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軍軍神批准一項絕密任務,城高溝深的遵義城,只動嘴沒動手輕鬆就破了!

紅軍軍神批准一項絕密任務,城高溝深的遵義城,只動嘴沒動手輕鬆就破了!

春哥聊戰史

【春哥註:一部戰爭史,跌宕起伏,充滿了許多傳奇人物和故事,也充滿了戰爭的大場面,大格局,在諸多名帥猛將的指揮下,歷史顯得雄渾激昂,而面對戰爭中犧牲的千萬靈魂,又會感到無助和絕望,戰爭意味著傷害和死亡。今天起,春哥這裡回顧歷史中比較著名的戰事和人物,條分縷析,還原當時的現場,留下一些紀念的筆觸。】

前面說到通道會議、黎平會議、猴場會議,這三場在長征途中召開的會議不太為人所熟知,但卻是非常重要的會議,不為人熟知的原因兩個,一是當時這幾個會議規模很小,主要是中革軍委集中在一起的成員,其他野戰軍首長都在各自營區處於戰時狀態;二是隨後召開的遵義會議歷史意義更為突出,在宣傳上都是以遵義會議為重大轉折點。但實際上你用理智想一想,如果沒有之前的這三場會議的鋪墊,遵義會議會如此迅速果斷地轉折么,其實轉折在之前的三次會議上已經漸漸開始了,遵義會議不過是最後的一個節點。

當然召開遵義會議,首先要到遵義城,而此時他們剛剛突破烏江,三路大軍強渡烏江的故事已經通過《紅星報》油印版傳遍紅軍上下,士氣大振,這也是中國將領獨立決策之後的第一個勝利,毛主席在後場會議上決定的繼續向貴州進軍的決策現在看起來執行得很不錯,洋顧問李德原來擔心會死在烏江邊上或者翻在烏江里餵魚,現在也放心大膽地騎馬跟著大部隊前進。

紅軍突破烏江天險,黔軍的防線全面崩潰。

1月5日晚,中革軍委決定「我野戰軍仍分三路前進,堅決並迅速消滅阻我前進之黔敵,並實行追擊」。具體部署是:紅2師、軍委縱隊和紅5軍團為中縱隊,以紅2師及幹部團主力攻取遵義,紅5軍團集中豬場,並以一部兵力扼守袁家渡、江界河、孫家渡三個渡江點,阻擊尾追之敵北進,此時薛岳的部隊還沒有到烏江邊,但早晚會來,因此在渡口早做準備;紅1軍團主力與紅9軍團為右縱隊,攻佔湄潭,然後紅1軍團主力向蝦子場集中,必要時協同紅2師攻取遵義,紅9軍團留湄潭、牛塘地區;紅3軍團為左縱隊,以一個師進佔鎮南關,主力集中尚稽場地域。

有了前面的勝利渡江作為信心來源,紅軍上下現在對於中革軍委的命令執行得都很到位,因為他們知道這裡面有毛主席的意見在裡面,而根據以往的戰例,毛主席是比較靈活應對,不打死戰的決策,對於紅軍實力的保存也是十分在意的,不像李德要求把每一挺機槍的位置都要報給他,搞陣地戰,強攻強守,讓紅軍損失大半。毛主席不會這麼打。

渡過烏江的紅軍稍事休息之後對黔軍展開猛烈追擊,這幫雙槍兵聽到紅軍的呼喊聲,就已經潰逃了,一路上丟棄的物資也不少,紅軍幫他們撿拾起來,向遵義地區迅速推進。

攻打遵義,是開闢川黔邊新蘇區的第一仗,必須打好,而且要盡量速戰速決。中革軍委命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統一指揮各部,迅速奪取遵義。

中縱隊紅2師第6團配屬紅1軍團偵察連為全軍前鋒。紅6團受領任務後,官兵情緒高漲,從江界河渡口不停頓地奔向遵義城。團長朱水秋、政委王集成馬鞍上辦公,對著地圖確定了攻擊遵義的部署:1營、2營為突擊營,從東、南兩面發起突擊,3營為預備隊。

部隊快速行軍,傍晚時到達團溪鎮宿營,這裡距遵義只有九十里。第二天早晨,部隊剛剛起床準備出發,劉伯承來到團溪,在詢問了部隊情況和聽取了作戰方案彙報後,交代說:「現在我們的日子是比較艱難的。仗要打得好,還要傷亡少,又要節省子彈。這就需要多用點智慧!」王集成代表全團向劉伯承表示:「王家烈的雙槍兵我們領教過,一定拿下遵義城!」

中革軍委也對即將開始的遵義之戰高度重視。為加強攻城力量,確保勝利,中革軍委除令紅1軍團主力準備參加攻城作戰外,又令紅3軍團以一個師截斷遵義與貴陽之間的交通,另一個師準備加入攻佔遵義作戰,並暫歸劉伯承統一指揮。

