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體弱、近視、膽怯、抑鬱……法媒提醒:不要再把孩子關在家!

體弱、近視、膽怯、抑鬱……法媒提醒:不要再把孩子關在家!

【下載華輿APP,海外生活更有趣】

手機、電腦、忙碌、安全……導致我們培養出「關在屋裡的一代人」。法國和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與大自然接觸對孩子的成長發育至關重要;反之,則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產生嚴重不良影響。

夏天的一個早晨,在格勒諾布爾附近的Montreuil度假村,Caroline Guy帶著一隊11歲的女孩,她們這天的主題是「在大自然中放鬆」。Guy要求孩子們脫下鞋,赤腳在草地上走路。女孩們眾口一致地反對:「什麼?光腳在地上走?瘋了嗎?太噁心了!有蟲子!不可能!不可想像!」只有一個女孩勇敢地嘗試了。

「她也是從來沒有赤腳在草地上行走過,事後她對我說感覺特別美妙」,Guy對《世界報》記者Moina Fauchier-Delavigne說。然而在一個正常環境中,當孩子學會走路--1歲左右他就應該開始嘗試在草地上行走、奔跑。這一經歷觸動了Guy,在幾所傳統學校工作幾年後,她決定在法國南方的森林中開設一所學校,模仿丹麥的skovbornehaven幼兒園模式,讓孩子們在戶外度過大部分時間。

孩子幾乎從不接觸大自然,這在當代社會日益成為常態。法國衛生監督中心INVS2015年報告顯示,4/10的孩子在一周中與大自然接觸的次數為零。大巴黎地區情況更差。「孩子們的時間安排里已經去掉了戶外玩耍」,法國兒童心理學家Julie Delalande說。

「這一代人被關在了屋子裡」美國記者Richard Louv在2005年的著作《森林裡的最後一個孩子》(Last Child in the Woods,Algonquin Books出版社)中指出。書中援引兩個研究:根據曼哈頓中學統計,在紐約,如今是母親的一代人有71%孩童時代每天在戶外玩耍,而她們的孩子只有26%有同樣的經歷;Maryland大學統計發現,25年間,孩子們每周的自由娛樂時間減少了9小時。

不再爬樹,不在草地上翻滾,我們切斷了與大自然的聯繫,同時也切斷了五官當中四官的發展……在「現代化」的環境中,最常用的只有視覺,Delalande遺憾地說。在個體成長發育中,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視覺平衡發展本是極其自然的。

作家、自然教育家Louis Espinassous十幾年來在山上從事兒童和成年人的陪伴教育。他住在比利牛斯山的Osseau山谷,遠離城市喧囂。女教師Guy的經驗並沒有令他感到驚奇,他也有同樣的經歷。比如一個10歲的女孩,從山上的窗戶里看到星星後震驚不已,因為「只有電影里才有星星」。Espinassous強調,當我們剝奪了兒童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時,孩子們同時也失去了感官享受的時空。身體的成長發育不再「自然」進行,更不用說欣賞、讚歎大自然的奇妙。

這一發現契合了近些年來的研究結果:兒童由於久坐導致肥胖,越來越被壓力、抑鬱困擾……近視越來越常見,缺乏陽光。總之,「所有的研究都顯示,今天的孩子狀況糟糕,而且越來越糟」心理學博士Béatrice Millêtre說,正如她在《孩子精疲力竭》(Le Burn-out des enfants,Payot出版社2016年)中提出的觀點。

熒光屏、方便舒適、安全……這一切都吸引孩子待在家裡,我們也責備父母「保護過分」。一方面,法國教育部建議限制孩子待在屏幕前的時間;另一方面,當局並沒有鼓勵家長放孩子出來玩。「因為屋裡更簡單、更安全」,Espinassous解釋說。但是,自從20世紀初期蒙台梭利教育法和弗雷內教學法被認可後,我們已經認識到環境的豐富性對孩子全面發展的重要。

在2010年出版的《逃學教育》(une éducation buissonnière)中,Louis Espinassous揭露法國學校教育和集體活動自1970年代以來確定的對零風險的追求。他認為,這個做法導致了雙重困境:一方面,因為完全規避了野外活動的風險,孩子們同時失去了學習如何應對危險的機會;另一方面,孩子們不會知道大自然、野外活動的趣味性,從邏輯上講,是大人剝奪了孩子接觸大自然的機會。

戶內生活和教育使得孩子沒有機會挑戰自己的極限,失敗、重來,從而妨礙了他建立自信。Millêtre博士指出:「如果我們對孩子們說這也危險、那也危險,這同時表示他什麼都不能做,他的能力讓人不放心。」

加拿大生物學家Scott Sampson在他2016年的著作《如何在城市中養出一個野孩子》(Comment élever un enfant sauvage en ville)中講解了大自然如何幫助孩子成長:當一個孩子在野外玩耍,大自然為他提供各種各樣的挑戰,他有機會做選擇、做決定、解決問題。最終,孩子會找到如何規避錯誤的辦法,這有利於他今後的學習和生活。

戶外體育活動也有助於兒童發展社交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大自然會舒緩壓力,同時也促進注意力養成。有人曾經做過一項實驗,當老師在戶外的樹下教學時,學生更專註、老師也更平靜。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在19世紀就指出:「兒童應當生活在野外,與大自然面對面,這將強健他們的身體、詩化他們的靈魂、喚醒他們的好奇心,就教育的價值來說,這比教給他們全世界所有的語言更珍貴。」

1977年,法國曾經在學校中開展環境教育,但後來的45份教育部通函中,「環境」這個詞從標題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可持續發展教育」(EDD)。關於帶孩子接觸大自然,幼兒園教學並沒有相關安排。在教育部長方面,這顯然也不是他的優先任務。《世界報》記者進行相關報道時無法在政府層面找到對話者來回答相關問題,另一方面,國家不斷削減教育經費使得「大自然之旅」更加渺茫。

當然,一些教育團隊採取了主動行動:帶孩子們出行,用大自然裝點校園,開墾菜地、安裝雞籠……儘管這些做法都會帶來更大的安全和健康風險。但Espinassous堅定地表示:「讓孩子們在野外活動是絕對必要的。」

半個世紀以來,法國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翻了幾倍,但這不足以拯救大自然。國家科研中心CNRS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生態學家Anne-Caroline Prévot認為:「兒童必須在大自然中玩耍,自由探索、無限制地、感受、觸摸……這對他們培養對自然的感情至關重要。小時候的這些經驗與之後的知識學習同樣重要。人類只會保護自己所愛的東西。沒有與自然接觸的經驗,教他們『保護自然』將毫無作用。」(原標題:體弱、近視、膽怯、抑鬱……法媒提醒:不要再把孩子關在家)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歐洲時報內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輿 的精彩文章:

盤點古今中外十二星座的名偵探們!最後一名中國人民都認識!
來到加拿大,才發現圖書館可以很「好玩」!

TAG:華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