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二代艦載機為何是殲31發展型:殲20戰機不用上艦了

第二代艦載機為何是殲31發展型:殲20戰機不用上艦了

5月5日,媒體突然出現了我們殲-31「鶻鷹」隱身戰鬥機的生產車間畫面。而從此次曝光的多張殲-31生產圖片中可以看到我們的殲-31在飛機生產和裝配過程都是採用了很多先進的製造技術,例如飛機部件裝配模擬計算、機器自動制孔、飛機的大部件柔性自動對接等目前國際飛機生產製造的先進技術。而在此前,媒體就曾經報道稱,沈飛殲-31隱身戰鬥機從詳細設計到其工廠生產裝配再到飛機成功完成首次試飛,其僅僅是用了16個月的時間(其中用3個月完成了飛機詳細設計、再用13個月完成樣機生產裝配出廠實現首飛),這也創造目前我們國內軍機研製首飛時間間隔最短的記錄。

而在當時的報道一出時還曾經有不少人表示出一定的質疑,因為他們大多數都認為殲-31隱身戰鬥機作為一款新戰機,尤其還是技術難度極大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再考慮到沈飛應該是首次設計製造這種隱身戰鬥機,所以其從基礎設計到樣機的生產裝配,再到首飛是不太可能有如此快的速度的。不過筆者相信,近日的這個報道的出現應該可以使很多網友都會相信這個記錄,殲-31戰鬥機是基於沈飛所近20年的隱身戰鬥機研究雄厚積累之上的成果,早在2003年以前,沈飛就提出中型雙發四代隱身戰鬥機的新93方案,隨後又提出了,三面翼結構的三種不同結構的重型隱身戰鬥機方案,自2006年研製殲-15艦載戰鬥機之後,沈飛所就開始在我國率先進行下一代艦載戰鬥機研究,在此之後,沈飛所在四代機競標中推出的三面翼隱身戰鬥機在指標上落後成飛所鴨翼升力體結構,但這並沒有讓我國下一代艦載機研究中斷,反而讓沈飛所更加重視其預先研究的速度和效率。

新型艦載戰鬥機和彈射起飛型核動力航母模擬模型。

三種不同氣動布局的新型艦載戰鬥機方案。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一方面,沈飛所在中型、重型四代隱身戰鬥機上的大量研究成果,在沈飛自籌資金的殲-31(FC-31)的項目上實現了快速設計、快速立項、快速試製的高效率,另一方面為發展下一代艦載戰鬥機積攢力量,軍事專家張強告訴記者,因為我們的殲-31戰鬥機在生產製造過程中採用了很多黑科技,較大的縮短生產時間。要知道,生產一架新飛機的樣機是十分耗時耗力的,因為飛機工廠往往是第一次生產這種新機,從新飛機的各種零部件的生產到新飛機大部件裝配對接再到飛機總體裝配,很多都還是處於初步摸索階段,但沈飛的一系列新技術,所以官方媒體所宣稱的殲-31隱身戰鬥機能夠創造目前國內軍機研製時間最短的記錄就不奇怪了,因為人家早早就有殲-31的各種設計方案,隨便拿出一套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比較良好的效果,包括大量風洞試驗成果也是這樣,簡單講,就是早就有基礎,「分分鐘變高富帥」。筆者認為,海軍選擇殲-31發展型號作為下一代艦載機,一方面就是因為經驗豐富,另一方面設計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就開始了,殲-31的發展型號應該更符合要求。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先進的生產製造技術不僅可以使我們殲-31,在目前的樣機生產製造階段保持較快的速度,而且在未來,我們的殲-31隱身戰鬥機正式量產裝備時其可以在此基礎上「進化」成為先進生產線,到時其先進的生產製造技術優勢就能更大程度的體現出來。軍事專家告訴記者,隨著我國飛機製造業的飛速發展,尤其是大型商用飛機和軍用飛機需求量劇增,研製任務增多,我國的飛機製造模式正在向多品種、小批量轉型。基於精益思想的飛機移動式裝配線已成為飛機生產新模式,世界各大航空製造企業競相採用。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這種先進生產線就是現在飛機製造中十分流行的脈動生產線。事實上,脈動生產線是在我們熟悉的傳統工廠的工業流水線改進而來的,而最早的工業流水線就是用來大規模製造汽車的。軍事專家張強指出,脈動式裝配線作為移動式裝配線的一種,使用模塊式方式設計總裝配線,通過站位劃分使得生產過程按設定的節拍進行站位式裝配作業,具有工位專業化程度高、生產節奏性強、數字化程度高等特點,裝配作業分工明確細緻、工作量單一重複,生產效率高,生產線一般配備專業的物流供給線,目前二代艦載機的對手F-35早就使用脈動生產線生產,曾誇口一天生產一架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這種先進生產方式的優勢集中表現,而未來三年內沈飛的任務很重,要在三年內實現二代艦載機下線首飛、殲電-15艦載電子戰飛機試飛定型、殲-15彈射型飛機試驗成功、殲-15B改進型戰鬥機下線試飛,殲-15S雙座機上艦成功,這一系列工作離不開沈飛生產能力和設計水平的提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殲20 的精彩文章:

外媒列舉中國最厲害五大武器,殲20排第五,第一美國都沒有
殲31密集試飛,講真顏值比殲20更勝一籌

TAG:殲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