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本是漢末最強諸侯,卻被嘲笑為大草包,一個舉動盡顯英雄本色

此人本是漢末最強諸侯,卻被嘲笑為大草包,一個舉動盡顯英雄本色

漢末諸侯爭霸,當時最強大的諸侯不是曹操,而是袁紹,袁紹戰勝韓馥、公孫瓚,佔據青幽冀並四州,盡收河北,地廣人多,兵強馬壯,此時的袁紹當之無愧為天下最強諸侯。袁紹的優勢極大,華夏大地自古以來的統一戰爭,多是自北而南推進,唯獨朱八八例外,袁紹之地,北邊的匈奴早已沒了漢初時的雄風,東北的烏桓也還弱小,而且和袁氏關係不錯,西邊的關中飽經戰亂,已經破敗不堪,如此的局面,袁紹可謂全無後顧之憂,一路南下即可奪得天下,而擋在南面的,正是曹操。

曹操的兗州正處四戰之地,好不容易搞定了呂布袁術,但離無後顧之憂還差的遠呢,好在運氣還算不錯,張綉主動投降了;劉表坐山觀虎鬥,按兵不動;孫策戲劇性地被刺殺。只剩下降而復反的劉備,為除後患,曹操發兵攻劉備,袁紹竟然因為小兒子生病不去襲擾曹操後方,眼看著劉備敗亡。

袁紹志大而智小,色厲而但薄,手下謀士雖多,卻分成了好幾派,意見就沒一次統一過,袁紹是一會兒覺得這有理,一會兒覺得那有理,多謀而少斷。畢竟家大業大了,管理起來就難了,大集團難免要生一些大集團的病,在未知結果之前,面對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自然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因為矛盾是對立而統一的嘛,就像袁紹派顏良進攻白馬,沮授勸阻,說顏良性狹,雖驍勇,不可獨往。但是顏良在白馬斬宋憲,砍魏續,敗徐晃,無奈遇到關羽才被殺,顏良任務失敗與性狹不狹有什麼關係,只要不遇到關羽,他基本可以完成任務了,就算按照沮授說的多派個人去,難道就能避免被殺嗎?關羽的出現是個意外事件,袁紹的這個決策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袁紹最大的失敗就是手底下的這群謀士,曹操的謀士都是從事情本身去分析問題,然後出謀劃策,但袁紹的謀士卻不同,他們都是從自身立場出發去想問題,而且多數是杠精,專愛抬杠,內部不團結,為了推翻對方的觀點強行提出自己的觀點,為反對而反對,卻不管自己觀點是否切合實際。戰場形勢千變萬化,必然是每一種觀點都有可取之處,袁紹差就差在不如曹操那樣能夠洞若觀火,明辨是非。

最終曹操夜襲烏巢,以少勝多打敗了袁紹,袁紹因此成了草包的代名詞,一場失敗將其釘上了恥辱柱。其實袁紹也曾英雄過,當年同公孫瓚的界橋之戰中,前鋒麴義大破公孫瓚白馬義從,袁紹抓住戰機命令全軍出擊,身邊僅留百來人護衛,結果有兩千公孫瓚殘餘騎兵突然出現,包圍了袁紹,田豐拉著袁紹往一堵矮牆裡躲,袁紹猛地將頭盔扔在了地上,說了一句很霸氣的話,「大丈夫寧可衝鋒戰死,躲在牆後難道就能保命嗎?」這話一下子鼓舞了士氣,將士奮力抗敵,對方也沒認出袁紹,又擔心有援兵來,就退了。袁紹此時的表現可完全不是草包,而是大大地展現了其英雄氣概,也許正是當初的這份英雄氣概,才使得沮授以死相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英雄風雲錄 的精彩文章:

這一年,劉備最有機會一統天下再建大漢,只因此人未死,功虧一簣
三國最命大的人,張飛孫堅曹操都殺不了他,最後死於兒子之手

TAG:三國英雄風雲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