區,皇后大道一帶是香港市中心。1991年,由林夕填詞、羅大佑譜曲的《皇后大道東》推出。歌曲風格迥異多變、歌詞貼近民情民生,配合羅大佑創作的優美旋律,使得這首歌推出後三個星期內即登上香港三大流行榜冠軍,創下香港歌壇鮮有的「非偶像派」歌曲磐居榜首的記錄。

「知己一聲拜拜遠去這都市,要靠偉大同志搞搞新意思。會有鐵路城巴也會有的士,但是路線可能要問問何事……」歌詞表達了港人在歷史轉折點的掙扎與迷茫,但是結尾不斷重複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似乎又想表達,不管對於老百姓來說,政局波詭雲譎都無所謂,只要過得好就可以了。

喜帖街:有感情就會一生一世嗎

喜帖街

 Binary

謝安琪 

00:00/03:31

1997年,是香港人繞不過的心結。有人走有人留,人群聚了又散,離開的不見得快樂,留下的也並不可憐。十年後,當初出走的一批香港人迴流,又有一批人在遍尋不獲認同的沮喪中選擇出走。因此有人說,比起台灣,香港更像是「亞細亞的孤兒」。從追究族群認同到「本土意識」的日益強化,是香港人對現世的無奈唏噓,是基於快樂本能的生活哲學,頗有一種「此身安處是吾鄉」的意味。

2008年,謝安琪演唱的一首《喜帖街》幾乎橫掃了2008年的香港樂壇的各大頒獎禮,唱出了港人在時代變遷中難以割捨的本土情懷。喜帖街原是香港的一條老街,幾乎每一對舉辦婚禮的新人都會去喜帖街選購新婚用品。該街大部分建築為20世紀50至60年代的唐樓,整齊劃一,極具傳統特色。2004年初,香港政府計劃重新開發此區,最終昔日紅金炯炯的喜帖街,敵不過時代巨輪的吞噬,轉眼已成一片頹垣敗瓦。

歌曲採用了80年代港樂的典型風格,配以黃偉文時而講老街的拆遷,時而講愛情消失的歌詞,兩種關於逝去的悲傷氣氛結合在一起,極易引起聽者哀傷的共鳴。「築得起 人應該接受 都有日倒下 其實沒有一種安穩快樂 永遠也不差」在新世紀日益缺乏安全感與身份認同的香港人,開始學習接受,學會在改變中習慣人生無常。懷舊但不守舊,畢竟日子還要過下去……

傳奇的歷史際遇造就了香港人的命運漂浮感,他們安身立命的歷程沉澱於飄揚的港樂里,傳唱於代際之間,成為時代磨滅不去的印記。

我的主業是堆砌文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熱愛生活的女人,都該看看這6句話
在這奔三的路上,你憑什麼不努力?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