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到了18歲,還願意跟你們好好說話嗎?

孩子到了18歲,還願意跟你們好好說話嗎?

很多父母都會碰到的問題,就是孩子越大,好像越難跟他溝通,

每天家中的氣氛總是緊張,為難,

父母跟孩子越來越沒話說,因為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

所以最後只能問,功課做好沒?書讀了沒?

沒想到越問,反而跟孩子關係越糟。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提高孩子的溝通和表達能力很重要。

有一篇文章是這樣寫的,大意是:

很多為人父母者的痛。就是那個嬰兒期,把你當作全世界的孩子,

長大後卻發現,你天天見他,為他出錢出力,操心著急,卻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失去了他。

他的世界你進不去,你的話題他不關心。你明明愛他,對他充滿期待,

卻無論用多大的力氣都沒辦法改變他,甚至你越用力,他離你越遠。

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明明都是盡職盡責的父母。

不只是孩子,家長也要學會互動和交流

教育界的金句「陪伴是最好的愛」,

害得很多職業女性對孩子說對不起,甚至辭職回家做全職太太。其實只有陪伴遠遠不夠。

如果你的陪伴像監獄和牢籠,陪伴越多,孩子越差。

交流的質量好,陪伴一小時勝過守護10小時。

高效互動的前提是充分的理解與疏導

一個做兒童教育的朋友跟我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天他13歲的女兒說:「我想自殺。」

他淡定地回答:「活著確實辛苦。不過,青少年自殺是要上社會新聞的。大家都會猜測我們虐待你,是狠心又愚蠢的狼媽虎爸。爸爸說不定連工作都得丟,畢竟我是老師。唉,又沒辦法跟人解釋,我只是尊重女兒的選擇,這是教育工作者應該做的……」

他認真的可憐樣兒把女兒逗笑了。

後來女兒說,覺得自己的父母很棒。

她說同桌也跟父母說過要自殺,父母發瘋似地罵他,他媽邊哭邊打了她一個耳光。

他女兒現18歲,跟他無話不談。

他很自豪,告訴我,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還願意跟父母好好說話。

家庭教育的本質,不是教化,是交流與理解。

能讓孩子釋放負面情緒的家庭,溫暖有愛;懂得聆聽的父母,也懂教育。

有個親戚的孩子,高中戀愛,離家出走了。找回來以後,跟父母的關係到了冰點。

父母找我,委屈地說對女兒的教育盡心儘力,好話說盡。

我說你們的交流出了問題,她母親睜大眼睛說:

「怎麼可能?我每天都跟她說,要好好學習,嘴皮都磨破了。」

可這不是交流,是單方面的說教。父母最大的問題是「大主角」意識太強,

永遠一副:我比你懂、我比你高級的臉。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教育的前提,是認同與跟隨。

如果他不認同你,你就沒辦法教育他。而想獲得孩子的認同,你首先要認同你的孩子。

關於認同這個問題,很多家長有一個困惑——他的想法那麼蠢,我也認同嗎?

當然。無論多離譜的想法,他願意跟你講,就是跟你親,你唯一的選擇是珍惜這種信任。

十萬個為什麼和百度百科功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完美應對各種天真的想法,有效避免認同危機。

其實原生家庭的好,不在於物質,而是平等與信任,是交流的順暢與彼此的理解。

能放心大膽地在父母面前坦露陰暗面的孩子不容易變壞。

他們相信愛,懂得愛,人生自然而然地向著光明那方。

他們不會把挫折當成失敗,因為從父母那裡,他們得到了做自己的勇氣:

他知道無論他是什麼樣的人,都不會失去被信任的權利;

他的人生,就不會被某一次考試,某一次成敗給定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京雲智能機器人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無法完全取代教育,但將極大地改變教育!

TAG:智京雲智能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