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美國晶元不算什麼,中國壟斷這一技術,歐洲人卻來竊取

美國晶元不算什麼,中國壟斷這一技術,歐洲人卻來竊取

晶元又叫集成電路,是一種把電路小型化並製造在半導體晶圓表面上的技術,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晶元的生產與運用,也是衡量現代國家工業水平與科學技術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內容是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原子能技術和空間技術的應用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海洋技術等高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美國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鎮之一,在晶元領域領先發展中國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空間技術

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一項技術,是中國人壟斷了數百年的技術,並且在2009年的時候還入選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這項技術就是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

中國的桑蠶絲織技藝曾經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絲綢之路深刻影響了古埃及文明、古羅馬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展,在古典時期與中世紀,甚至到了近代早起,絲綢一直是東西方貿易中最主要的大宗商品,正因為有絲綢這一大宗貿易的存在,才促使人們去探索未知的地理世界、革新交通工具。

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是家蠶的繭,蠶在變態成蛹之前,會吐出一根300至900米長的絲來編織成繭,把自己包裹起來,這一過程就是成語「作繭自縛」的形象反映。

蠶變成蛹之後,就會待在繭中,如果此時把繭搖一搖,仔細聽,就會發現蛹就如同一粒花生米那樣在白色的殼中晃來晃去,蠶變成蛹之後,生命還在繼續,它會繼續變成成蟲,並破繭而出,成蟲就是我日常生活中稱之為的蠶蛾,蠶蛾披著一身白色的鱗毛,有一對翅膀,但不能作長距離的飛行,蠶蛾的任務就是產卵,繁殖下一代,雄蠶蛾在交配之後會死去,雌蠶蛾在交配之後會一直產卵,一直等到死去的那一天才停止。

人們在製作絲綢之前,要在蠶蛹破繭而出之前,把蠶繭放入燒開的水中,燙死蟬蛹,否則,當繭破了之後,絲就會在中間斷掉,失去完整性,無法紡織絲綢,當蠶繭在沸水之中浸泡以後,也較容易拆解,將蠶繭的絲抽出來,纏繞在線軸上,這道工序稱之為繅絲,一個蠶繭大約能抽出1000米長的蠶絲,當然一開始的時候,蠶絲是用手抽出來的,並繞於籮筐之上,以便於紡織,之後還要經過印染等一系列的工序,才可以變成美麗的絲綢。

浸泡蠶繭是製作絲綢的第一步

中國人很早就會製作絲綢了,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可知,在距今5000年前的江南地區,就已經誕生了桑蠶業了,在中國傳統歷史文獻中,認為是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桑蠶業,在公元前300年之前,絲綢製作工藝一直是中國人在壟斷。

先秦、秦漢時期,中原地區有大量的華夏人遷徙到日本列島,他們把絲綢製作工藝傳到了日本,在公元前100年之前,也就是在絲綢之路開通之前,製作絲綢一直是東亞的專利。

絲綢之路是在西漢時期開闢的,當絲綢之路開闢以後,中國的養蠶絲織技術便隨著這一貿易通道傳到了中亞、西亞等地,中亞地區的商人,把絲綢從中國運往歐洲、北非等地,從中獲得巨額利潤,因為早在古埃及時期,絲綢就已經是西亞、北非地區的奢侈品了,古希臘羅馬時期,絲綢也是貴族的衣物,中亞的商人可能為了壟斷絲綢貿易,對製作絲綢的技術秘而不宣,以致於歐洲人在很長一段時期以內對桑蠶絲織技藝一竅不通,直到公元552年,拜占庭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派遣兩位修道士把蠶卵藏在竹罐里偷運回國,歐洲人才知道如何養蠶並製作絲綢,從此以後,養蠶與絲織技術傳播到了歐洲。

修道士把蠶帶到拜占庭帝國

歐洲人雖然在公元6世紀至7世紀之時,就已經學會了製作絲綢的技藝了,但是,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絲綢生產國,特別是到了宋代之後,中國人改進了絲織技術,世界各地的高質量絲綢依然有賴於中國的供應。

絲綢、瓷器和茶葉長期以來都是中國在對外貿易的過程中,出口的大宗商品,直到新航路開闢以後,絲綢還是重要的出口商品,歐美國家有大量的白銀流入到中國。

元明之際,棉花開始普及,棉紡織業興起之後,絲綢的地位就降低了,特別是工業革命興起之後,用機器紡織的棉紗、棉布更加的方便、實用,絲綢開始漸漸退出人們的日常生活,不過,絲綢直到現在,依然被當作高級、環保衣物。

紡織

在中國古代的朝貢貿易體系中,中國的皇帝常常把絲綢當作禮物贈送給鄰國和各個藩屬國,絲綢是朝貢關係中的一個重要象徵,在紙張發明之前,絲綢還被當作書寫材料,一些重要的文件和文人的繪畫、書法作品,均寫在用絲綢製作的帛之上,在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絲綢還是一種硬通貨,被當作貨幣來使用,這就是歷史上的「錢帛兼行」,絹也是重要的實物賦稅,絹、帛,常常被視為財富的象徵。

在古希臘羅馬時期,歐洲人也常常稱呼中國為賽里斯國,拉丁文的「賽里斯」就來源於絲綢,因此中國也是絲綢之國。

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現在已經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在各種衣料流行的今天,我們有時候也應該多穿一穿絲綢製作的衣服,或者去養蠶、繅絲的場所看一看,我們應該讓這項技術永遠傳承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飛說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遠徵到俄羅斯的強大軍隊,有一支回國時,俄國人竟然不讓走
中國有個軍工廠是私人辦的,國家有點不放心,廠名被迫加了一個字

TAG:騰飛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