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論文寫完之後,你還要做的幾件事
本文系原創投稿
論文主體寫完之後,要做的工作有:摘要寫作、語句和段落理順、字數檢查、查重以及投稿等。
一、摘要的寫作與自查
摘要是包括在論文裡面的,但強調摘要最好在論文主體寫完之後在寫。
之前近兩年沒有論文動靜的小Z,一口氣完成了幾篇論文,非要我給他瞅瞅。本人學術水平一般,但同學這麼強烈的信任我,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給他看看論文。
這一看,我發現小Z的論文與我之前看的一個211大學同學的論文有著非常相似的問題點。
首先是摘要沒寫明白,其次是字數問題。
Z同學摘要上來就是一翻背景介紹,佔了三分之一,緊接著也沒有看出論文研究的是什麼?用了什麼理論或方法,問題怎麼解決的?很明顯,他沒有明白摘要的角色。這就涉及到「摘要是什麼」的問題了,通俗的說,摘要就是你文章的概覽,能夠基本知道你文章研究的是什麼?寫了什麼?可以說是極簡版論文。
摘要的寫法:
第一句是問題的引入(研究的重要性一句話概括),然後是研究的問題(包括現狀/實驗過程/理論和方法),最後是問題的回答或解決(研究結果表明/顯示),就這三部分。摘要字數根據實際情況,文科在250字左右,理科在350字左右。可以看看專業國內外頂尖的雜誌摘要都是怎麼寫的,數百個字,大部分同學還是能夠找到規律的。
另外,摘要最好不要出現「本文」、「本研究」、「我認為」等字眼,國外作者的學術論文也很少出現「this paper」等主觀字眼。這裡更多體現一種客觀和價值中立的立場。
儘管知網資料庫近八千萬篇論文,有十分之一以上有「本文」字眼,但是作為一種比較流行的學術規範,還是需要從習慣上避免比較好。(可以改成結果顯示、表明或者通過、發現等)
二、字數要合適
小Z還有一個問題,雖然論文主體整體結構沒有大問題,但是3000多字,似乎太過單薄,支撐不起這麼大的一個論文題目。就像微信公眾號300字無法打上原創標籤一樣,學術論文3000字也很難講清學術問題。
記得同學L曾經給跟說過這麼一件事,說他有個同學,研究生期間發了七八篇論文,正好考博複試,帶上自己的論文去面試還是比較常規的。沒想到的是,面試的時候,導師看了看他的論文,然後說:「這些論文字數這麼少,你覺得那把問題研究清楚了嗎?」突如其來,L的同學一時不知怎麼回答,這時候,面試的幾位導師又根據他的論文拋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論文沒有說清楚的。這下L的同學完全答非所問、語無倫次了,因為這個問題他本身就沒有想明白。想想,這十幾篇論文還成了這位同學的黑歷史。最終,L的同學也是面試敗北了。
所以,論文為什麼應該把問題研究透徹,就是這個原因,身邊不乏有人發了很多篇論文,但是卻沒有把問題研究好,導致漏洞百出。當初為了發論文,一篇文章不到4000字就匆匆投稿了,看似發表了很多論文,實際上可能給自己的考博和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一個同學就感嘆,當初為了快點發論文,結果投了一篇3000字的小論文,而且還是一個不入流的收費雜誌,結果,被導師狠狠的批評了一回,回復是「有辱師門」。
我們通常說的論文合理字數,應該在4000字以上(也有說3800字以上的),這是出於「這樣的字數能把一個問題講清楚」的角度。實際上,真正好的論文,都應該在8000字左右,廣大院校的碩博士朋友的導師應該都可能說過這樣的話。
三、學術要端正
查重修正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寫作過程中不免參考其它文獻,但是總體參考情況往往寫完之後還是一筆糊塗賬,所以,要查重改正到10個點以下為好。過去那些渾水摸魚過去的抄襲論文,現在都一一浮出水面。
認識一個博導,他很久之前畢業的一個學生畢業論文查出問題,博士學位被收回了,而且,該博導在退休前停止招生,本來人生可以畫個圓滿句號的。學術道德問題不容忽視,很多雖然沒有曝光,但是責任都會倒追和落實。
四、投稿的門道
關於論文投稿方法和投稿的格式問題,已經專門講過了,這裡不再贅述。
強調一點,就是不停的寫,然後不停的投。我認識一個師姐,年年拿國獎,經常發核心,她的秘訣就是邊寫邊投、邊改變投,一個核心中不了,根據退稿意見修改在投稿另一個核心,最後總能發表。但如果論文寫完了,便塵封在電腦里,以後再修改就很難重新進入狀態了。
五、接著寫下一篇
看過知名學者黃永年的學生寫的回憶黃永年的文章,其中多次寫道黃先生對他寫作的告誡,讓人印象深刻。「先生總是催促我說,做學術研究,人一生具有相應的積累而狀態又好的時候,只有很短一小段時間,要趁精力好,狀態好,抓緊時間,把這些想法寫成文章。」「你自己考慮成熟,就趕快發表吧。要趕快寫文章,人一生做不了多少事。」
研究生第一年上課,第三年找工作、寫畢業論文和答辯,時間很緊湊。寫論文的時間其實很短,而且碩博階段也是難得的精力好,時間充裕的時候,應該抓緊寫。另外,碩博階段是一個訓練的過程,所以最好用實驗或者論文來體現你的思路,方法和步驟的正確性,寫論文是個很好的檢驗手段。畢業季來臨,看著很多師哥師姐論文愁的不行,然後還出現各種焦慮以及找工作的分心,很多同學都感嘆,去年的這個時候就應該動筆寫論文,可惜去年的這個時候都已經被不知道幹了什麼的事情所佔據了,最後也只能徒傷悲。
「要麼發表,要麼出局。」尤其是將來要到高校工作的,如果你沒有在高校間騰挪換移的本領,就多發幾篇論文,因為昨天你可能是Everything,今天你會發現自己是Something,後天說不定是Nothing,就是這麼殘酷。
論文發表這件事情和其它事情一樣,覺得沒有時間寫,但日子過去了就會發現,做了也就做了,不做也就沒做。
上周去調研,由於位置比較偏遠,我們在縣城訂的賓館,早上6.30起來,洗漱、收拾好東西,然後在7.30前集合好,8點前吃完早飯,準時出發。路上一個小時的車程,9點到上午12點前,我們完成了一組的調研。後來想想這一個上午,居然幹了那麼多事情。如果是在學校9點起來,到12點,恐怕也只是吃完了早飯和午飯,順便走了兩趟從宿舍到實驗室的路程罷了。
據說,北大保安的日常對話是,「你那論文怎麼樣了?」「還在構思中。」同學,是否在構思你的論文。趁著熱乎勁,趁著狀態好,趕緊多寫兩篇,或者抓緊完成畢業論文,這樣,後面的時光就可以更好掌控了。把事情越往後拖,就會堆積越多,最後也是自己陷入焦慮和壓力之中。
TAG:募格學術 |