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還宋元典藏間——追問方嚴的中國畫創作與審美理想
方嚴簡歷:
方嚴,1971年生於浙江安吉,齋號千竹居。自幼喜弄丹青,得鄭德涵先生啟蒙,後師從畢彰先生
2000年於畢業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花鳥畫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2006年7月,獲得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學位
2000年9月於浙江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任教至今;
獲獎情況及出版物:
1999年,作品《院落景象》獲第四屆浙江省花鳥畫展銀獎;
2004年6月,《中國畫經典技法自學叢書——工筆花卉沒骨法》,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
2004年8月,《中國畫經典技法自學叢書——工筆禽鳥水禽類》,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
2005年,《工筆畫花鳥草蟲特寫——草蟲卷》,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5年,《中國畫經典技法自學叢書——工筆草蟲》,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
2008年1月,《新院體水墨 方嚴卷》,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010年12月,作品《梅鶴雙清》、《繡球戲蝶》》,入選《2010長風雅集中青年作品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等
如果你見到他的畫,會強烈感受到他似乎曾在中國畫宋元時期大師的案頭侍弄筆墨,對古人筆路總能進行生動演繹,下筆無處不與傳統精華相契合。這位出生在1971年,面容清癯,總是眉頭緊鎖若有所思的畫家,名叫方嚴。他並不善於經營自己,但他在畫壇以宋元畫法傳統集大成者的身份,日漸為世人所知,並成為許多深入傳統的學畫者取法和追隨的對象。
方嚴在進入中國美術學院之前,已經在家鄉安吉的老先生指導下學習吳昌碩有年,無論款字還是畫面,均能畢肖。求學期間,曾有好事者去國美找其仿吳昌碩送拍,未允。在求學階段,方嚴主攻花鳥畫,對兩宋院體細筆花鳥和明清沒骨技法繼承甚深。方嚴的學習方式是直接面對古人,在古人的一筆一划中體會運筆狀態,善於運用比較法來觀察古人畫跡。刨根問題,體察入微,一定要弄清楚其所以然。
方嚴最擅長的題材,第一類是僧佛羅漢,直承南宋劉松年、衣缽,輔以北宋李成、郭熙傳派之古木窠石,更加以猿猱異花,風沙龍虎,觀者往往瞠目結舌,如對古人原跡;第二類是小寫意花鳥,習惲南田沒骨入神,中國美院建院以來,在學花鳥的高材中堪稱俊彥;第三是工筆草蟲,極重寫生,並以宋人筆意強其骨,出版教材成為各大美院的搶手貨,至今一冊難求。
他尊崇「筆墨至上」的中國畫準則,出筆無論繁簡,均含清剛之氣。他重視物象理法的表達,故所作具備自然之理和筆墨之美。有評論家說方嚴是浙派畫風和美院教育在近二十年結出的一顆碩果,也是這個時代,中國畫傳統技藝復興的代表人物。
千竹居有關中國畫的答問:
方嚴 & 楊近白
2012.11.12日
1、現在的各級畫院,和古代的宮廷畫院,您認為有什麼不同?
我對現在的畫院了解很少,可能現在的畫院在創作上更注重當下流行性內容的表現。古代畫院在畫家創作要求上,更注重藝術性的表現,只是在藝術風格上會受到當權的喜好的影響。
2、 當今中國畫壇在技術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取法上有什麼問題?最大的弊端是什麼?
當今中國畫壇處於破除了傳統的影響以後,正在試圖重建的時期。摸索了這麼多年,並沒有什麼像樣的東西出來,於是有的人又打算回歸傳統,這是一股復古的風潮。可是這時發現,傳統書畫對於當今畫家來說,已經很難理解了。我們知道宋元的東西是最好的,書店裡宋元的複製品和畫冊越來越受歡迎,博物館和印刷術大大開闊了我們的眼界,但是當我們拿起毛筆學習古人的精華,還是很惘然。我們畫出來的東西,外形可能是對的,但是內在的氣息和精神與古人相距甚遠了,這一關太難過。現在的畫家只能在運用傳統書畫的一些「筆墨符號」、「造型圖式」來創作,不能運用傳統的理法來創作。當今的中國畫還在摸索出路,前途不知道在哪裡。
3、 怎麼理解古人提倡的「筆墨至上」?您又是怎樣去實踐這一點的?
