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人上完廁所後用什麼當衛生紙?一個比一個奇葩,真是讓人想不到

古代人上完廁所後用什麼當衛生紙?一個比一個奇葩,真是讓人想不到

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人們的生活比起現在是十分不方便的,不論平民貴族都是一樣,因為整個社會生產水平還相當低。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紙在發明前,古人是如何上完廁所擦屁股的?

眾所周知,造紙術是中國早在漢代時的一大發明,但是直到元朝,這一技術的產品才被運用於人們最實際的生活:上廁所。那麼在這之前,古代用什麼東西代替衛生紙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每個朝代的所用的都不一樣,從一開始的樹葉,繩子,木棍,再到後來的棉布和絲巾,以及現在我們所用的衛生紙,擦屁股的東西越來越變的高大上,用起來也越來越舒服,方便性還有衛生都提高了許多。

在紙被發明出來之前,古人用什麼上廁所呢?最早的是廁籌,也就是竹簡,是從古印度傳到中國的。竹簡經過打磨拋光之後的竹片光滑溫潤。不過,當時的「廁簡」是比較稀少和昂貴的,所以只有有錢人才享受得起,用竹簡當衛生紙,擦一次可就算是要了半條命了。一般的老百姓只能找一些觸感比較差的替代品,比如瓦片、樹皮、還有石頭。在《尋秦記》,一定記得有一個鏡頭,項少龍剛到戰國,剛去了廁所,跑出來問老鄉要紙。結果老鄉親切的遞給他一個神奇器物:瓦片。其器造型小巧,外形質樸低調,更可重複使用上千次,可謂綠色環保。

唐朝時期,廁籌漸漸地從皇宮裡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粗紙。不過這種粗紙絕非是現在的粗紙,它是一種粗而厚的「包裹紙」,硬度可想而知,不過這種粗紙只有有錢人用得起,普通人用還是的廁籌。這種粗紙可以說是我們最早的衛生紙用品。明代人胡應麟在《甲乙剩言》中說,「男女皆用瓦礫代紙,殊為嘔穢」。

看完了中國,我們再來看看西方,那麼西方人用什麼代替衛生紙,要知道西方國家卻還要比這個時期再晚上一千年左右。因為直到十二世紀造紙術才傳到了歐洲,十七世紀才傳到了美洲。古希臘人就用鵝卵石來擦PP,這種鵝卵石叫做pessoi,它們大都很輕薄,邊緣很光滑,質感非常接近大理石。當考古學家在公元2世紀古希臘遺迹中發現這玩意的時候,他們以為這是一種用來下棋的棋子。

到了英國用的就比較高級了,人家不用植物了,用的居然鮭魚片,而英國皇室的人用的是新鮮的。據說鮭魚有除臭和消痔的作用。英國的上廁所奇葩,俄國的更是讓人腦洞大開。俄國的彼得皇帝很是會享受,他如廁之前會命侍從宰一隻鵝,侍從殺了鵝,把鵝脖子砍下來送給在廁所的彼得皇帝,彼得如完廁就用鵝脖子來擦PP,那種柔軟的感覺想想都舒服。

看了古代人用這些奇葩的東西代替衛生巾,就覺得我們生活在現代是多麼的幸福了。對此,你怎麼看?

參考文獻:《甲乙剩言》、《周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曉歷史 的精彩文章:

70年代老照片,圖二是當時土豪標誌,圖四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古代三大戰神,個個威震華夏,戰鬥力爆表,第一無人能敵

TAG:三曉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