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吃什麼都塞牙,牙縫還特別臭,怎麼辦?

吃什麼都塞牙,牙縫還特別臭,怎麼辦?

塞牙,即咀嚼過程中,食物被咀嚼壓力楔入兩牙之間的鄰間隙內,專業術語稱為「食物嵌塞」。引起塞牙最常見的食物類型為:肉類(如瘦肉,雞腿,鴨脖等),富含纖維性的食物(如金針菇,韭菜,香菜等),粘性食物(餅乾,年糕,饅頭等),輔料(如辣椒片,蔥花,花椒等)。

塞牙後最常出現的癥狀為:局部的擠壓、憋脹感,牙齦紅腫出血,不明原因的慢性隱痛。另外,因食物的機械刺激作用+細菌的發酵作用,常可引起牙周組織的炎症,牙乳頭炎,牙齒鄰面的齲壞,牙槽骨的吸收,口臭等。

那麼什麼情況下容易出現食物嵌塞呢?先來看一下我們的牙齒結構。正常情況下,兩個相鄰的牙之間緊密接觸,接觸區與牙槽骨之間的空隙由緻密而菲薄的牙齦組織填充,從而有效的防止食物嵌入。但當某些情況下,如兩鄰牙之間的邊緣高度不協調,一高一低(多由鄰面的齲壞、不良修復體導致);或是對側牙齒過尖過長,出現了楔狀力等,這種協調的接觸關係被破壞時,食物就很容易在頰舌肌的運動下,被擠進這個空隙中,從而出現食物嵌塞。

食物嵌塞分為兩種類型:垂直型、水平型。

垂直型食物嵌塞是指,在咬合作用下,食物自咬合面垂直方向嵌入牙間隙內,此種類型往往發生於肉類和纖維性食物,塞得比較緊,不易剔除,局部出現明顯的擠壓感。水平型食物嵌塞是指食物自唇頰側或是舌側嵌進,多發生於粘性較大的食物,相對來說塞得鬆散,可通過漱口等作用力去除。

那麼了解了上述知識後,我們如何有效防止食物嵌塞?出現之後又如何有效處理呢?

1.若是由牙齦退縮、牙槽骨吸收導致兩牙之間接觸區暴露引起者,要及時就醫治療,消除牙齦的炎症,終止牙槽骨的吸收,做好個人口腔衛生的維護。

2.若是因鄰面的齲壞,導致兩牙之間的接觸區破壞而引起者,需及時進行齲壞的充填治療,有效恢復接觸區;

3.若是因磨耗不均而出現對側牙過凸過陡的牙尖引起者,則需調磨牙尖,消除刺激;

4.若是因修復體,如全瓷冠、烤瓷冠、金屬冠、可摘義齒等未能有效恢復兩牙之間的接觸關係引起者,需重做義齒;

5.若是由智齒萌出不全或阻生導致與鄰牙之間的高度不一致引起者,需及時拔除智齒。

當出現食物嵌塞時,需及時用牙線把嵌塞物剔除,杜絕使用牙籤,會使牙縫越剔越寬);老年人因生理性的牙齦退縮導致牙縫變寬者,建議刷牙時,常規使用間隙刷,可有效去除牙縫中的滯留物。

(文中配圖均為資料圖,僅供參考)

(作者 李娜,醫學碩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杏花島 的精彩文章:

肝區疼痛是肝癌的預兆嗎?
女人沒了子宮會有哪些影響?

TAG:杏花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