筆墨,是中國畫的重要表現技法。不是什麼用筆都能算筆墨的,它必須有一定的標準與要求。一開始學畫時,只知道筆墨是很重要的,但具體怎麼樣,還是沒有深刻認識的,後來我在技法上,一直偏重對筆墨的研究,直到近幾年才有深入理解。筆墨的力量與節奏的運用,必須符合自然理法,同時又要與創作時的情感相一致。筆墨表現,要力求力量與節奏的合理、適度,要非常精準細膩。理法的合理精到,比造型的準確要重要的多。比如倪瓚的畫,在形貌上「逸筆草草」,而內在理法卻是很嚴謹的。筆墨脫離自然的理法,就不會有內在的生機,那只是有趣的線條而已。很多畫傳統一路的,由於對筆墨理解不深,反而為筆墨所累。所以,筆墨只有到一定程度,才會發揮出它極大的表現力的。
4、 近來,「書法和繪畫的用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的提法越來越多,您怎麼看書法用筆和中國畫用筆的關係?
書畫在用筆上應該是相同的,只是後來書法與國畫的「法度大壞」,於是出現了分離。現在甚至很多人會認為,工筆與寫意畫也是不同的用筆體系,會出現這種看法,是因為不得法的緣故。
5、 什麼時候開始專註於對宋元繪畫的學習?在對宋元繪畫的研究過程中,您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我學過很多不同風格與門類的畫,除了界畫沒畫過,其他的都學著畫過。專註於宋畫是最近五六年,因為要教別人畫宋畫,才認真的去解析研究,一直到現在,都在畫類似於宋元風格的畫。中國畫一直到宋元,畫家都很關注自然,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藝術表現的重要內容。明清以後,畫家就不那麼關注自然了,開始以仿宋元名家畫為主,那時出來的 畫,基本都是內涵蒼白,了無生意,造型構圖符號化、程式化。每張畫上都題款「仿某某」的做法,宋元的畫家是沒有這個習慣的,明清的畫家之所以這麼做,一個是因為要在古人當中去驗證自己,是缺少藝術自信的表現,另外一個是在畫境上得不到突破的原因。
當代的畫家有很多是關注自然的,他們也重視寫生,但與宋元的沒有絲毫共同點了。當代的基本都是用西方的繪畫理念來畫的,只是材料仍然是毛筆宣紙而已。宋元以後的畫,是與自然相互脫離的。而是更注重個人情趣的表達,追求小趣。有些學傳統的,由於沒有文化支撐,出來的東西很荒誕,更像是惡搞傳統。再也見不到有深沉的文化底蘊的作品被畫出來了。
6、 為什麼這麼少地參加畫展一類的社會活動?
我比較喜歡清靜,怕鬧。所以就很少參加社會活動。
7、 現在看您的創作,在細筆花鳥、草蟲和人物特別是羅漢像方面是佔據了主要的分量。您相對認為接近了理想狀態的是哪一部分?
花鳥草蟲方面,我花的精力最多,經常去收集資料,採集標本,研究表現技法。在技法上,有自己獨特的東西。人物畫就相對投入的精力來要少一些,畫的也少。羅漢像我比較喜歡畫,也沒想過為什麼經常畫,可能只是偏好而已。
8、 聽說您課餘經常在浙師大踢足球,水平怎麼樣?
我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踢球了,其他的都不喜歡。還一度是浙師大教工隊的隊員,由於不喜歡踢教條化的足球,就不去教工隊踢了。經常與學生隨便組個隊就踢,也就圖個開心而已。
9、 為什麼初次見面的人都覺得您有很強烈的距離感?實際上您覺得自己是一個容易交往的人嗎?您對朋友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我不善於虛詞,不會應付人。關係越好,說話就越直接。不熟悉的人有點不適應,適應了就沒事了。我很喜歡梁啟超寫過的一幅對聯,內容是: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這也幾乎是我的座右銘了。以前對朋友要求是有點高的,起碼是人品要好,做事磊落的才行,所以朋友就很少。現在要求低了,只要不壞就行了,最近的朋友也多了。哈哈。
10、 除了繪畫,您主要還關注哪些領域?當代重視和深入實踐傳統的畫家越來越多,您想對這些同路人說些什麼?
