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佛學經典語錄,讀懂了終身受益!
1.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2.佛學像百貨店,有錢有閑,可去逛逛,逛了買東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會需要它,道家像藥店,它包括了縱橫家的思想,乃至醫藥,一個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糧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國文化歷史的將來怎麼辦,就要研究四書。
3.生命,只在被慾望迷亂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爭,是人生至境。
4.洒脫是很多人嚮往的心境,擁有這份心境,生活會多一些淡定,喜悅,平和;少一些浮躁,憂傷,抱怨。洒脫的人懂得放下,懂得讓該來的不去躲閃,該走的不去糾纏,該做的勇於擔當,該藏的塵封起來,懂得讓過去的坎坷和磨難沉澱成一份珍貴的財富,陪伴和引領我們的輪迴路。
5.天堂固然好,但卻有人偏要死也不厭地獄。極樂世界固然使人羨慕,心嚮往之,但卻有人願意永遠沐浴在無邊苦海中,以苦為樂。與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馳。不如兩兩相忘,不執著於真假、善惡、美醜,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遙自在了。
6.涅是得道的最高境界,智者所受是大智慧成就,不是迷信,佛法是講每一個人大智慧成就,自性自度,盲目信仰不會成就的。所以真出家的,是大智慧的高人,才能智者所受,是聖人的境界,不是普通人受了痛苦,覺得世間很麻煩,因此出家,那就不算是「聖所行處」。
7.謹慎與拘謹是兩回事,有些人做人很拘謹,過分了就是小器。大家都有人生經驗,過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這個小器的毛病。所謂謹慎不可流於小器,這點修養要注意,我們常講「諸葛一生唯謹慎」,這個謹慎不是自卑,也不是膽怯,也不是自我的頹廢,而只是小心謹慎
8.在艱苦中成長成功之人,往往由於心理的陰影,會導致變態的偏差。這種偏差,便是對社會、對人們始終有一種仇視的敵意,不相信任何一個人,更不同情任何一個人。愛錢如命的慳吝,還是心理變態上的次要現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見識的人,他雖然從艱苦困難中成長,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義的胸襟懷抱。因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南懷瑾
9.一個人內心沒有涵養,就會變成色厲內荏,表面滿不在乎,而內心非常空虛。其實,大可不必。一個人好就是好,窮就是窮,痛苦就是痛苦。——南懷瑾
10.提得起,放得下,才有資格學佛;提得起,放得下,自然就可以成佛。說般若境界,一切萬緣放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修一切善法。做到了一切提得起,修一切福德,福德不是世間上的福報喔!一個人要悟道成佛是要大福報的!真正的智慧也是需要大福報的,不是世間的福報所能成的。
11.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來,無可奈何的活著,最後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12.立身不求無患,身無患則貪慾必生;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13.道是天下人的公道。生命的意義不在肉體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牽著走,不要玩弄四大。——南懷瑾
14.我們經常說,不要以有所得之心,求無所得之果;大家來學佛,都抱一個有所得的心,求得一個無所得之果,那是基本錯誤。佛就說:當時我得一個無所得的境界,了不可得,所以然燈佛給我授記。
15.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個人如果連早起都做不到,你還指望他這一天能做些什麼呢?古人云: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早上都抓不住,怎麼能抓住當天?
16.生命沒有本來,只是個有流動性的現象,像風一樣。你說風從哪裡來?你說西北來,那西北以前呢?後面是空。
17.佛學像百貨店,有錢有閑,可去逛逛,逛了買東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會需要它;道家像藥店,它包括了兵家、縱橫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醫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糧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國文化歷史的演變、將來怎麼辦,就要研究四書。
18.真正佛法是不能用見聞覺知去求的。大家反省一下,不論你學哪一宗,都是在用見聞覺知求佛法。常有人告訴我他做了個什麼夢,我一開口就罵他,又來痴人說夢,本來是夢幻空花,還沒有睡醒。見聞覺知就是在夢中,你求個境界,看見什麼了,聽見菩薩給你說法,都是在做夢。
19.一個人是應該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為了標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犧牲。那就大可不必,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養的精神。
20.身口意三業,翻過來就成十善業,是學佛的基本行為。我常說,學佛慢一點來,先學作人,人都沒作好,想學大乘道成佛,沒有那麼簡單的。
※分手傷感說說心情短語,悲傷到不能自已
※生活感慨的句子,句句走心!
TAG:魅力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