劉伯承親自指揮紅6團向遵義開進。途中,一位曾在黔軍當過兵的青年提供了情報:在距離遵義三十公里的深溪水駐紮的是「九響團」(因裝備著「九連珠」步槍而得名),是侯之璽手中的王牌。紅6團到深溪水後,偵察員報告:「九響團」主力在紅軍渡過烏江後,已經由團長帶領撤往桐梓,鎮內此刻只有一個營。劉伯承當即指示:這是遵義守敵的外圍據點,要堅決地斬斷這個觸角,還不要讓遵義的敵人知道。「要秘密,要全殲,不準漏網一個!走漏了風聲,就會影響打遵義。」

紅6團兩路展開,如一把鐵鉗迅速合圍了全鎮。此刻,天降大雨,紅軍官兵冒雨發起進攻。鎮內黔軍根本沒有想到紅軍會雨夜突襲,還待在屋裡打麻將、推牌九,不及迎戰,紅軍已經突入鎮內。黔軍營長率一股人員東突西撞,企圖突圍,被當街擊斃。戰鬥很快結束,全鎮敵軍除被打死者外,無一逃脫,全部做了俘虜。

王集成立即審問俘虜。交代了政策之後,一位黔軍連長非常合作,很快說出了遵義的城防部署和工事情況,恐怕王集成不信,還當場畫了一幅示意圖。其他俘虜也爭先恐後地交代情況,以求保住性命。王集成很滿意,根據俘虜政策,每位俘虜發給了三塊大洋。對方感激不盡,這和之前王家烈向他們宣傳紅軍形象完全不一樣。

遵義的城防搞清了,但從了解到的情況看,遵義城城牆高聳,而此時紅軍的武器裝備不適宜強攻,因為沒有重炮,是打不開城牆的,靠人工爬牆入內,犧牲會很大。

怎麼辦?

經過前期偵察和此番對「九響團」的俘虜,讓部隊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決定奇襲遵義城,具體就是利用俘虜詐開城門,智取遵義城。總參謀長劉伯承聽後,一拍大腿說:「這就是戰鬥智慧,兵不厭詐!裝敵人一定要裝得像,千萬不能讓敵人看出餡來。」

偷襲的任務交給了第1營和軍團偵察連,帶隊的是奔襲城口的英雄1營營長曾保堂,全團的司號員也全部配給了1營。曾保堂和奇襲分隊換上黔軍的軍服,帶著十幾個經過教育的俘虜,在夜色的掩護下,冒雨上路。紅4團其他分隊隨後跟進,準備詐城失敗,就立即強攻。

急行兩個多小時,曾保堂等人於1月7日2時許到達遵義南城門下。曾保堂令軍團偵察連佔領城外製高點紅花崗,重機槍排在南門外隱蔽佔領陣地,自己帶著俘虜走向了城門。城上哨兵拉動槍栓,喝令止步。曾保堂抬槍一頂俘虜連長,那位連長立即入戲,悲悲切切地喊道:「我們是『九響團』的。今天叫共匪包圍,只剩下我帶弟兄們逃了出來。共匪在追我們,快讓我們進城,救救我們。」其他俘虜也大聲呼救,喊作一團。城上黔軍查問了幾個問題,見答對無誤,又見城下的人員都穿著黔軍服裝,確信這是外田營的「逃兵」,遂打開了城門。

等到守城黔軍打開城門,曾保堂營長率領紅軍一擁而入,裡面的守城黔軍做夢都沒有想到,剛過了烏江的紅軍已經到了眼前,一下子作鳥獸散,城高溝深的遵義城就這麼輕易的到了紅軍的手裡,幾乎未放一槍一彈。

隨隊的二三十名司號兵一齊吹響衝鋒號,1營官兵如風一般沖入城內。軍團偵察連也同時打響,佔領了紅花崗。嘹亮的軍號夾雜著激烈的槍聲、爆炸聲霎時打破了古城雨夜的沉寂。城裡的黔軍雖有三個多團,但猝不及防,且早已是驚弓之鳥,頓時亂作一團,根本組織不起有效抵抗,在黑暗中蜂擁逃出北門。

第二天清晨,曾保堂正在部署迎接大部隊進城事宜,忽然聽到城外響起了槍聲。原來遵義分作新城、老城兩大部分。1營佔領的是新城,黔軍遵義行營主任江國瑤和遵義縣長徐道緯帶部分部隊悄悄地躲在老城,不敢動彈,到清晨見紅軍未入老城,方悄悄打開城門,向西逃跑。城外紅花崗上的軍團偵察連發現後,迅速截擊,並佔領了老城。

1月7日,遵義宣告全城解放。中央紅軍,毛主席他們大隊人馬隨後浩浩蕩蕩進入遵義,當地老百姓歡天喜地,揮動彩旗,燃放鞭炮,夾道歡迎紅軍隊伍,因為他們也知道這支來自江西的窮苦人的隊伍不容易,一路走來百折不撓,是一支秋毫無犯,老百姓自己的隊伍,因此格外珍惜。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瞞天計!德軍調320萬部隊往東方戰場,對蘇聯說「我們假裝侵略」!
華沙之謎,希特勒下密令圍而不攻,幾天後手下猛將佩服的五體投地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