除了畫畫,我很喜歡看古代的文物圖片,也經常去博物館看。主要關注歷代造像、青銅器、磚瓦陶文、傢具等。這些對我的繪畫有很大的影響。傳統文化很重視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要和諧,不可悖逆自然規律。學習傳統,不能只在流傳下來的畫上研究傳統,而要多留意任何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東西。當代人要想很深入的了解傳統文化,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吳冠中說:當今中國人與古人的差異,比與美國人的差異還要大。這句話很有見地的,事實也就是這麼回事。
千竹居談畫摘錄:
方嚴先生曾經開辦過幾次短期的宋元繪畫班,這些文字,是根據他課間或課上的錄像資料彙集的談畫內容。
因為方嚴的繪畫圖片太少,這次發的帖子,除了最近兩年的新作之外,有一部分是從歷年的課徒稿裡面摘取的。可能會涉及到其他的網站,特此說明。
1. 現代中國人的審美眼光是幾千年來最低的時期,畫家和書法家之所以寫不好也畫不好,根本的原因在於審美出了問題,眼光太差。他覺得那些很一般的就是好的,最好的,他反而看不出好在哪裡。如果知道好的好在哪裡,他下筆就會自覺地向這個標準看齊,就算達不到,起碼不會畫壞。審美眼光差,主要還是文化不行,傳統文化被完全割裂了,新的文化又沒有建立起來。
2. 你問我學畫為什麼要學宋元,這就跟問我學書為什麼要學晉唐,學篆刻為什麼要學秦漢一樣。取法乎上,不師今人,要師法古人,師法自然。有一流的就不要學二流的。這是基本常識。
3. 古人生活有兩個工具是必備的,一個是毛筆,一個是筷子。我們現在只剩下筷子還在使用,而毛筆的日常應用已經不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對我們來說,筷子的使用是不假思索的。夾起任何形狀和重量的食物,不經過大腦直接到達嘴裡。作為職業書畫家,對毛筆的應用應該是日日進行的,達到使用筷子的熟練程度,這樣還愁畫不出好畫嗎?
4. 我們讀古人的書論和畫論,有太多老祖先們想說清反而容易引起誤解的內容。根據我個人的總結,用筆要訣四個字,曰輕、重、快、慢。輕重關乎力量,快慢關乎速度。用筆時,輕的快一點,重的慢一點。很多人喜歡強調提按頓挫,其實這只是動作的一部分,不是最關鍵的。這個道理書法和國畫是通用的。
5. 衡量筆墨水平的一個標準,就是準確度。古人畫的線條非常肯定,似乎是不假思索,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想得很仔細,然後用很輕鬆的筆調畫出來,是用最大的力畫出最輕鬆的線條。我們現在也在思索,但是思索的東西跟古人不一樣。其實這點需要好好考慮。
6. 不要高估現代人,現代人沒那麼好。不要低估古代人,古代人沒那麼差。學畫真的不需要什麼老師,好的印刷品就是最好的老師。學畫首先知道自己有多差,然後知道古人有多好,才能學畫。總之,學畫必從傳統入手:學宋元事半功倍;學明清事倍功半;學現代是一條不歸路,浪費時間而已。
7. 宋元人皴法之所以難學,是因為很多皴筆並不規律。感覺有那麼回事,但實際上並不一定有那麼回事,給人若有若無的感受是很強的。皴法是隨山勢生髮而不是一成不變。明清人的皴法整幅畫下來往往只限定了幾種皴法,那就程式化了,顯得單調。
方嚴與學生講解觀摩古人名作。
飲茶聊天。生活中的方嚴除了畫之外沒有別的多餘話題。
方嚴重視書法和題款。喜歡在不同的材質上書寫。譬如木材、瓷磚、石頭……
桃花小鳥
課徒稿之 擬郭熙筆。
伏虎羅漢細部。
用一條魚做結。謝謝觀看。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