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擁有豐富家底的龍華將如何擦亮「上海民俗第一游」的金字招牌?

擁有豐富家底的龍華將如何擦亮「上海民俗第一游」的金字招牌?

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華廟會」,兩項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華民謠」與「龍華禪事」;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華塔」、上海市文保單位「龍華寺」……徐匯西南部的龍華地區,是上海屈指可數的擁有千年文化歷史積澱的古老街區。

在一大批上海小囡的印象里,「龍華廟會」里多的是美食、美景和美物,「逛廟會」三個字是再美好不過的成長記憶。如今在人們的休閑生活有了更多元化選擇的當下,這個被譽為「上海民俗第一游」的金字招牌又該如何擦得更亮?其所在的龍華又該如何將地區的傳統文化、非遺文化、歷史文化更好地挖掘與傳承?

今天,十位來自非遺保護、民間文化、建築領域的大咖齊聚龍華寺,為此獻計獻策。

上海市非遺協會會長高春明說,龍華寺是上海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剎。傳說為三國時期吳王孫權為其母所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

曾經,「龍華晚鐘」為明清時期「滬城八景」之一。如今,其他七景蹤跡難覓,唯剩龍華一景尚在。而龍華廟會又是上海地區歷史最悠久、華東地區的著名傳統廟會,極富海派特點。

在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的當下,如何傳承好頗費思量。

「龍華廟會將商品集市、民間信仰和民間娛樂三者相融合,既表達了上海地域中國式民間狂歡的特定場景,也展示了當地民眾固有的精神寄託和生存智慧。」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華東師大終身教授陳勤建如此表示。

在上海這個現代化、國際化程度極高的都市,龍華廟會曾經具有的許多功能性角色已經被當下形形色色的現代商業、服務業形式所取代,比如分類更細更專業的展銷會或者城市商圈,舊日模式中的那些板塊與今天的都市社會、都市文化語境已難以契合。

所以,專家們普遍認為,在這種背景下,要將「上海民俗第一游」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必須更多注重文化內涵的提升與傳播效應。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與需求。

陳勤建提到,農耕社會的民眾前往廟會進香禮佛、游春社交、物貿交易,因為他們的生活產生了這樣的需求,而這種需求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廟會才能被較好地滿足。物質匱乏時期,物資交流成了廟會的主導功能,也是出於民眾生活最直接與迫切的需求。

「今天,民眾對龍華廟會期待的則是其洗凈鉛華之後所沉澱出的文化符號意味,也就是其作為傳統文化遺產的意義與價值,因為這正是當下社會與都市中的『稀缺資源』之一。」他如此表示。

正因為此,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也常常會看到一些非遺保護中變了味道的現象:

過度娛樂化。有些保護本身是件嚴肅和有意義的事情,但是為了所謂的眼球效應或者其他,使得保護邁向娛樂化的一端。

過度表演化。有些非遺項目是民眾在生活中的一種自發創造,需要等到某些特殊日子才會休閑。可是現在主客顛倒,為了所謂的遊客娛樂需求,將不是表演的保護項目拿來作表演,一些儀式性的項目似乎成為一種道具。

過度功利化。為了所謂的利潤追求,寧可尋求短時利益,而將保護的最重要的靈魂給放棄了。

「無論哪一種,都是很糟糕的事情。」劉魁立表示,上海正在打造四個品牌,龍華廟會理應成為上海民俗文化史中的一個品牌,與周邊共同發展與提升,一起擦亮「上海民俗第一游」的金字招牌。

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出發,中科院院士、建築學專家鄭時齡則提出,龍華地區歷史悠久,無論是龍華廟會,還是廟會所在的龍華地區,其都應該作為一個整體來考量,而這種整體化的考量不僅是從文化內涵出發,甚至是建築本身也應該進行考量。

「龍華塔顯然是這個地區的核心,那麼圍繞著核心而造的其他建築就應該讓位於這種核心,比如高度上的考量、風格上的統一,只有將整個地區的環境提升與更新一起考慮,才能讓整個地區更好地融合發展。」他還提出,在現代化的社會,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不僅僅可以通過廟會這種形式,比如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舉行一些小規模集市,依託龍華地區的歷史文化內涵,可以形成相應的集市文化活動,將當地的居民和周邊民眾更好地聚攏、吸引過來。

對此,陳勤建也十分贊同。他認為強調「傳統文化」絕不意味著複製或全盤恢復舊日廟會的形式,因為那時的廟會形式對「傳統文化」的命題其實是無意識的,甚至是忽略的。所以建議主辦者必須從龍華廟會產生、發展的傳統文化生態環境出發,提煉出其最雋永、最能夠契合當代文化語境的文化內核與文化元素,並結合當下都市社會形態與民眾心意,綜合、整體地予以觀照,才有可能擦亮「上海民俗第一游」的牌子。

而除了「上海民俗第一游」這個頻頻被提到的高頻詞,研討會現場,還有「桃紅塔影」與「十里桃林紅不斷」也常常被專家們提及。

陳勤建就說起自己幼時逛廟會的經歷,看到的一出木偶戲至今還念念不忘。除此之外,就是桃花了。

說起來,陽春三月上龍華逛廟會,看桃花向來是必不可少的活動項目之一。

不過如今因為城市發展與空間布局,龍華地區的桃花不像以前那麼名聲在外。因此,專家們也提出,在廟會舉辦的廣場區域,可考慮當加入「桃花」元素,不求以量取勝,但在造型和布局上精心琢磨,利用建築背景、多種植物的層次與色彩等園林設計手段加以烘托凸顯,重現「桃紅塔影江南風」的美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到上海 的精彩文章:

二月十二·花朝節
清明掃墓 青浦最全出行路線

TAG:周到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